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卓林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阻肺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方案的價值。方法 研究對象是我本院呼吸內科收取的100例慢阻肺患者,將其進行隨機劃分,給予50例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基于常規護理給予50例觀察組患者中醫護理。分析對比兩組患者CAT評分。結果 對照組護理前CAT評分(35.12±5.34)分,觀察組護理前CAT評分(35.67±4.86)分,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后CAT評分(20.36±2.37)分,觀察組護理后CAT評分(14.15±3.22)分,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慢阻肺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降低CAT評分,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中醫護理方案;老年慢阻肺護理;應用價值
呼吸內科中,慢阻肺屬于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的影響因素包括環境因素、發病機制以及個人體質,臨床特征主要表現在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方面,穩定期、急性加重期都是其病程,會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特點,因此,所實施的治療方案也有著明顯的不同[1]。相關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在9.9%,很多老年氣喘患者,在正常衰老過程中會受到慢阻肺的影響,該疾病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并且不具備良好的臨床效果,目前開始應用中醫護理方案。本次實驗主要對老年慢阻肺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方案的價值進行分析探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對象是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接收的100例年慢阻肺患者,將其進行隨機劃分,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女患者各26、24例,年齡56-82歲,均齡值數(70.36±3.45)歲;觀察組男、女患者各30、20例,年齡58-84歲,均齡值數(72.34±3.13)歲;將組間基礎資料進行對比,無顯著差,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比如藥物指導與健康教育護理。基于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中醫護理。首先,進行日常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對病房進行消毒,做到每日通風,確保患者居住在干凈、整潔的病房。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患者發生咳嗽、胸悶等臨床癥狀。其次,進行中醫干預。可以采用耳穴埋豆的方法進行祛痰治療,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敷貼、拔罐以及針灸等外療法進行治療,對于肺氣虛證患者,可以利用藥物化痰止咳、補益肺氣,通過中藥貼敷給予肺氣虛證患者溫補脾腎、納氣平喘。服用中西藥時間應間隔30分鐘,告知患者依據醫囑服用藥物,并在出現不適時告知主治醫師。第三,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疾病發展,良好的心態能夠加快疾病恢復速度,舒緩患者不良情緒,避免患者發生病情變化。護理人員可以告知患者一些心理平衡調節方法,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以積極的心態展開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進行CAT系統評估,主要對咳嗽、精力、情緒以及睡眠等方面進行評估,總分40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受到的影響越小。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本次實驗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和率(%)表示,t和x2是檢驗值,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2 結果
對比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CAT評分,兩組患者護理前CAT評分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CAT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將該疾病歸屬于中醫肺脹,治療方法多為辨證治療,在中醫護理方案中,主要依據患者風熱襲肺證、風寒束肺證等辯證類型,輔助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對策,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中醫護理方案有著明顯的優勢,應用于辯證施護與整體護理,主要是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預防,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第一,進行整體護理,是圍繞中醫護理方案展開的,中醫護理思想在護理工作中貫穿。基于中醫護理,在整體護理工作中展開日常護理,更好的控制初期發病急病。第二,在進行資料判定、治療分析中,了解患者疾病,并根據結果進行針對性護理,不同病癥共同護理、同種病癥不同護理都是主要的實施方法[2]。第三,進行情志護理。在治療老年慢阻肺疾病時,可以通過調節患者情志展開治療,有利于舒暢患者肺氣,改善患者肺功能活動。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患者肺部氣血功能,直接使患者內臟受到損傷,中醫護理方案更注重預防工作,既病防變思想,在預防疾病、康復治療等方面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因此,開始廣泛推廣中醫護理。中醫方案具有可行性、人性化的特點,不僅能夠確保患者生存質量,更能提升服務質量[3]。經本次實驗結果分析,對照組護理前CAT評分(35.12±5.34)分,觀察組護理前CAT評分(35.67±4.86)分,兩組患者護理前CAT評分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后CAT評分(20.36±2.37)分,觀察組護理后CAT評分(14.15±3.22)分,觀察組護理后CAT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在老年慢阻肺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獲取良好的臨床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鄧春紅,袁梅,萬芳,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應用價值評估及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7):14-14.
[2]佚名. 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點以及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對其疾病恢復的有效性[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5):148-149.
[3]石彩麗,張玲玲. 中醫護理干預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在慢阻肺急性發作期中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