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金鳳
關鍵詞:微課;高職體育教學;應用
在高職院校角度,體育教學屬于一項重點科目,其既可以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但是,目前的高職教育效果并不樂觀,存在諸多的問題,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微課教育的出現促進了體育教育的發展,合理的微課材料實現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和教學質量的改善,可廣泛推廣。
一、微課的特點
(一)教學時間短
一般來說,微課教學視頻時間較短,往往不超過10分鐘,短暫的教學時間能實現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正因如此,教師在微課中添加了較多的重點、難點問題,以便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力,該形式具有極強的課堂知識針對性。
(二)及時反饋
微課的特點是內容少、時間短,所以,其傳播途徑是多樣化的,教師可以搭建專一性的網絡教學平臺,如QQ群、微信群等,在該平臺下實施微課的傳播,并在學生學習完畢后,進行統一化的學習討論和交流,此時,教師需耐心向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并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微課教學的信息反饋,尤其是對針對性的教學問題進行解決,使得微課教學模式更加完善。
二、微課形式在高職體育教學課堂上的應用
(一)微課形式可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我們知道,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直接性動力,所以,高職院校在實施體育教育時也應注意興趣的培養,盡可能降低傳統教學形式帶來了學習壓力,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杜絕灌輸教學形式的出現,防止學生的學習激情被削減,影響最終的體育教學效果,所以,微課角度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維持學生積極地學習態度,使學生對體育學習充滿著興趣,例如,在實踐中,教師私下了解學生的體育基礎,掌握學生的體育學習意愿,隨后根據學生的喜好設計感興趣的微課內容,NBA、世界杯等國際體育賽事均是不錯的微課教學資源,再加上奧運會等體育項目素材的搜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材料,另外,教師在微課材料的幫助下,向學生講解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如技術動作等,讓學生對體育活動充滿著熱情,進而更愿意主動去學習體育知識,更愿意去參加體育活動,最終實現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目的[1]。
(二)微課形式做到了學生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原則,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所以,教師需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并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體育教育形式,做到對體質較弱者進行彌補,對體質較強者進行強化,以實際行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具有穩定的體育學習心態,堅決杜絕灌輸式教學的重現,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方向,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為目的,最大化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微課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因材施教的原則,例如,教師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層,其分層的依據是多樣化的,可以是身體素質,也可以是知識接受能力,隨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強化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2]。
(三)微課形式強化了師生間的交流
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外界因素是師生間的交流程度,所以,微課內容需重視師生間的交流,等到微課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課堂感受,該形式一方面實現了學生微課知識的鞏固,另一方面實現了教師對微課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對體育知識充滿了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其次,師生交流實現了教師對學生基本狀況的掌握,進而設計了針對性的微課材料,極大的提升了高職體育的教學質量[3]。
(四)微課形式最大化改善了課堂的利用率
高職院校存在諸多的教學問題,其最為突出的就是體育課堂利用率低,在傳統體育角度,戶外是主要的教學場所,由于班級的人數較多,所以教師無法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管理,更談不上逐一指導,只能對學生實施標準化的體育教學,該形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微課中,學生了解自身的缺點,可針對性學習特定的微課視頻,也可在網絡的幫助下反復觀看,逐漸改善自身的學習效果,使得體育教學質量不斷強化;另外,微課形式避免了惡劣天氣帶來的教學影響,學生在室內開展了多角度的體育教學形式,改善了課堂利用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教育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屬于新型的教學形式,可有效改善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所以,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堂上必須重視微課教育,從學生的自身特點入手,設計合理的微課教育內容,實現學生的針對性學習,最終促進教育行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珂,仲衛朋.微課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2(8):100,102.
[2]徐勇.微課教學在高職體育課程教改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7,3(12):200.
[3]花蕾.關于微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9(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