陳榮銘
摘? 要:口語交際作為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新的課程標準也把口語交際教學放到重要位置,因此,語文教學應重視口語交際的教學,不斷創新改進教法,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本文探討在閱讀教學中培養純正的口語語感;提高口語交際的應對能力和積累應對策略經驗;培養學生口語交際時的氣質風范;閱讀后說話“強迫”,鼓勵交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是一種即時性較強的活動,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才能啟其心智,才能在復雜的環境中巧妙回答、應變自如。因此,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必須注意文化知識的積累。而語文的積累,靠的是將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種內容、文體、風格的詩文熟讀成誦、消化領悟。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學生通過學習優秀文章,可以提高語言鑒別能力和語言的感受能力。
一、閱讀可以規范口語,培養純正的口語語感
純正的語感,是相對口語(特別是日常口語)零散、隨意甚至粗俗的缺點而言,不同文化層次的人群針對同一個事情在口語上的表現方式有很大的差異。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我們倡導大聲朗讀、背誦,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張嘴”。總體來說目前,口語(特別是日常口語)還趕不上書面語的規范,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現在語法上。經常閱讀,在潛移默化中一方面規范口語的語法,另一方面感悟、領會書面語的各種不同的風格,逐漸獲得各種文體應有的語感,例如說明文的準確、客觀、條理;議論文的嚴密、睿智、思辨:散文的隨意、恬淡、抒情,把這些風格自覺運用到口語交際中來,提升口語的檔次和水平。
閱讀理解訓練對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閱讀與聽力都是感受和理解語言和使用語言的過程,有一定的共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練習和運用這種認知能力和推理與理解能力,并在不斷地提高和完善這種能力,這對聽力理解會產生積極而良好的影響。
二、閱讀可以擴大主體的知識面,豐富主體知識框架,提高口語交際的應對能力和積累應對策略經驗
對于中學生來說,閱讀是他們了解現實和歷史,本土和異域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在中學階段,閱讀指導時要注意閱讀面的擴張和閱讀量的增加之間、精讀和泛讀之間的辨證關系。口語交際的過程依賴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尤其是一個人的思維敏捷程度。當一個人的知識量龐大,在使用口語進行應對的時候,就能夠旁征博引,觸類旁通,加快反應的速度,也能使自己的應對更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
我們的教材中有許多與口語交際相關的文章,如《燭之武退秦師》《鄒忌諷齊王納諫》《最后一次講演》等,通過分析文章的語言,品評文章的內涵,領悟其中的策略,我們就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應對和表達能力。
三、閱讀可以熏陶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口語交際時的氣質風范
“舌頭是心靈的翻譯家”,“語言美”來源于心靈美和一定的語言修養,它“成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通過閱讀,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再帶著這種感悟去對待生活,對待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人。閱讀能培養人溫和、文雅、謙誠的風度氣質,在交際中能博得大家的好感。古今中外有名的外交家都是飽覽群書的典范。周恩來總理的外交風度是倍受中外人士景仰的,他的“容止格言”很可作為我們的借鑒:“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鈕必扣;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悅。”這里“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悅”這些儀表和風度,顯示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
還有,魯迅、老舍、沈從文等文學大師,劉紹棠、海子、孔慶東等新生代作家,他們的文章,語言的運用都非常的考究。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學到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把話說得準確、得體,更富有表現力。
四、閱讀后說話“強迫”,鼓勵交際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自尊心逐漸地增強,還怕說錯,不愿意當眾表達自己的思想。教師可以利用閱讀后說話的活動,給學生一個說話的機會,“強迫”他們當眾說話,在反復的鍛煉中不斷克服羞怯心理和緊張的狀態,從“不敢講”到“不怕講”。
閱讀后說話起初可以以學生平日的見聞感受為主要內容,隨著年級的升高,可以不斷地做些調整。根據教材進度、學生認知水平及教學實際,確定呈現梯度、由淺入深的訓練內容。如初一安排講成語故事、名人故事、寓言等;初二可以敘述見聞、解說實物、發布新聞:初三可安排讀書心得、熱點追蹤、佳作賞析。因為這些內容來自學生身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激發學生的表達的興趣,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還可促使學生自覺擴大閱讀面,留心觀察生活。在一個同學說話時,可以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記住要點:或聽處錯誤,予以改正;或將昕到的內容進行復述。也可以就不懂的問題向說話的同學提問,或就不同意的觀點進行辯論等。在此過程中,要多注意肯定學生的優點,不斷喚起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但也應該提出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如必須用普通話,說話的時間、范圍的限制等。
總之,在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教學中,課堂教學作為學生接受知識、培養能力的主渠道,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我們要充分利用母語學習的優越環境,借鑒行之有效的傳統經驗,應用各種現代技術手段,把口語交際教學滲透于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