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小紅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重要的文化知識,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還要順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求,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立足于學生主體地位,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與學習需求,合理設計教學方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在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能夠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幾點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語文素養;培養
引言:
在教育體制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尤其是語文學科。小學高年級語文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教師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不但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初中語文學習奠定基礎,還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征和性格特點,運用有效教學方法培養其語文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過于注重記憶與字詞的理解,教學方法也枯燥單一,并沒有將學生的語文素養融入考核體系中,所以,分析培養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尤為重要。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教學面貌也煥然一新。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語文素養的養成,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僅能夠順應他們的成長規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能夠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獲得情感、價值觀的發展。擁有語文核心素養也是學生個人發展的需求。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下,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較以前相比大大提高,除了對知識文化底蘊的要求外,更看重人才的個人思想品質及實踐能力,這一點無疑也在語文核心素養中有所體現。同時,加強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抵消應試教育帶來的深重影響,徹底轉變師生對于語文教育的認識,融入更多的教學資源,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改變傳統教學理念
傳統的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教學思想存在一定偏差,認為只有灌輸式或者是填鴨式等教學方法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效率,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無法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何談語文素養的培養。要想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清楚學生學習目的,逐步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需加強評價與考核的方式,轉變應試教育形成的惡劣影響。需著重帶領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優良的傳統美德。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描述了五名抗日英雄悲壯的戰斗情境,尤為深切的展現出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教師要透過解讀文章而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操。
(二)灌輸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不僅含有豐富的基礎知識,還蘊含了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國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結晶,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有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受新時代影響,小學生缺乏對精神文明的重視,忽略了我國古典故事中所包涵的豐富語文素養,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向學生灌輸優秀的中華傳統古典文化。例如,根據語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將《孟母三遷》、《斷織勸學》、《孔融讓梨》、《負荊請罪》等小故事融入其中,讓學生充分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孝,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尊老愛幼、知錯就改、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除此之外,讓學生熟練背誦并理解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有助于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道德品質,還能對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起到傳承和弘揚的作用。
(三)加強情境教學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維能力有所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遵從學生的成長規律,采取靈活、開放、多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等素養,并將情境教學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具體來說,要求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交流,全面掌握學生的身心特征、情感態度,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依照學生興趣、特長選設定相應的教學情境和項目。基于此,教師依照語文教學內容、目標等,創設情景,將語文知識融入進去,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例如,在《長城》教學中,教師可展示長城的圖片,講解長城的建成歷史及當前的現狀,并播放長城相關的記錄片,讓學生在生動、具象的情境中感悟文章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學生的體會。而在此教學活動中,為維持好課堂秩序,提高教學實效,應明確情境教學的規則和要求,并以此引導或啟示學生。另外,教師還可適當引入熱播的動畫片,補充到教學中,真正實現寓教于樂,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對其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熟知語文素養相關內容,并結合教學內容,制定合理教學方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其語文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田付芝.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N].學知報,2016,08:139-141.
[2]程超,許立勇,邱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語感及語文素養的培養[J].云南開放大學學報,2014,03:276-280.
[3]韋秀蘭.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9: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