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占著重要的地位。閱讀和寫作都離不開識字,識字教學效果的好壞,還直接關系到兒童智慧和潛能的開發。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通過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是小學教學的基礎。識字教學的質量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力的水平,而且也影響到學生的文化科學素養。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低年級識字和寫字是教學之重點。一方面識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智慧和智能。
一、看圖理解記憶生字,提高學習興趣
在學習漢字的初級階段,課文配有大量的插圖。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幫助孩子學習漢字。如學習“日”字,出示圖畫,讓學生明確“日”就是太陽,從而形象地認識生字“日”。其字義輪廓像太陽的圓形,一橫或一點表示太陽的光,本義是太陽。再如:“目”、“網”、“田”等字,出示課件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理解字義,學生很快便記住了這些字,學習興趣自然也提高了。因此,利用圖片來幫助學生記憶漢字,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孩子記憶。
二、通過猜字謎識字,培養識字興趣
低年級學生具有喜愛猜謎的特點,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這一特點,通過各種喲小的方法,把教材中的識字內容進行技術開發,編成兒童喜歡的謎語,讓學生在猜謎和識字活動中,促進識字教學任務的完成,促進形象思維能力的發揮,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開發。如學習“問”字,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編一個順口溜——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口,等待結果到。小朋友在有趣的猜謎活動中,感到學習識字的快樂,記憶起來自然興趣盎然,收到的效果當然會好。當教學中遇到課文中的生字時,教師可以編字謎,也可以發動學生編字謎,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編出順口溜或者謎語等,通過靈活有趣的方式,在興致盎然中不知不覺增加識字量,培養識字和閱讀能力。
三、加減法識字,幫助學生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一些復雜的字,可以使用加減識字法識記。例如,我們教《姓氏歌》時,就用到加一加的方法,“古+月=胡”“弓+長=張”“口+天=吳”“木+子=李”“言+午=許”“耳+東=陳”“立+早=章”等。如教“十、萬、土”時,我們可以用減一減的方法,“千”減撇時“十”,“方” 減點是“萬”,“王” 減橫是“土”。
四、編兒歌識字,提過識字能力
兒歌朗朗上口,生動有趣,它永遠是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識字方法之一。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漢字的構字規律,編兒歌進行識字教學,這樣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學生喜聞樂見,識字效率高。例如:(1)目爭睜,月要腰,走干趕、爪巴爬、目寸時、日月明、人云會、二木林。兩字和一字,好記好認識。(2)感謝要有心,誠心才感人。感謝有言行,“謝謝”最好聽。
五、利用形聲字造字規律指導學習生字,激活學生思維
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利于學生識記。如“晴”是日字旁,因為晴天有太陽;河水清又清,所以“青”要加“三點水”;看東西用眼睛,所以是“目字旁”等,通過這樣的描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直觀印象,達到了既認形又明意的效果。老師的適當點撥,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既快速又正確地記住了這個字。
六、在動作表演中識字
人的肢體語言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人的肢體語言的研究,通過教師自身肢體動作的演示,來有效詮釋字的形義聯系,讓學生在學習生字過程中,感受到教師動作的魅力。漢語的有些字是動詞,教師教學生學習時,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動作,教師做一些動作,也讓學生試著做一些動作。比如,在學習“打、拍、拔、跳、跑、撫、摸、拉、推”等字時,教師可以讓讓生試著做一做動作,教師先演一演,讓學生動一動,讓學生在運動中學習生字。這樣不但讓學生有興趣地記清了字形,而且無形中也弄懂了字義,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七、在日常生活中識字
課文是最開放、最容易和生活聯系的學科。我們要運用好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識字。例如:學生可以在家看電視識字,認識一些節目字,認識一些動畫片的名字;還可以在街上識漢字,認識街上的廣告牌、店名、食品名稱等等。
八、結語
教學是一門藝術,漢字教學更是有它的特有規律。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根據學生特點,注重充分分析、研究和利用漢字的構字特點,通過多種靈活的方式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只有通過知識、興趣、方法三者的有機結合,才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快樂學習、有效學習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肖衛兵.小學生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小學教學研究,2014(06).
[2]李冬梅.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識字興趣[J].學校信息技術.2012(05).
[3]楊建春.良好的教學設計是識字教學的關鍵[J].中小學電教.2014(03).
[4]賈建國.簡論小學識字教學中的幾個問題[J].小學教學藝術.2014(03).
[5]徐曉英,楊柳.趣味識字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7(10).
[6]吳潔,趙玉鳳,魏宇.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研究[J].小學閱讀教學.2018(12).
作者簡介:
盧隨明(1977.12-),男,漢族,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人,本科學歷,甘肅省岷縣西城區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