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言和漢字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產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離不開對其的應用。因此加強對學生語言的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并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在語言文字的教育過程中通常只是理論知識的教育,缺乏實際應用方面的培養。雖然語言文字與理科專業相比應用性不高,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語言文字相關專業也向著應用型和實踐型發展。目前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的學生通常缺乏應用能力,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對于學生就業問題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本文針對語言文字相關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和提升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重要性;提升策略
一、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語言文字相關專業作為傳統的文史類專業,在目前高校的培養體系當中通常注重理論性而缺乏應用性,這使得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求職的時候很難適應社會的需求,很多專業學生甚至不得不選擇了會計、銷售、文員等與語言漢字相關專業關聯不強的崗位。這使得我們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反思,明白了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首先,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使學生適應激烈市場競爭的必要要求。目前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的學生在就職之后大多從事語言文字學科教學、語言科研或者與語言相關的文化、信息和管理工作。這些工作的應用性都比較強,只有在學校的時候進行應用能力的培養才能更好的勝任。其次,是實現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從書本上獲取的知識無法實現視野和知識面的拓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研究
(一)建立應用型培養方案
首先學校和教師應該重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人才培養方案上進行改革,確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學生經過學習之后不僅具有基本的語言知識,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技能應用能力。基于語言文字的人文性特點,在應用型改革的時候要突出語言文字專業的特色,拓寬學生的視野、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比如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要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寫作的內容也不能局限于散文、詩歌以及應試文章,要加強通知、總結、報告、演講等常用的應用文寫作練習。同時,還要在培養方案中加入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文字鉆研精神、辦公軟件操作能力等應用能力的培養。比如要求學生統一參加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以提高學生對辦公軟件的操作能力,再比如經常在學院舉行演講比賽等,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將來踏上工作崗位創造良好的條件。最后,在確立培養方案的時候學校還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情況和學生的特點,從而培養出更具特點和更適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二)設置應用型課程
除了在人才培養方案上加強應用性,在課程設置上也要充分考慮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要根據相關專業的特點設置應用型的課程,對原有的課程系統進行優化,使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的課程除了能夠使學生掌握基礎語言、文字知識以外還能夠提升專業技能。比如除了學習古代和現代文學學習漢語言之外,還要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增加涉外文秘、文化產業管理、師范文學等應用型強的課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與此同時,對于語言文字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必要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文字處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課程設置當中要加強對這兩方面的培訓。比如可以設置口語表達、演講與口才等課程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并注重表達的效果,這對于從事新聞傳播、宣傳策劃工作的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在語言文字的基礎教學當中,教師也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并在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和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引導學生養成探究新知識的習慣。
(三)加強實踐教育
要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還要進行實踐教育,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得到提高。只有在真實的環境當中學生才能切實感受到引用能力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實踐教育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提高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辦事能力等綜合能力。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學校要開展相關的實踐課程,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使學生在企業中進行實習,在實踐過程中使理論知識得到更好的運用。同時,校企合作的方式還可以緩解大學生就業的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其次,學校還可以設置最后一個學期為實習期,要求學生在本學期到社會崗位上實習,然后向學校遞交實習證明作為本學期的考核。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好地與社會進行銜接。除此之外,在平時的學習當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邀請企業領導人來學校對語言文字相關專業學生進行講座等方式加強學生對應用能力的重視,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使語言文字相關專業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就要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這不僅需要社會、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使學生自身認識到應用能力的重要性也是十分必要的。對于社會和學校來說,要改變原有的人才培養策略,更加重視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教師來說,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學生自身來說,在經過實踐教育認識到應用能力的重要性之后,要在日常的學習當中鍛煉自己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為踏上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陳春雷.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模式改革探究[J].嘉應學院學報,2018,36(10):82-88.
[2]陳春雷.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現狀與對策分析——基于安徽省5所高校的調查[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5):150-156.
[3]劉艷春.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文章的定量分析——以《語言文字應用》為例[J].語言文字應用,2012(04):64-73.
作者簡介:
李華容,女(1981.8—),漢族,湖南宜章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教育
(作者單位: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