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環
小學音樂教學是一門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教育學科,是以學生為主體,音樂為客體,通過教師指導和設計的,使主客體相互作用的一種教育活動,也就是教師通過特定的手段使學生與音樂相互作用。傳統的音樂教學停留在對學生聽覺的作用上,忽視了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音樂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給音樂教育活動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影響了音樂教育的質量。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形成怎樣的趨向意境,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多媒體教學是最佳的選擇。
多媒體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在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師教學效果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些許弊端。本文討論了多媒體學習的優缺點,并提出了適當的對策,以使多媒體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一、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
1.優點: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一定幫助。
(1)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與聽覺等,獲得音樂相關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不斷強化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如可以利用CAI課件將歌詞等學習內容直觀化。在進行《小青蛙找家》教學時,運用多媒體聲、色、形、動的特點,創設情景,通過制作成小青蛙跳的動畫,讓學生看著有趣的畫面,傾聽樂曲,欣賞憑借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音樂與動畫結合并以聽覺輔以視覺形象,學生的思維、想象有一個明確的指向,有趣的動畫吸引了學生們,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記住了歌詞,并隨著音樂表演起來,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2)節時省力,增大容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師只需課前把準備所寫的內容輸入PPT中,課堂上按照教學程序得心應手地把圖片呈現在幻燈片上,這樣清晰又規范地出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輕松舒暢地學到更多的知識,打破了以往傳統教學方式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既繁瑣費力,又雜亂耗時的歷史,這不僅大大節省了音樂課的時間,也使教師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地適當增加容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運用多媒體有利于解決教學難點。音樂不同于文學作品,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來敘述;也不同于繪畫藝術,可以借用色彩線條來展示。而我們卻可以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運用電教媒體把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使虛幻的音樂形象變得直觀具體,根據教材要求,運用電教媒體再現給學生,使這些普通被視為棘手的教學難點,由遠及近、由深化淺,變得通俗易懂。有了對音樂的理解,再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學生表現與創造音樂就容易多了。
2.缺點:全課堂多媒體教學會扼殺教師教學中的即興創造,成為典型的電腦“滿堂灌”。
(1)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在如今的教學改造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對學生學習過程起著主導作用,在“滿堂灌”的音樂課堂中,教師過分地依賴PPT教學,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多媒體上,從而忽視了課堂的主體——學生。小學音樂教學是欣賞美,感受美的課程,學生忙于看變化多樣的課件而忽視了思考,處于被動狀態,對音樂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對教師形體表現及眼神的注意,難以把握精髓,失去了學習音樂的意義。
(2)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教學是教學的一種模式,是為教學服務的一種手段,課件是為了教學目標實現而服務的,不能完全代替課堂教學。教師課堂教學前往往把課件做得花哨,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上呈現的PPT,往往做的背景都特別吸引人,然而正是這些讓人“流連忘返”的課件背景,卻讓很多同學深陷其中,不能把握課堂的主要內容,從而錯過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3)導致教師教學技能退化。由于科技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為新老教師的備課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網絡發達的今天,也為多媒體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些音樂教師利用網絡技術直接進行課件和教案的下載,這不僅缺乏自身的創新,而且也沒有針對性,不能夠因材施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課件為教師全面代勞,使自己變成鼠標鍵盤的操作者,最后形成惰性,不能再教學研究上取得成績。
二、正確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多媒體教學真正起到教師“教”與學生的“學”的橋梁作用
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確實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著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樂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然而,凡事都要“一分為二”來看待,我們既要看到它積極的一面,也應觀察到它消極的一面。首先,多媒體教學能引發學生興奮點,激發學生興趣,但是否有人思考過學生的興奮點、興趣點究竟是音樂還是多媒體教學這種形式呢?僅靠多媒體手段引發的興趣是否能保持長久?有些音樂教師為了讓課堂更豐富,雜亂無章地運用一些根本不需要的環節,這樣的音樂課,即使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但學生對音樂的內心感受仍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這樣引發的興趣是很難長久的。第二,多媒體教學的介入是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感受、體驗音樂,但它的實際效果是否會影響學生感受、體驗音樂呢?在很多音樂欣賞課中,我們會看到老師精心設計的畫面資料,這些畫面資料都會與音樂內容有可聯想的關系。其實,就音樂的聯想能力培養的方法上,采用視覺輔助來完成并不一定可取。按照設計強加給學生某一個特定的畫面,勢必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音樂老師應提供更多的想象機會,特別是在復聽音樂時,可考慮不設計畫面參與教學,以提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既是課改的要求,是時代發展提供的可能和便利條件,更是減輕教師備課上課負擔和工作量的必不可缺的手段和形式,教師要充分利用,熟練應用,也要避免課堂上出現只有媒體而沒有學生,只有熱鬧而沒有教育,只有課堂而沒有知識點傳遞和能力的提高的現象。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生動的視覺形象和優美悅耳的聽覺藝術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聯想,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教學從無聲到有聲,從無形到有形,從平面到立體,拓展了教學空間,改變了講、聽、問、答直線式的信息傳遞方式,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課本知識,做到優質高效,這是現代教育的觀念,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因勢利導,設境悟情,創造出一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在美妙的環境中學習音樂、欣賞音樂、走進音樂去體會欣賞美、感受美和創造美。我的這些教學體會只是音樂教學百花園中的一片花瓣,讓教育信息化的春風,讓教學改革的雨露,將音樂教學百花園中的鮮花滋潤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