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風
摘 要:本文立足于當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創新教學方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等措施,力求校領導與教師能夠積極轉變思想,清楚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并健全和優化教學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
引言: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充分調動,教學效率自然不容樂觀。對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促進教育模式的轉變與創新,探索出更符合中職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模式。
一、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現狀
1.1中職生普遍存在心理問題
由于中職學生沒有經歷過高考,常常被列入“差生”隊伍之中,中職學校的學生良莠不齊,尤其在實施中專學校免學費政策后,縣區的中職學校生源質量更是逐漸降低,加上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身心發生存在較大轉變,又面臨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異樣眼光,自然會產生一定心理壓力,部分中職生因此開始自暴自棄、對抗挫折的能力降低,甚至產生自卑心理。
1.2教育缺乏科學性
心理問題具有較強的漸進性與隱蔽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產生后,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導致問題逐漸累積;部分領導與教師對學生心理不夠重視,認為不要走極端、出大事即可,導致許多心理健康教育課只是走個過場。部分學生即便想去進行心理咨詢,又怕被認為是“精神有問題的人”而放棄,導致心理問題長期壓抑、無處宣泄,最終對自身健康發展帶來危害。
1.3重視心理咨詢,輕視心理輔導
目前,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將重心放在心理咨詢方面,這對于一些自認為心理健康的學生來說教育意義不夠顯著,只對于小部分肯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難度相對較大,對咨詢者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要求,才可從更加權威的角度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建議與治療方法;而對于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學生來說,正是缺乏有效的心理輔導,導致學生患心理問題的概率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明顯[1]。
二、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優化措施
1.開展多樣化活動,營造心理教學氛圍
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但是傳輸基本的心理常識,更要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通過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可使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靈動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營造出積極向上、生機勃勃的心理教學氛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劇、角色扮演、小品表演、自我白描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主觀體驗與客觀知識有機結合,使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另外,還可以根據中職學校實踐性特點,開展青春對話坊、心靈家園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突出中職教學特色,使學生在靈動的教學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逐漸消除自卑心理,形成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
2.堅持平等原則,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希臘著名心理學家曾說過“你可以牽馬到河邊,但不能強迫它喝水。”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具有主動性,只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活動,才可真正從中學到知識,教學目標才可達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居高臨下對學生頤指氣使,而是應與素質教育目標相結合,堅持平等原則,與學生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現代心理學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不但有助于傳遞知識,還可起到一定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因此,教師應想方設法的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們的學習、心理壓力得到釋放和環節,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心理活動,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當學生回答或者向教師咨詢問題時,教師應耐心傾聽、悉心解答,并教會學生如何排解和舒緩心理壓力,給予學生欣賞與肯定,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
3.強化培訓教育,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據調查,學生不良情緒中的30%來源于身邊人,教師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對教師心理專業知識有嚴格要求,中職教師不但要做到“傳道、受業、解惑”,還要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道德感染學生,應最大限度的降低師源性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消除消極心理,營造出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2]。
要想教育別人,教師首先要不斷的提升自己,根據國外成功經驗,心理健康教師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高超的職業素養,像醫生一樣接受專業化訓練,如若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技能不到位,很可能出現誤導、誤診等情況。對此,中職學校可采用“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心理教師或專家學者到校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開拓學生的視野,習得更多專業知識與不良心理排遣方法;還可定期將教師送到專業機構中進行學習和深造,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滿足學生成長中的各類新需求,從而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從整體上得到顯著提升。
結論:綜上所述,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難免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校領導與教師應加以重視,并在日常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其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氛圍內習得更多的心理基礎知識,養成積極向上、樂觀陽光的精神品質。
參考文獻
[1]徐晨.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究與思考[J].海峽科學,2017(5):88-90.
[2]張葵葵.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8(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