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說木呷
摘 要:語文預習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傳統的預習方式使預習成為一種形式和任務,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要求。為此,從提高學生對語文預習重要性的認識著手,先從主觀上打消學生對于預習浪費時間的顧慮;進而提出具體的預習方法指導,為提高初中語文預習質量及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整體效率建言獻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預習;方法指導
初中語文的學習對于初中整體知識的學習起著基礎性、幫助性的作用。而預習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更是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預習初中語文的方法進行規范和指導,便于學生更好地利用“預習”這把利刃,提高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
(一)變被動為主動
經過有效的課前預習的環節,學生們基本上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做到了心中有數,在進行課堂學習時能做到查漏補缺、有針對性地聽講,有了調查研究就有了一定的發言權,更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熱情,同時也充分體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不是機械被動的錄音機。
(二)變敷衍為真情
有效的課前預習必然是包含了對文本的創作背景和作者情感的探究,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感悟透過文本去探索其背后更深層次的創作動機和心路歷程,讓自己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某種契合和共鳴,進而自然而然地融入文本。這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真實情感的流露遠比我們在課堂上刻意的營造一種情感氣氛要有意義得多。
(三)變授魚為授漁
有效的課前預習實際上也是一種自學能力的體現。學生在整個預習的過程中需要獨立查找相關資料,獨立進行文本的解讀,思考和探究,這是過程和方法的重新認知和整合。而沒有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走進課堂所進行的只能是機械而死板的知識內容的重復,成為“移動的書柜”“忠實的書記員”。
二、有效的預習方法
(一)指導學生利用總覽單元內容進行預習理解
在開展語文預習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應該先教會學生明白“承上啟下”的作用,應指導學生利用總覽單元的作用,從整體上把握預習的內容,而不是孤立地理解文章。通過對單元內容的了解和學習,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了解文章的編排思路、寫作背景和思想內容等,并對單元共識問題和相似內容進行鞏固學習。這種體系式的學習方法便于學生更好地找到文章的重點和難點,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二)指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并完整使用字詞
在開展初中語文預習指導的過程中,應在預習中要求學生充分閱讀課文并利用好字典和其他課程輔導書的作用,以便能夠完整地理解和使用字詞。流暢地閱讀課文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整體認識。可以要求同桌之間在課間互相朗誦,并且要標注各個自然段的段號,做好預習標注工作,還可以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在預習中將好的成語和段落記到好詞佳句的本上,提高對課文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豐富程度。
(三)明確學習目標,布置預習練習
在開始預習教學時,想要學生自主地去預習是困難的。所以,教師應該先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手段,采取把預習變成課后作業的方法。在布置題目的時候,讓同學們主動認真思考,熟讀課文,把不會的問題主動解決,這樣的學習方法會讓學生精力集中,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預習之后在課堂上可以更好地跟上老師的思路,把自己在預習時出現的問題在課堂中解決。老師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學生在學習時思考老師給自己出的問題,可以更有學習的方向,更好地掌握知識點,由此提升學習的效率。
(四)加強方法指導,提高預習效率
老師教授學生的重點要放在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在預習語文時重點在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把老師提出的問題在課文中找出來,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學生閱讀文章時應該在文章中做出標記,也避免精力不夠集中。在遇到不懂得知識時應該先自己尋找答案,可以畫出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在閱讀之后查找相關的資料,弄懂文章真正要講的含義,這樣可以優化預習的方法,使預習的效果得到提升。
(五)指導方法,增強預習信息
要想當學生從“知之”轉變為“樂之”,重點就是給予學生指導,讓其掌握預習方法,相同學科,不同的學情、教學內容和文體,其選用的預習方法也有所區別。通常而言,經典美文重視誦讀,戲劇重視矛盾沖突......運用有效的方法,根據任務單上的步驟展開有效預習,同時要堅持不懈。
以《三峽》一課為例,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既要把必要的文學常識掌握到,同時還要對朗讀予以高度重視,運用形式多樣的朗讀,標注重難點位置,以引起密切關注,可以對相關的參考書和工具書進行查閱,將文章內容理解到,盡可能借助自己的努力突破學習難點。回憶已經學習過的寫景美文,其特點有哪些?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把《三峽》的重點理解到,也就是寫景要把景物的特征抓住。并未徹底弄懂的問題要在相應的位置上做好記錄,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解決。唯有如此,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語文的趣味性,促進學生語文信心的增強,也能最大化的促進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六)采用有效預習評價措施,提高實現課堂效率
為了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檢測,并促進學生預習效率的提高,可以運用相應的激勵、監督和評價措施。不要讓預習流于形式,有效落實預習。
首先,自我評價,立足于教師講解和學生回答,將自己的導學案中的不足發現,在之后的預習中進行完善和改正。其次,小組評價,可以由組長進行檢查,加大監督和完善力度;也可以組內成員相互檢查,取長補短;或不同小組之間相互檢查,增強交流,促進學生進步。最后,教師評價。教師課前可以對各層次的一些學生的導學案進行抽查,也可以在課堂中立足于學生的表現隨時對預習效果作出點評,主要采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進行評價。借助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實現課堂效率的最佳化。
結語
預習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學生的預習學習中是輔助和監督的引導者,除了讓學生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采取制定導學案、預習提綱等形式,讓學生有的放矢,盡快抓住知識點主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整體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董秀英.淺談初中語文預習方法指導[J].新課程學習(上),2012(2):176-177.
[2]胡佑菊.淺談初中語文預習方法指導[J].新課程(中學),2016(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