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早晨走進校園,看到塑膠球場跑道上有孩子在鍛煉身體,而整齊漂亮的教學大樓里也傳來讀書聲,一股發自內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很長一段時間,每天晚上我都會坐在家里聚精會神地閱讀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師德楷模——龔全珍》一書。將軍夫人龔全珍許多鮮為人知的教書育人事跡展現在我的眼前。如今96歲的老阿姨依然情系教育,并以此為榮,樂此不疲。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受啟發,實感責任重大。
我小時候和甘祖昌將軍同飲一江水,是從小聽著將軍的故事長大的,在坊樓中學上學時,龔全珍老師的事跡也深深地印在我心里。2002年,我在宣傳部工作的丈夫寫了一篇關于龔全珍扶貧助學的新聞稿子,我看后深受感動和鼓舞,竟然決定改行轉崗當一名教師。當時,教師的工資待遇比較低,社會地位也不高,教師隊伍流失嚴重。而我在鄉鎮擔任婦女主席,又是國家正式公務員,好幾個和我同時分配的女干部已經提拔為科級干部。得知我的這一決定后,許多親戚朋友都勸說我。大家都認為公務員提拔科級干部非常有優勢,放棄公務員實在可惜,而且轉為教師后,以前的九年工齡作廢,教齡要從零開始計算,工資要降低許多,以后評聘職稱也難。但是我認定了的事情就會堅決走下去。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勤奮學習,拿到了教師資格證,成為南嶺鄉小學一名地地道道的教師。
蓮花縣雖是一個貧困縣,但全縣上下對教育卻非常重視。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全縣上下對教育的投入力度空前,我們的教育工作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縣的校園煥然一新,無論是在縣城還是鄉下,全縣最好的建筑在學校,最美的風景在學校。如今,蓮花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校區調整部署得以順利完成:蓮花中學搬入到教育園區;原城廂中學和原琴亭中學搬入到原蓮花中學校園,原城廂中學成為城廂小學第二教學區,教育布局更合理。去年蓮花縣也以高分通過了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國家評估認定。高考也不斷創造歷史佳績,去年,蓮花中學錄取清華大學3人,600分人數和一本、本科上線人數均列全市第一及全省重點中學前列。這一切都折射出蓮花縣小縣辦大教育,小縣有大教育的生動局面。
不僅僅是政府重視教育,許多普通老百姓也鼎力相助。六市鄉一個曾經當過民辦教師的王振美老人,九十多歲了,他平時生活相當節儉,抽5元錢的煙,舍不得添置一件新衣服,更不給兒女們留下財富,卻對教育情有獨鐘,經常扶貧助學。2017年,王振美老人將平生省吃儉用積蓄的50萬元全部捐出來,成立蓮花縣六市鄉“振美教育基金”,讓山區貧困學生沐浴新時代的陽光和雨露。在江西省第一、二屆“感動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表彰名單中,龔全珍老阿姨和王振美老人分別榜上有名。一個山區小縣,連續兩屆教育年度人物上榜,全省唯一。
好的教風和學風,離不開好的社會風氣。如今,這種風氣在龔全珍老阿姨和王振美老人的帶動下,已經蔚然成風。全縣十三個鄉鎮都成立了獎(助)學基金會,70%以上的村里都成立了獎(助)學基金會。良坊鎮梅州村有著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2007年初,這個只有1100余人的小村莊竟然籌措獎學金13余萬元,在全縣率先成立村級扶貧助學基金會,每年高考通知書下達之后,村里都要組織人員敲鑼打鼓將榮譽證書和獎(助)學金送到優秀學生家里,近五年來,村里竟然考出了清華大學等名校大學生9人,成為全縣有名的高考高地。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全縣募集獎助學金總額逾千萬元,每年發放獎(助) 學金在100萬元左右,每年受獎人數逾千人,為一批品學兼優但家境貧窮的學子解了燃眉之急,得以繼續安心地行走在讀書大道上,追逐心中的夢想。
作為一名教師我知道有時哪怕是只要給孩子們一個微笑,他們就會燦爛一個春天。我所在的蓮花縣城北小學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一直承擔著全縣扶貧助孤工程 ,幫助全縣各地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孤兒、單親兒童解決衣食住行生活學習等費用,并完成小學階段學業。十多年來,學校先后接收了留守兒童近500名,而我常年擔任班主任,教過的學生有好幾屆,其中至少有60個留守兒童。我經常力所能及地關心這些可憐的孩子。我知道,只要我們給予足夠多的關心,他們也會開出絢麗的花朵。前些年,貴州籍學生賀永光作為插班生來到我班里。由于他父母去世早,留下他跟著在蓮花的外婆生活,因教育環境不好,養成了好吃懶做、性格古怪、脾氣暴躁的不良習氣,三年就轉了四個學校,13歲還只讀三年級,是一個讓外婆心痛、讓老師頭疼、讓同學害怕的學生。我發覺賀永光力氣大,而且勞動技能強,決定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于是動員同學們推選他擔任勞動委員。賀永光擔任勞動委員之后,工作特別負責,壞毛病也慢慢地在減少。學期結束后,我又動員同學們把他評為優秀班干部,第二個學期,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學習積極性也高了起來,那些罵人打架的事情也越來越少,信心也越來越強,成績也進步了不少。盡管后來賀永光因為基礎太差沒有考上高中,但是他的“三觀”有了明顯的好轉。
如今,賀永光在深圳一家企業做技術工,待遇也好。他還經常和我保持著聯系。他經常說,是我給了他自信和動力。還有許多和賀永光一樣的孤兒,一批批地從我的身邊走出去,完成高中學業,有的甚至還考到了重點大學。每年的教師節,許多同學還通過各種方式向我表示良好的祝愿,看著這些孩子茁壯成長,作為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榮幸與驕傲。
16年過去,如今,蓮花縣的校園變美了,蓮花縣的教育變強了。
新年的第一個星期,當我走進位于坊樓鎮的全國首家以師德教育為主題的培訓學院——龔全珍師德教育學院,再次聆聽龔奶奶傾心教育、關愛教育的一個個故事時,我更覺得身為一名教師,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玉壺山下,琴水河畔,春秋冬夏,那一塘塘荷花開了,那一片片油菜花黃了,與那一座座美麗的校園輝映如畫,上空郎朗的讀書聲此起彼伏……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城北小學)
陳芬媛,蓮花縣城北小學小學高級教師。10多年里,教學成績在全鎮同年級16個班級中,每年都是名列前茅,她本人也榮獲100余個獎項。2014年9月份,榮獲蓮花縣第四屆教育貢獻獎——十佳班主任稱號。2017年3月,榮獲2015—2016年度“全省巾幗建功標兵”稱號,也是萍鄉市該年度唯一一名教師獲此殊榮者,2018年被評為萍鄉市首屆魅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