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華
關鍵詞:高中;體育特長生;短跑;快速力量訓練
高中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為有效幫助高中生建立正確的體育道德價值,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開展體育特長生的特色訓練項目。使那些對單項體育項目特別熱愛、且具有一定特長的學生,獲得更多學習與訓練的機會。而針對于短跑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時,應運用有效手段,強化他們的力量訓練。而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體育訓練員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接受能力以及身體極限等形成正確的認識,確保訓練手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科學性。
一、我國高中體育特長生短跑快速力量訓練原則
針對于短跑快速訓練方式,基于高中體育特長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以及當前學校對良好體育風尚的重視,教師應遵循全面、高效、人性化的訓練原則對其進行訓練。具體而言,全面高效的訓練原則,可使他們的訓練時間大大降低,且更易獲得較好的訓練成果,使他們在參加短跑比賽時,能快速發力,獲得優異的成績。特別是他們還要兼顧學習,導致其訓練時間有限,為了能最大限度的提升體育特長生的短跑速度,應嚴格遵循高效全面的訓練原則。教師在同一訓練模式中,應融入更多的訓練要素,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提升其訓練效果。例如,在進行有關柔韌素質訓練項目時,可科學融入力量及速度訓練。同理,在向學生開展力量訓練時,可將速度訓練融入其中。而基于這種交叉式的訓練模式,可激發他們的大腦皮層,使其處于更加興奮的狀態,從而提高特長生的身體機能,可獲得更有效的訓練效果。
二、我國高中體育特長生短跑快速力量訓練具體方法
(一)運用跨步跳提升短跑快速力量
跨步跳與快速跑的動作要領基本一致,可分為三步跳、五步跳、十步跳。在具體訓練中應注重動作技術的特點與要求進行更細致、科學的講授,使特長生能有效理解與吸收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打好基礎,這樣,他們在實際訓練中才能產生最佳的效果。跨步跳相較疾跑,它的速度標準更慢,因而,學生在實際訓練與實施過程中,更能有效的進行動作控制。當然,教師應將跨步跳的動作,精準的教授給學生,并要求他們由簡入繁、由慢逐漸加快的訓練方式,不斷提升力量訓練效果。如特長生在參與訓練時,教師應明確告知學生應將髖關節最大化打開、腿部支撐動作要標準,在擺腿屈膝的情況下,應將腿抬到及要的高度,并適當放松踝關節,手臂的動作更趨于快跑的姿勢。基于此,引導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使他們通過多次訓練的方式,令身體產生記憶,從而使他們的短跑快速力量獲得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在訓練過程中,在動作方面,教師應向學生展現標準的示范,令學生能對其產生直觀的認識,這樣更利于學生理解與運用。同時,學生在訓練時,教師應在他們身邊進行指導,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幫助他們奠定良好的訓練基礎。
(二)運用臺階跳提升短跑快速力量
教師在幫助高中體育特長進行短跑快速力量訓練時,應善于運用不同的訓練手段幫助學生獲得力量的提升。無論是從學生的心理接受層面,還是針對于他們多元訓練手段產生不同效果的角度來說,采用更豐富的訓練手段,不僅可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還可使他們的身體機能獲得不同的刺激。如上文中利用跨步跳幫助學生提升短跑快速能力,教師還可運用臺階跳不斷豐富訓練內容,從而使特長生能以更輕松的狀態參與訓練,減輕他們在固定訓練模式下出現的心理疲勞感。而教師在運用臺階跳開展力量訓練時,可借助跳箱或是高臺階等,但要選擇合適的臺階尺寸,通常保證3-4腳長的距離為宜。在訓練時保持身體像起跑的姿勢進行訓練。要求學生前腿90度屈膝,基于站立或起跑狀態等待教師發出起跳的命令。當特長生接收到信號后,擺動腿爆發式的跳上臺階。教師應令學生明確了解臺階跳力量訓練不同階段的技術要領,如第一階段抬腿應到達膝關節的高度;第二階段應到腰的高度;第三階段應到胸的高度。基于此,學生通過臺階跳,使短跑快速力量訓練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結語
總之,體育訓練教師應根據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短跑快速力量訓練方法。使他們能在有效的訓練時間內,獲得最佳的訓練成果。并基于對特長生有效的訓練手段,以及獲得優異的成績等,在高中校園內形良好的體育風尚,促進國家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厚明.核心力量訓練對某中學高三體育特長生短跑成績影響的研究[J].運動,2017(16):63-64.
[2]田玉梅.關于短跑快速力量訓練若干問題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2,2(15):21-22+24.
[3]姚文翔.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對男子短跑運動員快速力量影響的實驗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