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慈花
摘要:我國在音樂方面的人才有很多,各自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我國的音樂發展史也比較漫長,在古代就有了音樂發展的歷史痕跡,但現階段,我國的音樂發展對傳統的音樂形式和器樂沒有足夠重視,使得我國在傳統音樂文化領域方面的繼承和發展相對緩慢。針對這一實際狀況,我國在高校開展聲樂教學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音樂教學活動。本文就如何在高校聲樂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教學做出以下探討。
關鍵詞:聲樂教學;傳統音樂文化;融合教學
傳統的音樂文化是我國音樂家和人民群眾對音樂的一種沉淀和積累,在音樂的實際表現形式上,和情感的表達上都有著自身的特色,對當代音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國培養音樂方面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一個培養方向。
一、傳統音樂文化融于高校聲樂教學的意義
傳統的音樂文化是多樣化的,包括古代各種樂器文化,民謠文化以及各個區域的小曲兒文化等等,這些音樂的產生和發展既是古代音樂家的天賦的發揮,更承載著古代勞動人民自身對當時那種社會背景、實際歷史的真情實感,是具有感情的一種音樂文化。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加入傳統音樂文化教學是一種極具前瞻性的傳承方式,即在青年一代便開始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進行傳承。
二、目前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的融入現狀分析
高校所開展的聲樂教學針對音樂專業學生而開展的,不同的音樂領域學生會學習不同的音樂,如單簧管、小提琴等,也有演唱不同種類歌曲的,這些都主要圍繞西方的樂器以及當代最為流行的歌曲模式所展開,對于古代的樂器如古箏、琵琶以及二胡等這些樂器因為沒有受到高校音樂教學課程編排者的重視,而相對練習的較少。此外高校的聲樂教學還存在著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一方面高校的相關音樂教授或者教師對我國古代的傳統音樂研究不夠深入,也有部分音樂教師專攻西方鋼琴等樂器,對我國的傳統音樂極其不了解,這就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學到相對專業的傳統音樂文化內容和實際的練習方法。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學生大多追求快節奏的音樂體驗與流行的音樂歌曲的演唱,對古代傳統音樂的舒緩、更多感悟情感的演奏的表達是相對不看好的,這對實際的高校的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教學項目開展來說也是極具阻礙性的。
三、高校聲樂中實際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具體方式
(一)高校應提高師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視程度,逐步開展融合式音樂教學
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傳承來說,高校所開展的融合式教學是使其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這也是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來說非常有效的一種繼承和發揚方式,是我們偉大的祖先的創新發明和創造,更和每一個中國國民息息相關。并且,這種融合式的音樂教學還能夠在不同的方面鍛煉音樂專業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和相關的領悟能力。高校應該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并且積極開展相關的活動和講話提高相關音樂教師對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視程度,再通過教師來積極引導學生加強對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視。
(二)聘用專業的傳統音樂教師指導實際的音樂融合教學
對于目前的高校音樂教學來說,其主要的教學內容偏向于西方的教學,使得相關的音樂任課教師在傳統的音樂文化了解方面有所欠缺。高校應該對此有所了解,并且能夠在實際開展音樂傳統文化與一般音樂教學融合式教學時,增大一些基礎性的投入,聘用專業性的傳統音樂文化教師,由他們開展相關的文化教學,學生在專業性的傳統音樂教師的指導下,對傳統音樂有關內容的了解和學習以及相關的練習都會更為投入,這也是高校所要開展的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到實際的音樂教學的初衷,即能夠更為高效地開展這一融合式的教學,從開始就實現了專業性的融合式教學。
(三)相關的音樂教師應提高個人傳統音樂文化素養并積極引導學生提高傳統音樂文化素養
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教學來說,學習一些器樂的演奏是十分重要的,但更多的,更具重要意義的是學會感悟這些傳統音樂的內在,實際的情感的表達等,這也和個人傳統音樂文化的素養有關。對于高校要開展的音樂教學與傳統的音樂文化相融合的融合式教學來說,無論是教學生的音樂教師還是要實際開展學習的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應該具備這一方面的音樂素養。對于高校的音樂教師來說,這一方面的素養的培養是相對沒有難度的,但音樂教師在個人素養得到培養的同時,也應該通過一些實際的音樂演奏,如演奏《黃河大合唱》等歷史歌曲或者表演一段古箏獨奏等,借助實際的傳統音樂的演奏向學生展示傳統音樂的所蘊含的豐富的感情,從而讓學生明白個人傳統音樂文化的素養對學好傳統音樂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重視個人音樂素養,并且積極按照教師的引導進行個人音樂素養的培養。
四、結語
高校的聲樂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音樂人才,而音樂人才的培養更需要借助多樣性的音樂形式和內容,這就需要傳統音樂文化來助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傳統音樂教學與聲樂教學融合起來,讓學生學習傳統音樂的情感的感悟與表達,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才能。此外,高校還應該積極探索更為高效的融合音樂教學方法,促進實際的音樂融合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康曉丹.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J].明日風尚,2016 (10).
[2]潘刻科[1].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北方音樂,2017 (37):176.
[3]龍清萍.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 (12):256-257.
[4]曹旖煥.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黃河之聲,2016 (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