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征途
【摘要】隨著國內經濟不斷快速發展,資源需求也愈發增大,煤炭作為國內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煤炭運輸在整個煤炭生產過程中都至關重要,因此如何保障運輸安全成為了各個煤礦的工作重心。本文就筆者數十年的工作經驗,探討一下煤礦運輸安全的高效管理,有不足之處還請多指教。
【關鍵詞】煤礦;運輸;安全管理
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煤炭運輸技術也應該適應時代發展,如何提高運輸效率,同時保障運輸安全,成為了各個煤礦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雖然國家目前對于環保十分重視,提倡多使用清潔能源,但由于國內對于資源需求量大,煤炭仍是國內生產建設的主要能源。因此我們研究如何提升煤炭運輸技術意義十分重大,如何提高煤炭運輸安全具有現實意義。
1 煤礦運輸事故概述
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當中,運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運輸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引發的事故很多,制約了煤礦生產的安全進行。根據對煤礦生產事故的分析可知,運輸事故占據煤礦事故中的第四位,在整個的煤礦生產事故發生中占據30%,可見煤礦運輸事故的所帶來的危害之大。通常,我們把運輸事故帶來的危害可以分為三類。
一,重大人身傷亡事故。在煤礦運輸過程中,如果出現事故,就很有可能危及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如果出現瓦斯爆炸等嚴重災害,則會導致工作人員出現嚴重傷殘,并且對企業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損失。
二,重大經濟損失事故。在煤礦運輸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不僅會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同時還會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這對于企業的經濟發展可謂是致命性打擊。
三,一般人身傷亡事故。在進行煤礦運輸的過程中,會與其他諸多工種發生交叉作業,因此運輸的場地范圍大,并不固定,而且對于運輸的操控人員很多都是單獨作業,如果設備出現跑車、掉道或突發故障時,就會對工作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甚至導致人員傷亡。
2 煤礦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煤礦運輸是一項在地下進行的工作,運輸工作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質環境的好壞。煤礦運輸安全性是發展煤礦生產的重中之重。所以要想保證煤礦安全運輸的安全性,建立一個健全的煤礦安全運輸安全管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管理人員應落實管理規范中的要求,嚴格執行各項標準,不漏掉任何一個細節,嚴格按照標準化管理煤礦開采的安全,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每個相關數據,杜絕安全隱患。煤礦運輸安全管理體系,不僅對煤礦運輸技術水平有很大提升,而且對煤礦安全生產和工業發展進步有深遠意義。
3 煤礦運輸技術介紹
煤炭井下運輸主要分為兩種形式:礦井提升運輸和礦井巷道運輸。
3.1 礦井提升運輸任務及構成
礦井提升運輸的主要任務是:① 通過礦井主副井筒或運輸皮帶機將煤炭或回收材料、設備運出地面;②通過礦井副井筒或運輸皮帶機將生產所需材料、設備送往井下;③提升運送工作人員。其主要提升系統有提升機、鋼絲繩、箕斗、井架、天輪、翻籠和井底煤倉等構件。提升系統有可能會發生墜落重大事故。
3.2 礦井巷道運輸系統任務及多發事故
礦井巷道運輸任務有運輸煤炭、材料設備、人員等。運輸方式主要有兩種:電機車軌道運輸、膠帶輸送機運輸。礦井運輸經常受到空間限制,例如,井下巷道線較長、斷面狹小、光線不足、潮濕、作業條件差等。礦井運輸設備流動性差、運輸設備安裝、移動頻繁,因而對安裝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運行設備運行速度很快,機車運輸發生危險情況時,即便剎車也不能立即停住,會慣性行前滑動一段距離。運輸中經常發生列車掉道和翻車事故、機車撞車和追尾事故、機車撞人和壓人事故。
4 煤礦運輸安全性問題
4.1 煤礦運輸安全管理體制不完善
國內各煤礦近些年安全事故頻發,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煤礦運輸安全管理工作落實的不到位。大部分煤礦企業對于提高煤礦的運輸生產效率十分重視,但是卻忽略了運輸安全。有部分煤礦企業雖然對煤礦安全生產有所重視,但煤礦運輸安全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煤礦運輸安全管理體制不完善,會導致工作人員工作時沒有可參照的工作標準,在煤礦運輸過程中不能根據相關安全準則進行,會大大降低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安全隱患也會逐漸增多。
4.2 政府各部門缺乏嚴格的監督
盡管有的煤礦生產的監督管理體系已經制定完好,但是在真正生產中執行時卻很難全部落實。這其中,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是否認真直接影響到監管制度落實的程度。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安全監督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加強監督制約力度,在煤礦運輸安全管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道安全措施。煤礦運輸的安全管理體制只有在規范化的監督體制之下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監督管理的本質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有關政府部門和煤礦企業在安全管理上仍存在很多問題。
4.3 煤礦運輸設備的不足
安全管理工作落實的重要條件就是煤礦運輸設備和技術自身的改進和提升。如今中國煤炭需求量不斷增加,絕大多數煤炭企業在煤炭運輸設備更新換代方面存在著更新速度慢的問題。此外,煤炭運輸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沒有做到位,存在嚴重不足,機械設備工作較長一段時間后安全故障會越來越多,嚴重影響煤礦運輸工作。假如在施工過程當中機械設備突發技術故障,會嚴重威脅到煤炭運輸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4.4 員工素質問題
員工包括管理人員和運輸工作人員,應從這兩方面入手:①要求管理人員的素質相對高,但一些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缺乏科學先進的管理方法.還有管理人員心存僥幸,做事疏忽大意,對煤礦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并不能處理得很好;②運輸工作人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在安全管理方面施工方面有很大作用。工作人員團隊大部分是由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工組成,而他們使用的是科技含量較高的運輸機械設備,通常會因為施工人員對機械操作不夠熟練和能力不高為煤礦運輸過程中留下了眾多安全隱患;另外該群體的安全意識較低,很多人在工作過程中并不能有效地產生預防安全事故的意識。安全意識低下自然會引起安全事故的高頻率發生。
5 煤礦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5.1 火災隱患
在一些老礦井下總是存在許多自然發火區,雖然施工人員會采取一些辦法處理,但實際工作中隨著地下風壓的變化,一部分自然發火區也會有一定的變動,因此必須把技術管理看成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避免因某一環節發生故障而打亂正常的生產順序,甚至釀成重大安全事故。
5.2 瓦斯爆炸隱患
煤礦運輸作業時,通常巷道開采工作由多個工作面分工進行,單一的工作面通常難以綜合考慮其它相關工作面。如沒有認真分析其它工作面,在進行連接時有可能因為工作人員沒有適當處理甚至根本沒有處理管道口兩端的風壓,就會導致瓦斯在一頭累積。如果這時在工作面放炮會直接發生瓦斯爆炸。據相關資料表明,國內很多煤礦井下事故基本上是由于這一原因造成的。
6 煤礦運輸安全管理的措施
6.1 建立并完善規范化的安全管理體系
煤礦企業一定要重視煤礦運輸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建立標準詳細的安全管理規范,形成嚴格的施工標準。煤礦運輸過程應嚴格根據這一標準進行管理和施工。煤礦企業要學會挑選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將他們投入到煤礦運輸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有效提高煤礦開采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使煤礦生產的安全得以保證。
6.2 加強監督管理力度
政府相關部門與煤礦企業密切的配合是提高監察管理力度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政府有關部門應對煤礦安全問題做到強有力的監管和調控。煤礦企業應積極配合政府部門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嚴格根據規范要求進行管理和實施,達到有效安全管理的目標,不僅能提高經濟效益,還能保證煤礦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6.3 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
機電設備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關系著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水平,因此,企業要加強對于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及專業培訓,通過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機電運輸隊伍來滿足機電運輸的要求。要想實現煤礦機電設備的現代化及自動化,就必須不斷的更新工藝,采用新設備,這就需要企業強化研究機電運輸操作流程,減少安全事故發生。另外,煤礦企業應當定期組織機電運輸的操作人員,就機電運輸設備的工藝流程、構造原理、性能、維修保養、故障排除等技術知識進行學習和培訓,通過開展操作人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活動,能夠促使其快速地掌握關于機電運輸設備的相關專業知識,可以大大的提升日常的機電運輸安全管理水平。此外,企業還可以將操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與工作績效緊密聯系,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給予能力優秀的人員以表彰,以對其形成激勵作用,確保機電運輸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
6.4 煤礦運輸技術的改進
煤礦運輸技術的提高和完善是落實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基礎的條件。作為煤礦企業應按時對機械設備進行改進和保養,設備老化后需要進行更新。煤礦企業要定期實行煤礦運輸設備的提高與修進,提升煤礦安全運輸的技術水平,技術是提高生產效益的最根本的手段。
7 結語
治標不治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標本兼治才能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目標。通過研究以前發生事故的慘痛案例,了解到必須要抓住人這個關鍵因素,煤礦企業要在安全生產投入上做到十分重視,提升現代化裝備設施質量與煤礦運輸安全管理水平,十分重要的是要全面提升煤礦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專業技能技術,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責任心,落實責任制,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為最終目標。總之,安全生產工作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一定要從細節抓起,從預防抓起,一定要實實在在地堅持狠抓制度落實,加強技術管理,加強管理制度,注重日常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這樣,煤礦開采才能更安全。
參考文獻
[1]許保國,趙衛強,王儀斌.國內外煤礦安全管理分析及建議[J].煤炭技術,2007(12): 6-8.
[2]周治國.簡論煤礦運輸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技促進發展,2011(s1): 255-256.
[3]李新娟.煤礦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必要性及其內涵的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1(6): 16-18.
[4]管俊才,柳軍濤.煤礦巷道運輸的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