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梅
摘要:內控制度在資金風險防范中,產生的價值作用非常關鍵,可有效預防資金風險的產生。農村信用社應在機構改制和段擴展業務的同時,做好內控建設。因此,下文針對農村信用社內控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完善提出建議,防范資金風險。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內控建設;資金風險
農村信用社作為經營風險的特殊機構,內控是立社之本,是防范風險的重要手段,可對員工的行為產生規范和制約,對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所以,需要對內控及風險建設給予強化,杜絕和減少各類責任事故以及刑事案件的產生,防范資金風險,保障資金安全。本文針對農村信用社內控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有效建設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一、控制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內控建設的重視度不夠,對違規問題視而不見
內控是防范風險的重要措施,有效防范各項風險已上升到銀行的戰略層面,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但目前農村信用社內控僅限于制度管理,出現重業績輕內控現象。在具體工作當中,經常對業務發展進行強調,注重規模經營,對業務擴張片面追求,使得粗放經營非常嚴重,有規章制度而不遵循;過分關注任務考核,甚至不息冒著違規風險實現短期業績;不少員工由于對內控不夠重視,風險意識不強,對領導命令唯命是從,對違規問題視而不見。
(二)內控制度建設相對滯后,不能保障資金安全
銀行求生內控先行,農村信用社在上級部門的指引下,雖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但目前金融業步入“新常態”,改革、開放、創新已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內控制度建設不能適應形勢發展,沒有及時進行修改、完善和補充,沒有涵蓋所有的產品和崗位。特別是開展新業務后,往往先業務后制度,且有些制度制定不夠精細,過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強,整體控制力非常不足,不能很好的保障資金安全。
(三)內控制度執行力度較弱,極易出現各類風險
內控制度建設固然重要,然而把制度落到實處,增加執行力,使內控機制運轉有效,乃重中之重。由于某些內控制度的制定相對滯后,缺乏相應的可操作性以及科學性,沒有建立職責分明、運作有序、互相制衡的內控體系,在具體執行中大打折扣,很多制度無法發揮作用,甚至存在走形式現象,執行力不強,加之員工對內部控制認識不清晰,風險意思淡薄,有發生資金風險的苗頭。
二、完善內控制度的有效建議
(一)加強內部環境建設,提高內控意識
內控環境在內部控制中發揮著最基本的作用,應用制度管理為硬環境,而合規文化建設為軟環境。近年來,農村信用社制度管理逐步完善,但內控效果不明顯,主要癥結在軟環境上,需加強內控教育。對于管理層,通過專題學習等提高思想認識;對于中層,通過科學的風險文化和目標、亞績管理,將內控傳遞到基層網點;對于基層,努力建設誠信機制和正確的道德觀,通過內部培訓、明確責任等方式認識內控的重要性。
(二)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夯實發展基硯肚
農村信用社要從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業務出發,加大風險點的分析和研究,創新意識,考慮內控和效益原則,制定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現有內控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彌補制度空白點,舍棄不需要的,完善需修改的,建立新業務的,堅持內控在前,制度先行。同時也要重視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建設,建立獎勵和約束機制,將各項經營行為置身制度約束下,夯實持續發展基礎。
(三)嚴格崗位職責管理,培育合規文化
只有構建嚴格的崗位職責,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制衡關系,才能起到非常強的制約效果,有益于內控機制的加強。農村信用社要實現任務到崗、責任到人,依崗設人,做到工作崗位、工作范圍、職責權限明細,使內控覆蓋所有風險點,在重要崗位、主要風險環節做到相互制約、相互制衡。還要加強崗位控制,依據縱向有監督、橫向有制約的原則,優化業務流程,形成機控和人控的關聯機制,解決業務操作崗位失控問題。
(四)強化審計監察力度,構建內審體系
實現農村信用社內控制度有效性,不僅需要事前防范、事中控制,還需要事后的審計監察。在審計監察中要克服中重監察輕整改的作風,對監察發現的問題要嚴肅追究責任人責任,一查到底,加重處罰力度,起到有力的警示作用。除此之外,還需要業務與監督分離,建立獨立運行的內審管理系統,使內審工作具有超脫性、權威性,使得部門之間的權力得到有效制衡。
(五)創新內控管理模式,鞏固執行效果
科學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效果,農村信用社要向使自己的發展步入科學化軌道,需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創新工作模式,將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緊密結合起來,建立風險識別、風險監測、風險控制、風險管理等一體的內控風險體系。針對當前各類金融產品快速發現的新形勢,農村信用社還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對各類風險信息進行收集、分析、預測,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內控建設。
(六)引入內控評價體系,提升內控水平
內控評價要著力于找出實質性漏洞,即由于缺失內控或內控措施不當導致偏離內控目標的問題。實質性漏洞是銀行發生重大風險和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時準確識別能為銀行內控建設提供依據。農村信用社需引入有效的內部控制評價,研究適合自己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統一內控缺陷范圍、完善缺陷認定標準,由簡如繁,通過逐步優化評價指標、運用大數據開展內部審計等措施提升內控評價水平。
三、結束語
總之,農村信用社內控建設是對資金風險進行防范的有效措施,所以針對之前的一些內控建設錯誤認知要有所糾正,構建相應的內控機制,以便對資金風險進行有效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錯誤行為產生。
參考文獻:
[1]鄭毓娟.農村信用社內控制度建設中的問題與建議[J].財會學習,2018(34):250-251.
[2]牛小強.農村信用社內控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2):113+130.
[3]時軍,王愛群.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系統——兼評《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系統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7(0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