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琳
摘 要:本文主要是針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藝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表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作內容,小學班主任需要和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同時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班主任展開班級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基礎,只有這種才能夠全面提高整個小學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質量,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教育
引言
班主任是伴隨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良師益友,他在學習上對學生諄諄教導,在生活上對學生無微不至地關懷,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具有專業的教學知識和豐富的溝通技巧,將班級的管理和教育藝術化。小學生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容易和班主任之間產生代溝,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更需要強調藝術交流和溝通技巧。
一、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現代管理強調以人為本,要求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地位,嚴格遵循以人為本原則,調動學生管理參與積極性,并認識到自身在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基于班主任指導完成相關任務與工作,為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鋪墊基礎。比如,在管理紀律的過程中,小學班主應加大紀律遵守重要性宣傳,使學生對紀律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進而主動遵守紀律,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深刻記憶,對于忽視紀律或者是違反紀律的同學,應給予適當的提醒,努力維持課堂紀律;在舉行班級活動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活動參與積極性,通過活動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歸屬感與責任感,達到促進管理創新及發展的目的。
二、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
除師生關系外,教師還應與學生以朋友身份相處,在溝通過程中,不要展現出老師的高姿態,保持雙方的平等地位,理解他人并尊重他人的意見,這樣才會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在溝通過程中,應該著重發現學生的優點,并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激發自信心,產生學習動力。班主任應當時常表揚學生,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贊美之詞。在雙方溝通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想法,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們。因為,要想使一次談話能夠有所收獲,雙方必須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特別是學生遭到家長批評,心有不甘,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三、班主任需要加強人文關懷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生就已經面臨著比較繁重的工作壓力,學生不僅會受到來自學校的壓力,同時也會受到來自父母和社會的壓力,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和教育工作,要有一個善于發現的眼睛,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能夠及時發現學生面臨的壓力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緩解壓力。同時班主任還需要針對每一位學生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全面掌握,在此基礎上發現學生的上升空間,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實施降級制度,為學生提供鼓勵,例如,針對在學習中表現比較突出或者進步比較大學生,可以頒發獎狀或者一些小獎品給予獎勵,使學生的自信心能夠收到鼓舞,同時也能夠給其他學生樹立一些榜樣形象。班主任在小學的管理工作中,不僅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工作,同時也是整個小學班級的指路人,要給予學生全面的關懷,除了獎勵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外,針對在學習中具備一定的困難的學生,首先應該全面了解其情況,然后才去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貫徹落實人文關懷理念。
四、小學班主任管理教育藝術的實踐
(一)班主任與科任老師配合的藝術與方法
小學生的自律行為比較差,課堂教學紀律很難得到貫徹執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大打折扣。小學班主任應該和科任老師進行有效溝通配合,將班級學生的行為特征和學習狀態向科任老師及時通報,幫助科任老師進行有效管理和約束。而小學班主任老師可以根據科任老師的反饋來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成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興趣,在學科學習成績上各有不同,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區別對待,做到個別輔導,一視同仁,保證管理和教育的針對性。
(二)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藝術與方法
家庭是第二教學課堂,而家長的言傳身教更容易對學生產生深層次影響。班主任應該采用傾聽的藝術形式,及時和家長電話或者面對面溝通交流,充分展現自己對于管理學生的重視,引起家長的好感。在交談過程中,班主任要保持必要的耐心,仔細傾聽,及時反饋,從交談中提取學生心理狀況和思想動態,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和行為舉止向家長進行通報。最后,教師對于家長要保持適當的鼓勵和理解,體諒家長在生活中的管理困難,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到學生管理和教育中來,保證家長能夠聽得進去、說得出來和做得仔細。
(三)班主任與問題學生的溝通及診療方法
小學班級管理的重點就是問題學生的管理和教育,當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體現在問題學生的管理上,嚴禁體罰和帶有侮辱性的詞語辱罵學生,必須講究方式方法,更加需要班主任提高管理和教育的藝術手段。首先,班主任需要認真觀察問題學生的行為舉止,達到了解其思想狀況和學習態度的目的,剝離出其厭惡學習和課堂管理的特征狀況,仔細歸納總結。其次,班主任不能將問題學生與其他學生區別對待,可以個別指導,但是切忌在班級場合對學生大聲斥責或者變相體罰,應該多加以鼓勵和交流,引導他們融入到班集體的正常學習生活中。最后,班主任應該講究談話的藝術,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應該采用區別對待的談話交流,加強對比、類比和激勵的手段,在談話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明確談話的內容和方式。
五、結束語
綜上所示,班主任在小學班級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生正處于初級的學習階段,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處于不成熟的地位,這就需要一個比較好的引路人,為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避免小學生走入歧途。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屬于一個動態化的過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工作需要堅持這一原則,根據不同的學生能夠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式真正做好為學生服務,為小學班級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順利完成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成珍.探析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藝術[J].東西南北:教育,2018(8):400-400.
[2]鄧振輝.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探析[J].考試周刊,2015(68):184-184.
[3]項偉.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