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凱
摘? 要: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培養人文精神素質非常重要階段。目前在人文精神素質培養方面實習生和臨床帶教醫生對人文素質不夠重視。通過增加人文關懷的相應課程、加強學生和帶教醫生的培訓及考核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現狀。
關鍵詞:臨床帶教;實習醫生;人文素質教育
當前的醫療水平有了飛躍的進展,但是先進的診療技術無法給患者提供精神的關懷、情感的服務。相反先進的診療儀器會造成疾病診治過程中的冷冰冰的現象。因此醫療診治過程中,除了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還需要人文關懷讓患者感受到溫暖,給患者良好的就醫環境。只有通過醫學和人文關懷的融合統一,才能滿足當前人民健康衛生事業的需要。在醫學生臨床實習中,人文精神素質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一課,實習生作為學生和醫生之間的過渡群體,對其進行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近來也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一名臨床帶教醫生,本人也將自己在臨床帶教中對實習生人文精神培養的幾點體會做簡單介紹。
一、醫學人文精神的本質
醫生每天診治的對象是人,這就決定了醫學具有有一定的人文學科特性。醫學包括被我們普遍重視的科學精神,還包括人文精神,兩者缺一不可,這兩者貫穿于醫學發展的全過程。而醫生的醫學人文精神強調以病人為中心,關愛和尊重病人,并把病人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醫學科學精神與醫學人文精神是人類醫學必不可少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人類醫學實踐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如果說科學精神賦予了科學以創新的生命力,那么,人文精神則賦予科學以創新所必需的深厚的文化土壤和道德基礎。
二、臨床實習醫生對醫學人文關懷認識不足
雖然教育機構和醫療機構都在積極提倡要重視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但是臨床實習生在臨床學習期間還是輕視人文素質的培養。如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實習生關心的問題都是圍繞疾病的病理生理、癥狀、治療幾個方面,幾乎沒有學生對病人如何進行人文關懷的問題。這種臨床實習生身上普遍的現象,跟醫學院校在實習前對人文教育的重視度不夠有密切的聯系。醫學院校人文科學類的課程設置得很少,而真正能與醫學專業對接的人文課程更是少之又少。這種對人文教育不太重視的思想一直延續到實習階段。
三、帶教醫生對人文教育認識不夠
臨床帶教醫生在人文關懷的教育理念上也是相對滯后的。臨床帶教醫生對于實習生來說起著關鍵的作用,他們是實習生的領路人,是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和人文精神的關鍵人物。然而,目前的醫學教育現狀是:帶教醫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臨床工作,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巨大,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全面知識的講解,他們在講解過程中也主要是圍繞著臨床的相關專業知識進行。臨床帶教醫生本身對人文關懷的理念比較淡薄,他們在自己的行醫生涯中也主要是講究治病救人,只關心病人的病癥治療的好壞,而較少考慮病人的心理感受。這樣的帶教醫生帶出來的學生在人文關懷的知識上也是欠缺的。另外有的醫生雖然能夠意識到人文關懷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帶教過程中還是忽略了這一重要的教育環節,他們或許認為臨床實習醫生在以后的行醫生涯中會慢慢學會這些知識的,他們忽略了臨床實習生作為學生和醫生之間的過渡群體,在實習生涯中所學的知識和行醫理念會影響他們很長的時間,甚至是一生。所有這些也都導致了帶教醫生在帶教過程中對實習生人文精神培養的滯后。
四、建議加強臨床實習醫生對醫學人文關懷認識觀念提高醫生自身素質
目前臨床帶教醫生自身的素質也是良莠不齊,好多醫生因為自身工作壓力等原因對人文精神的重視度也不夠,還有一部分醫生本身就不是太提倡人文關懷,他們覺得只要將病人的疾病治好就可以了。所以醫院和科室可以定期針對所在醫院醫生的現狀開設一些關于人文關懷的培訓班或者講座,從而整體提高一下臨床帶教醫生的帶教水平。在科室選擇具體的臨床帶教醫生時要優先選擇專業知識比較扎實,富有愛心和熱心的醫生。在具體的帶教過程中可以讓年輕的醫生去聽優秀教師的課,在科室內部醫生之間起到很好的傳幫帶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在臨床實習生實習期間對帶教醫生和實習醫生分別設立相應的考核制度,除了一貫需要考核的專業知識以外,增加關于疾病的人文關懷方面的考試。加強對人文精神的重視。要讓學生知道在不同的科室、針對不同的病人要采取哪些不同的人文關懷。例如針對待產的孕婦、針對生病的孩子或者接受化療的病人,對他們所采取的人文關懷是不一樣的。
臨床實習中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進程中銜接前與后、學與用的過渡。如果以上這些建議都能得以實施,臨床實習中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會變得更為完善、系統,也定能對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全程培養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虹.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歷史走向[J].醫學與哲學,2002,23(12):20-21.
[2]喬亞軍,黃河清,陳康寧,吳宜虹,周振華.臨床實習中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