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田
摘 要:近年來,我國油畫創作最近幾年發展迅速。少數民族歷來以神秘性著稱,往往居住在較為偏遠的地方,具有獨特的信仰、獨特的服飾文化與飲食文化、豐富的民俗活動以及多種多樣的民族藝術品。這些文化元素是少數民族觀念形態和思想文化的外在表達,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和積淀起來的,是少數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當代油畫創作;運用
引言
我國少數民族種類非常多,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文化。在中國,油畫的發展道路是漫長的,尤其是油畫創作元素的豐富與完善問題,更加應該引起油畫創作者關注。只有不斷豐富、完善和創新油畫創作元素,才能夠真正促進油畫在中國的發展。
1少數民族油畫寫生對于創作的意義
分析藝術家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油畫創作路徑,不難發現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采風寫生活動對于他們的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獨特的民族生活體驗能幫助藝術家把民族風俗介入藝術。在深入到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生活中,藝術家才能真正體驗到一個民族的獨特面貌,在創作中才能自然地表現這種濃厚的生活風俗和新鮮的自然環境。一段具有細節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少數民族采風創作經歷才能使創作出的作品具有生動而真實的情感。人物形象的真實觀察和收集與描繪,反映在更為生動細節的刻畫和自然的面貌上。其次,少數民族地區的寫生采風有利于推動藝術創作。藝術家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油畫創作中,要深入到少數民族生活中去,使民族文化以真正客觀完整的形態進入藝術,只有真正體驗到民族文化的審美特征所具有的真正含義,才能創作出合適的語言表述它。感受到創造新的藝術語言所需的靈感和沖動,最終在作品中表現出一種高尚的情懷。
2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與油畫創作融合的意義
在中國油畫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油畫家們就提出了“油畫民族化”的口號。經過幾代畫家們的努力,中國本土文化不斷地融入油畫中。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油畫民族化的道路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少數民族豐富的文化元素、民俗元素、形式元素有利于拓展中國現當代油畫創作的語言和形式,拓寬油畫創作的思路,從而推動中國現當代油畫創作的發展進程。一方面,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與油畫創作的融合,有利于促進中國油畫內容和形式的發展和創新。少數民族由于大多數聚居在較偏遠的地區,受外界影響和漢化不明顯,保留了較傳統的生活方式及民族信仰,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這有利于油畫創作內容方面對其的運用,如身著傳統民族服裝的少數民族人物及生活場景,都可以作為創作的題材。借鑒少數民族藝術品或工藝品的造型、色彩、紋樣等形式要素,有利于豐富油畫創作的形式語言。少數民族的民間藝術都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造型奇特并以平面型、裝飾性圖案為主,形象生動,色彩濃烈而不俗氣,呈現出一種民族的厚重感與滄桑感。中國油畫家應挖掘其精華拓寬油畫創作的思路,充實現代油畫創作的語言形式,為中國油畫創作注入新鮮的血液。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與油畫創作的融合,有利于形成油畫家在油畫創作上的個性。藝術家作為一個個體,在藝術創作中極易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如徐悲鴻畫的馬是其主要的創作方向也是畫家的個性特征所在。有專門畫風景的藝術家,有專門進行人物創作的藝術家,這些都是藝術家們自身的符號,也是他們的個性特征。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多樣性給油畫家提供了更多的創作選擇,少數民族地區的人物、民俗、風景等都可以為藝術家提供創作的源泉,并形成一系列的作品,有利于油畫創作個性的形成,在推動油畫創作民族化的道路上起幫助作用。
3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運用
3.1以少數民族人物為創作主體的油畫
以少數民族人物為主的油畫創作,大多以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人物為創作主體。服飾是表現少數民族文化特性的標志,由于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經濟、文化等原因,形成了不同風格、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它們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的最直觀的特征之一。羅爾純創作的油畫《白族女孩》中,女孩身著白族特色服裝,一只手托腮望向遠處,頭戴白族特色帽子,白色為主的衣服上鑲嵌著精美的刺繡,充分展現了白族人民在服裝藝術上的智慧。
3.2以少數民族民俗生活為題材的油畫創作
少數民族有獨特的信仰、生活習慣,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這種民俗文化包括的范疇非常廣,有飲食文化、建筑文化、信仰文化等等。以壯族為例,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開展對歌圩、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以少數民族的民俗活動為創作題材,可以拓展油畫創作的題材,通過油畫弘揚民俗精神,傳播中國文化。著名畫家王勝利創作了一系列西藏題材的油畫作品,其中《高原盛會》描繪了一群身著藏族傳統服飾的男女參加藏民族特有的盛會的場景,畫面中的人物都流露出虔誠的神態,作品展現了濃郁的藏族傳統佛教民風民俗。
3.3內容上的借鑒
我國的少數民族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受外界影響相對較少,許多至今仍保留著比較傳統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目前,有較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在中國已有較深的影響力,每逢節日總有慕名而來的游客親身感受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如傣族的潑水節、侗族的斗牛節、壯族三月三等。這些獨特的民風民俗活動,是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來源,通過對節日內容藝術化的加工,可以形成一幅幅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油畫作品。
結語
在全球化的發展環境中,如何創作有中國特色的油畫作品是中國現當代油畫家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題。少數民族蘊含著豐富的創作源泉,油畫家們應該挖掘少數民族藝術信息,取其精華,創作有中國特色的油畫作品,為中國的油畫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燕.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6.
[2]王承.少數民族題材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芻議[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7):154156.
[3]查紅梅.淺論地域性特征對西南地區油畫創作的影響[J].藝術教育,2016(9): 177-178.
[4]李智偉.論我國油畫創作的民族性與本土特點——以西部新疆、內蒙、廣西油畫創作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32):233-236.
[5]龔晨.論中國當代油畫中人文關懷的體現[J].美術界,201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