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迎國
摘 要: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群眾文化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只有準確把握時代的發展脈搏,才能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調動群眾參與文化生活的積極性,是每一位從事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群眾文化;新形勢;文化建設
引言
群眾文化是廣大人民群眾在從事各種職業活動之外,為滿足自身精神需求,主動參與的各種文藝娛樂活動。群眾文化產生于人民群眾的勞動生產過程中,可以振奮人民群眾的精神,豐富其的精神生活,是人民群眾獲得審美享受,實現自己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和繁榮群眾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當前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精神需要不斷增長,社會文化消費日趨多元化的新形勢下,廣大文化工作者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推進文化創新,有效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
(一)有效促進現代化建設
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是建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協調發展基礎上的,因此,要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就必須重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緊抓政治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同時,文化建設也不能松弛,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作為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抓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可以提升群眾文化素養,為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需要不斷提升。群眾文化建設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基層文化工作者要了解廣大群眾最迫切的文化需求,積極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步伐,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
二、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議
(一)群眾文化工作必須以道德意識為導向
群體性的文化活動不僅傳播文化知識,提高公民的文化藝術素養,而且體現了社會群體的道德意識,具有社會政治導向的功能。當前,大力提倡發展群眾文化,一定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鼓勵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通過多樣化的文藝活動鼓舞人、塑造人、引導人,利用群眾文化為社會的發展打造良好的氛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發展群眾文化必須加大財政投入
群眾文化事業是公益性事業,發展群眾文化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才能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水平,促進群眾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當前有關部門一是要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財政對群眾文化設施的經費預算,加強對文化設施建設的監管,多建群眾喜愛的文化設施;二是要加大群眾文化活動的資金投入,并監管好資金的使用流向,只有群眾建立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確保所需的物質基礎,才能確保群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群眾文化要體現出當地特色
群眾文化活動來源于群眾的生活,反映群眾的現實生活,與群眾的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果脫離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群眾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其生命力就不會長久。因此,發展群眾文化要體現出當地的文化特色。一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已有的資源,比如旅游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等。二是要加強對優秀民間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積極宣傳,促進各種貼近民間生活的文化活動的傳播和發展。
(四)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
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為群眾文化發展提供組織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資本是第一資本”的觀念,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具有強烈敬業精神的專業人才。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需要,群文干部要有專業藝術技巧,還要有對市場的洞察力和很強的組織能力,更要有熱心為社會的奉獻精神。群文干部要更新觀念,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把自己鍛煉成為社會活動家和群眾文化藝術家。同時,人民群眾不僅是文化享有者,也是文化建設者,不僅是文化的服務對象,也是文化的創造主體。要讓群眾文化建設進一步走向大眾,走向杜會,走向大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和群眾文化建設,尊重他們的首創精神,使他們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地享有文化、積極地創造文化。
(五)創新活動方式
各地基層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都有一些陣地、設施、人員,近年來,相繼建成了一批基礎條件較好的文化室,民間藝人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后空前活躍,社區文化如火如荼。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要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廣泛開展諸如演唱、書畫、著書、燈謎晚會、筆會、展覽、社火以及大型的節日演出等活動,在活動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提高,在提高中不斷增強活力,將群眾文化生活搞得有聲有色。
結論
以演出、展覽、宣傳、培訓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做到寓教于樂,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公民道德的不斷提升,為廣大的社會群眾提供更多、更為豐富、更加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群眾才是群眾文化活動當中的主體,是一種社會群眾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到其中的社會現象之一。不斷的加快并且推進與加強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才能夠適應現代化對于群眾文化的要求,從而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如何才能夠尋找到新的突破點、尋求創新,這是每一個文化工作者都應該仔細研究與思考的問題。筆者在本文中通過自身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幾點自己對于文化工作建設的感悟,希望能夠得到各位文化工作者的指點。
參考文獻
[1]李勝.淺談新形勢下如何開展鄉鎮群眾文化活動[J].明日風尚,2017(20):322-322.
[2]王丁.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J].黃河之聲,2017(13):115-116.
[3]王增云.在新形式下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的工作途徑[J].長江叢刊,2018(25):85-85.
[4]趙修宇.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實踐與思考[J].北方文學,2017(1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