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慶
【摘要】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技術發電,而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也已經成為人類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并逐漸變為能源使用的主流。因此,結合我國能源的使用情況,分析光伏發電對我國電力能源結構的影響,以及它的戰略地位,并提出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光伏發電;電力能源結構;戰略地位
1能源形勢與電力需求
1.1能源形勢
我國是人口大國,能源消耗位于世界前幾位,同時我國也是產能大國?,F在,我國能源的使用主要以以煤炭為主,煤炭的大量燃燒給環境帶來影響有目共睹;同時,我國也是疆域大國,從國土太陽照射的情況來看,有較多太陽能輻射量較好的地區,西北、東部與南部沿海地區是太陽能輻射較大的區域,疊加后,全年的可利用資源非常可觀。由于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能源利用不充分,人均能耗仍處于世界水平以下。我國能源使用正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這種挑戰既來自于國內也來自于國外,國內的挑戰是石化能源供應不足,國際方面,能源的環境改變,過于依賴進口其他國家的石油。從長遠的角度分析,這些都會限制我國可持續發展。
1.2電力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能源工業迅速發展,為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年僅上半年,受到宏觀經濟回暖影響,從而拉動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大幅度上升。我國全社會用電量295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了3.7%。增長超過10%的省份高達14個。隨著國內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人們對電力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未來,我國發電側產業結構優化步伐或將逐步加快,清潔電力比重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發電側產業結構也將更加健康、合理。
2光伏發電的戰略地位與發展方向
2.1戰略地位
目前,我國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已經位居世界第一。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導致了能源供應也必須持續增長。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對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促進環境保護具有重要作用,是解決能源供需矛盾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在國家關于取消、緩核、緩建煤電項目的相關政策之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板上釘釘。目前我國可利用的大的水資源已經越來越少,生物質、小水電的發展可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我國對電力的需求,但在我國人口基數較大的特點下,為增加人均可使用的電能,在太陽能資源多、建設成本低、建設周期短的特點下,會在多個可再生能源中把太陽能作為主要的能源,這一點從國家扶持新能源產業政策上可見一斑。從全球來看,氣候變化已經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正確處理好能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也尤為重要。因此,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逐漸改善能源結構,進一步減少能源開發利用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發展趨勢。
2.2發展方向
根據戰略地位的描述總結發展方向,是增加光伏發電的用途,而光伏發電的未來發展,也有大量的有力因素。有利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由于光伏發電使用的成本較多,所以為其發展提供政策支持,是促進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國在近幾年,頒布了多個政策,并帶頭建設了多個工程;產業因素,現在中國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并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且產業鏈也不斷擴大,有廣闊的開發環境;資源因素,我國有豐富的資源,可在各區域建設光伏電站;經濟效益,光伏發電雖然會使用較多的成本,但成本的使用也會減少。基于這些用途與優勢,闡述的具體應用如下:
(1)分布電源
這是用戶的電網終端會安裝并網系統,同時,為滿足特殊應用的要求,也要安裝獨立供電系統。這一方式已經在其他國家實施,比如德國、日本等,具體方式是“屋頂計劃”,同時,它們也會落實激勵政策,吸引私人投資,用投資金額解決能源問題,應對環境惡化,現已經取得了好的效果。另如果把光伏發電與日常供電融合,包括城市的照明,工作、生產,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使用成熟的技術后,也會優化對細節的管理,明確操作步驟。根據我國現有的國情,分布電源的使用可以用小區照明初步嘗試,由政府組織,加大光伏發電的推廣力度,而把小區照明作為切入點,是把它與生活中的使用互為融合,明確應用的新思路。雖然我國的應用與其他國家的水平有較大差異,但用政策的積極鼓勵與引導下,增加了這一方案的可行性。
(2)打造光伏高地
打造光伏高地,是利用多個組件加快太陽能的轉化。即建設光伏電站后,使用多個組件,包括單晶組件、多晶組件等,并提高組件的轉換率,同時這個高地也會建立示范基地,通過實驗模擬,準確分析了光伏組件的變化,而基于此也找到了提升組件轉化的效率。即光伏高地的建設,可用現有的資源,增加發電的數量,得到了好的運行效果。
3結語
從本文的論述中,可以了解到當下我國對能源的需求,以及光伏發電現有的戰略地位,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發展方式下,需用科技加快其發展,并明確限制其發展的要素,實現這一技術的大范圍推廣,而這一推廣,可緩解我國能源使用的緊張,改變電力結構,調整太陽能發電在所有發電方式中的比例,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我國電力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J].水泵技術,2017(01):49.
[2]王正升.光伏發電的發展及其對電網規劃的影響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