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晨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教育領域,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課堂,也拓展了原本可控性差的課程學習,衍生了新的學習模式,有效提高了學習這一行為的移動性、靈活性,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從“互聯網+”、微學習、移動微學習等理論概念入手,分析移動微學習平臺建設的優勢,探討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移動微學習平臺建設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計算機專業;移動為學習平臺;平臺建設
引言: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中考失利的學生,還有一部分生源來自基礎教育水平普遍較低的農村,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水平普遍較弱,對抽象的、邏輯性較強的計算機專業課程學習熱情不髙,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低下,很多知識靠死記硬背通過考試。但是對專業課程不感興趣不代表學生不喜歡手機、筆記本、計算機,不代表學生對于影視后期制作、PS等淺顯的微型計算機操作不感興趣,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微型計算機操作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碎片化移動式理論滲透持續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對專業理論的掌握質量。
1.“互聯網+”移動微學習平臺建設的相關概念
1.1 “互聯網+”教育
“互聯網+”是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產業轉型升級的熱詞,也是十分熱門的組合詞,“互聯網+教育”代表著互聯網技術與傳統教育教學的組合,代表著教育領域的變革。在“互聯網+教育”出現前,好學校、好師資意味著學生的好成績,家長為了好學校的一席之地擠破頭,似乎進入了職業院校就意味著沒有機會學習更高端、專業的知識和技術;“互聯網+教育”的出現推動了教育平等的實現,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登錄終端選擇學校、專業、教師進行學習,不必被地域、時間所約束,可以進行終身學習。可以說,“互聯網+教育”的出現使傳統教育領域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1.2 移動微學習
微學習是在“互聯網+教育”前提下出現了新型學習模式,包含較短的學習時間、較少的知識點、不受時間地點對象等數個優勢,更契合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催生了人們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相較于傳統45min的課程長度,10min以內的學習內容更符合現代人們的學習需求,更能夠被學習者所接受。從基礎工具、實現方式上來看,微學習屬于數字化學習的一種,建立在計算機、互聯網的普及,實現于網絡教育平臺的建設和完善。移動微學習是較微學習更進一步的學習方式,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出現幫助微學習進一步突破地點的限制,使學習者在移動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學習,乘車、走路、跑步、做家務都可以進行移動微學習,可以說,移動終端與教育平臺的連接,進一步擴大了微學習的覆蓋范圍。
1.3 移動微學習平臺建設
目前市場上在線教育平臺所應用的系統并不適合中職學校使用,成本過高是一方面,在線教育學校的平臺往往有產權、版權類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適用性,在線教育學校建設的平臺往往服務于公考、資格證考試、自考等方向的學生,與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有一定的差距,中職學校需要建設服務于本校學生的移動微學習平臺。目前,我們研究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基于微信公眾號進行教學、考核評價的移動微學習平臺,使中職學生在課前、課后、課余時間能夠在微信公眾號內進行預習、學習、回顧、復習、自評等操作,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打造主動學習的習慣。以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Premiere Pro CS6 標準教程》為例,微信公眾號需要對接百度網盤來提供微課視頻,連接問卷星平臺來為學生提供考核評價,洽接班主任、任課教師進行答疑,使其成為適合中職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能夠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中職計算機專業建設移動微學習平臺的優勢
建設一個功能強大、資源豐富的移動微學習平臺能夠發揮多方面的作用:首先是與學生的生活更貼近,微信公眾號是微信平臺提供了信息傳播渠道,與學生 們常用的微信是一體的,學生不需要再下載專門的APP就能夠使用微學習平臺,不需要占據更多的內存,更加方便;其次是信息傳遞更加便利,微信公眾號能夠實現信息、文章的及時推送和實時更新,等于是將學習相關的信息送到學生面前,不需要學生主動打開學習APP就能夠提醒學生進行學習,信息傳遞速度大幅度提升;然后是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學生自己在網絡上尋找的微課視頻與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的貼合度有限,由教師選取、匯總的微課程更契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內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微信公眾號形式的移動微學習平臺本身就結合了微信的高分享性,便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習素材分享,便于擴大學習資料的傳播和應用;相較于單獨建立一個教育教學平臺,微信公眾號的搭建成本更低,利用率更高,被學生、教師的接受程度更高,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情況的幾率更小;相較于課堂比較約束的師生關系,隔著網絡、手機的師生之間地位趨于平等,在移動微學習平臺中,承擔教育重任的是微課視頻,學生可以一遍遍反復觀看直到掌握所有的知識點,實在不懂的地方再通過微信請教教師,教師的角色轉為引導者,給學生的壓力會更小。
3.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移動微學習平臺的建設原則
3.1 模塊化原則
移動微學習平臺的內容建設原則之一是模塊化,即將相關的、連貫的專業課程知識點劃做一個學習模塊,不受教材章節的約束,使學生能夠進行系統的學習,保證學習的完整性。例如: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中,可以將原本的內存、設備、處理機、文件四個管理部分合并成為操作系統功能模塊進行教學。
3.2 獨立性原則
在移動微學習平臺建設過程中,要遵循獨立性原則。獨立性是指將模塊與模塊之間、微課視頻與視頻之間建設成為相對獨立的,從視頻的標題上突出視頻內容的重點,學生學習一個模塊的內容不需要從頭開始學習,只需要從自己有疑問、不明白的地方開始學習,注重對重難點的突破,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針對性。
3.3 連貫性原則
雖然移動微學習平臺中的各個教學視頻要注意獨立性,使學生能夠從最需要的部分進行學習,提高計算機專業課程學習的有效性。但同樣,一個模塊中的計算機專業知識的排布需要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使學生可以在根據知識內容所在部分順利尋找到教學視頻,提高學生進行移動微學習的效率,不使學生將實踐都花費在尋找視頻上。例如:計算機的內存連續存儲方式分為4個部分,單一連續、固定分區、動態分區、可重定位分區是連續存儲方式的4個部分,不建議放在一個視頻中進行教學,但在視頻標題、分布上進行說明,比如“計算機內存連續存儲之一連續單一分配”。
結束語:移動微學習是“互聯網+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能夠有效填補傳統教育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應用移動微學習,建立移動微學習平臺,是學校發展的必要要求,這個平臺利用起來能夠有效輔助學生的培養,培養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勝玥. 基于微信的移動微學習平臺的建設與運營[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唐志航,李俊,周玉英. 互聯網+背景下移動微學習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8(09):119-121.
[3]吳軍其,王勛倩.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微學習活動設計[J]. 現代教育技術,2016,26(01):53-59.
[4]喬靜,屈志強. 面向計算機專業課程的移動微學習系統研究[J]. 計算機教育,2014(14):60-63.
基金項目:
本文屬于課題研究論文,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移動微學習平臺建設與實踐研究——以博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為例》,立項編號:GXZZJG2018B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