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明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油氣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需要對油氣田的勘探開發技術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石油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加純熟,特別是石油地質學與各種先進技術的深度結合,大幅提高了油氣田開發的質量和技術水平。本文主要對層次地質建模技術進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主要闡述了該技術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據結合實際工區,對層次分析法的應用過程進行了詳細分析,為我國油氣田進一步開發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層次地質建模;油氣田;資源;開發
雖然我國的油氣田眾多,如大慶、遼河、塔里木等,但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較快,對油氣資源的需求連年上升,到2018年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了70%,排名世界首位,并且我國的油氣田大部分都是屬于低滲透性儲層,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石油勘探開發技術比較落后。上述原因都造成了我國的油氣田開發水平和質量都比較低,嚴重影響了我國的油氣開采[1]。因此,為了對我國油氣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利用,必須加強勘探和開發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特別是應該加強地質建模技術的研發力度,提高油氣田開發的技術水平,實現對油氣田的科學深度開發,從而有利于提高我國的油氣產量。
1 基本原理
層次地質建模是一種油氣田開發技術,其是使用一些比較先進的技術對儲層進行精確表征,如非均質性表征技術、約束模擬以及高分辨率層次地層學等。層次地質建模技術可以依據不同的層次對儲層進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根據分析結果對儲層進行開發。在這種地質建模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必須構建很多模型,然后將地層劃分成不同層次和級別,構建一個具有一定層次、包含很多信息的地質模型,最后利用這種模型來指導油氣田的開發。與此同時,由于這種層次建模技術包含很多精確度較高的內容,因此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油氣田的開發水平和質量。
2 實際應用
2.1 油氣田地質概況
本文以我國東部某油氣田的A區塊為例,A區的工區形狀為東西走向,地質特征為小型穹隆的構造,具有河流沉積特征。另外,通過深入研究發現,A區的面積比較小,而且從資源配置的構造特征上來看,A區的結構復雜度比較低,從地勢上來看,A區的地勢比較平坦,起伏較少。為了對該油田的A區進行合理開發,本文采用層次地質建模技術對A區目標儲層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確定地下構造特征和儲層砂體的連通情況。最終目的是通過地質建模,明確A區塊的資源儲量情況,為后續開發打下一定的基礎。
2.2 構建模型一
針對A區的實際情況,應該以單一復合砂體為目標來進行后續的建模工作,在實際過程中,需要借助于電腦來完成建模,最終構建的模型為目的層的模型。在構建時,需要在電腦軟件中設定一些參數和輸入相應的數據,而這些參數和數據應該根據油氣田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定和輸入,這一操作可以對構建模型的目標進行描述,為后續的模型構建打下一定的基礎。當模型構建完成之后,應該對其進行網格劃分(注意:確定合理的密度),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整個建模過程正常穩定的進行,在網格劃分完成后,就是完成了模型一的構建工作。
2.3 構建模型二
這一過程的目的是劃分分層界面,由于A區的儲層為河流沉積,大部分的單期砂體之間存在一定的隔層,并且分布面積比較廣,因此在構建模型時,建模對象為整個結構。但是建模時涉及的單期砂體層級較多,因此在實際建模中,應該采用疊加的方式進行模擬。在模型構建完成之后,同樣需要劃分網格,其中分配方式和網格密度的選擇方式和模型一相似。與此同時,在模型構建過程中,還應該參照模型一中的相關數據對模型二中的一些參數進行合理調整,提高模型構建的科學性。
2.4 構建模型三
這一過程可以確定單砂體的中層組成界面,也需要確定合理的模型。根據A區具有洪水的充填體特征,因此建模對象為泥質沉積層結構。然后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該模型的各種參數如規模、大小以及形狀等,并將這些參數輸入到計算機軟件中。在應用相關參數完成整個結構的建模時,需要對該系統進行網格劃分,然后根據A區的沉積特點和測井曲線形態來調整界面劃定的情況,并且在劃定過程中,應該以單期砂體為基礎。
2.5 分析模型
在構建三個模型之后,應該對這些模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主要的內容為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數據對比,在這一過程中應該采用其他多種技術對模型進行深入分析,確定A區的儲層分布情況。在實際分析時,應該對模型中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的目的是分析清楚模型中各個層級中的資源情況,然后根據這些研究內容開展后續的開發工作。一旦發現A區某井的產量不斷減少,就能夠確定井周邊區域的資源富集程度發生了變化,就需要對模型的各個層級進行進一步分析,然后再對A區進行開發。
3 結論
總而言之,在層次地質建模的過程中,必須構建多個模型,然后對多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之上開展研究,提高儲層的表征精度,才可以滿足油氣田開發的需求。但是在使用這種地質建模技術時,必須充分發揮各種學科的優勢,并利用一些現代化的技術,提高地質建模的精度,為油氣田后續開發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張冰.層次地質建模在油氣田開發中的運用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0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