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悅
摘要:四川作為旅游資源豐富的內陸大省,對于推動全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進程起著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四川省的旅游服務貿易發展同其他各省份相比,顯得后勁不足。本文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方法來闡述了四川省的國際旅游貿易的現狀,分析了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升四川省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旅游服務貿易;現狀;發展趨勢
近年來,入境旅游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旅游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我省的旅游事業呈突飛猛進之勢,2018年,四川總計實現旅游總收入10112.75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接待國內旅游人數7.02億人次,同比增長4.9%。但與此同時,入境旅游卻相對乏力。以去年為例,四川省旅游外匯收入為15.12億美元,入境游人數為370萬人,遠遠低于國際和國內發達地區水平,與四川豐富而魅力獨具的旅游資源不協調。
一、四川旅游服務貿易的現狀
(一)縱向比較
近年來,四川境外旅游市場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據統計,2012年至2018年,六年間四川接待入境游客量從227.3萬次上升為369.82萬人次,直接增長14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10%。旅游外匯收入方面,七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63%,2018年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5.12億美元,同比增長4.5%。
與此同時,四川省的旅游產業發展日趨完善,全省有旅行社760多家,星際飯店520多家。全省現目前有10多個機場,已開通100余條國際航線,已經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的里程達7000km的高速公路網。
(二)橫向比較
分省市來看,2018年廣東省接待入境游客3748.1萬人次,上海市接待入境游客742萬人次,云南省接待入境游客706.1萬人次,四川僅為370萬人次。所以,四川在入境旅游服務貿易這一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由此可見,四川的旅游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其資源優勢在入境旅游的發展中并沒有體現出來。同其他省市相比,四川省沒有具備足夠的綜合競爭實力,也說明了其還存在很大的發展潛能。如何利用和發揮這種潛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二、四川旅游服務貿易存在的問題
(一)景區服務水平及環境有待改善
入境者對于景區的專業化服務要求都比較高,而四川省的旅游服務貿易(特別涉及接待國際客人的服務)還沒有和國際接軌。很多入境者沒有把入川旅游作為他們的首選是因為他們對語言溝通、城市噪音、公共交通以及景點、賓館、市政設施的英文標識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滿意。
其次,入境者對入川旅游的路況、導游服務質量等也不甚滿意。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四川很多旅游景點都分布在偏遠的山區地帶。而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導游不具備接待國際游客的綜合素質(包括語言不過關、不具備國際視野、不了解國外游客的異國思想)。
(二)旅游產業發展不均衡
四川是個旅游資源相當豐富的省份,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其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比如內江的“張大千故里”,雅安的“碧峰峽”,南充的古鎮等,但是對入境游客而言,這些景點的知名度都遠遠不及游客們耳熟能詳的“九寨溝”、“樂山大佛”、“峨眉山”以及成都市區的知名景點。
因此,入境旅游產業發展的嚴重不平衡,不僅制約了整體競爭力的提升,也會給重點景區帶來考驗持續發展的壓力,從而使旅游資源難以形成整體優勢,全省的旅游大市場還沒有形成。
(三)旅游開發建設投入資金和宣傳力度不足
現代旅游業的發展是以高投入為基礎的,四川省作為一個典型的內陸大省,經濟發展相對于沿海省份落后。相應地,經濟容量的限制導致了旅游投資的不足,而企業的投入額業較低,相關配套設備不到位,招商引資受到影響。
根據國際金融中心的分析認為,外國游客對川內的旅游產品還是相對陌生。由此可見,四川省優質旅游資源沒有體現出自身該有的價值,沒有通過有效、廣泛、到位的宜傳方式被廣大入境旅游者熟知并且向往,也導致了四川省的旅游外匯收入在全國沒有排到靠前的位置。
三、加快發展四川旅游服務貿易的對策
(一)著力打造品牌,營造良好環境
四川各重點景區應該加緊設立符合外國游客洋口味的餐廳,各旅行社配合各景區建設和完善電子信息服務平臺。此外,信息產業部應該根據我省的主要客源國,用該國的官方語言設立相應的海外旅游服務專題網站。各個精品旅游區要盡快完善景區中的中英文標識、標牌等,同時設置游客自助服務站。同時在旅游景區完善旅游投訴、運政投訴、安全援助等系統。
要重視專業化旅游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校企合作機制。適當選送部分管理人員去國際上旅游業發展成熟的地區考察,學習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運作方法。同時引進一批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化旅游管理人才。提高整個導游隊伍的素養(包括語言、儀態、服務意識、國際思維)。
此外,要大力發展地處偏遠地區景點的交通,運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大力整改旅游景區的交通路況。大力發展旅游一體化服務,包括車票、景點門票、住宿、娛樂、餐飲的選擇性套餐的推出,會給游客帶去更大的便利。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注意配套服務的完善。
(二)加強四川省旅游資源的區域聯合
四川省內部各個地區不僅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且分布均衡,理應是共同發展的態勢。然而,各項數據顯示,四川省內的幾個精品旅游區在全省旅游外匯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他地區的旅游景點的國際旅游發展卻嚴重滯后。這就要求旅游當局要投入大力宣傳滯后地區的旅游景點,借由當地的歷史典故、包裝模式、特色風光,提高其知名度。旅行社則應該開發川內其他地區的旅游景點同現在的熱門景點相結合的旅游路線,力爭要突出全省旅游全面發展,加快形成南北并舉、競相發展的旅游發展新格局。
(三)加大宣傳力度,打造知名名牌
四川省和北京一樣,擁有五處世界遺產,所以自然不缺精品旅游區。去年四川省“老五大旅游區”旅游總收入占到全省的75.2%,接待入境游客人數占全省入境游客的93.7%。這和四川的旅游資源是不匹配的,還應該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同時加強宣傳營銷力度,創新宣傳促銷手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依托當地的文化資源和去到國外主要城市舉行專題促銷活動),加大對重點客源市場的宣傳力度;提升整體旅游形象,現實選擇是依托當地旅行社,力爭把四川加進當地出境游客的行程。
參考文獻:
[1]劉雄.淺議四川2010-2015年旅游發展策略[J].四川林勘設計。2010(3):62-66.
[2]杜紅杏.云南旅游服務貿易發展對策[J].中國商貿,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