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芬芳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學內容比較抽象,而且,知識點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遺漏記憶知識點,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要注重運用案例教學法,通過講解真實性的案例使學生理解案例中的知識,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鞏固、溫習、整理知識點,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案例教學法
前言:當前,高中地理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重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并結合案例中的知識點提出問題,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進一步調動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認真分析、思考案例內容,并使學生得出案例與教材之間具有共同性和關聯性,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1.運用多媒體技術查找案例
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工作時,所選擇的案例必須具有實用性、真實性,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在網上查找真實、實用的案例,之后,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短視頻,以展現案例中的地理知識,從而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直觀立體的案例視頻,能夠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當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感興趣以后,進而主動探究視頻中的案例內容,并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歸納知識點,逐漸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和探究能力。
例如:學習《荒漠化的防治》時,教師在講解新知識前先運用多媒體技術查找案例,而后,播放案例內容,呈現立體的畫面和直觀的文字,展現一幅幅動態的影像、圖片,如,案例中包含如何防止荒漠化的做法和荒漠化現象的圖片,不僅使學生了解及荒漠化的危害和特點,同時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分析案例中的知識點,并在分析過程中理解、掌握案例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說明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
2.結合案例資料提問
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用案例教學法之前,應先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并將案例教學法落實到實處,以此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創新了教學方式,還可以根據案例內容提問,引入懸念以后,要求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學生在明確要求后,主動分析、思考案例中的知識點,不僅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活躍課堂氛圍。此外,學生由被動的學習狀態轉為積極分析案例資料,并在分析過程中總結得出答案,并主動舉手回答,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依次作答,之后,結合學生表述的答案,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深入理解案例資料中的地理知識,待學生完全理解后高效率掌握知識點,同時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新知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案例資料,提出不同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高中地理《常見天氣系統》一課教學中,天氣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天氣你們并不陌生,那么我們現在將天氣進行系統的歸類,你們所了解的都有哪些天氣系統呢?”,這時應引導學生閱讀高中地理本課程的相關資料,并從所閱讀的資料中找到相關的答案,在問題的引導下,使得學生積極主動閱讀相關資料。
3.依據案例內容講解地理知識
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地理知識時,應注重展示案例,引導學生先分析案例內容,之后教師詳細講解案例內容,邊講解邊剖析知識點,能夠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例如:學習“地球的運動”時,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時,先引導學生讀一邊案例內容,讀的過程中學生初步了解知識點,而后,教師詳細講解案例內容中有關于地球運動的知識,并在詳細講解的過程中分析案例,引發學生深思,同時,集中學生注意力,不僅使學生認真聽課,同時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案例中的地理知識點,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力。可見,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講解知識,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更透徹更深入,從而更加扎實地掌握課程內容,以此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案例內容
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為了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積極運用案例教學法,并在應用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引導各組學生分析、討論案例內容,并要求學生舉手說出分析、討論的結果,調動各組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在實際的討論過程中學生認真分析案例中的知識點,并舉手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從而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有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案例內容,以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思維思維和思考力。此外,教師應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構建開放性課堂,有效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和實效性。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展示出不同的案例,之后,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案例,學生在討論后詳細講解案例中的知識,既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又提高地理教學效果。
例如,在《人口的變化》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學習案例,并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談論和研究,如,人口的數量、空間等變化,讓學生針對自己所居住的地區帶著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教師也將地方的人口變化案例引入到課堂,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剖析,進一步了解人口變化的相關知識。
總結: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師要想收取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根據新課改中提出的要求,運用案例教學法,在實際運用中根據案例內容提問,結合案例中的事例講解地理知識,并引導學生討論案例中的知識點,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入理解案例中的地理知識,且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扎實掌握教學內容,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提升地理教學有效性,從而實現學生地理學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志明.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6(25)
[2]湯海彥.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