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現階段,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應用于各課程的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改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方法已然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同樣如此,特別是在中考導向下,體育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分析闡述了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師教學理念優化、學生體育基礎鞏固及體育資源共享等多個方面,以期能改善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中考體育的成績。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有效運用
在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時代大背景下,初中體育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它在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心理健康成長、學習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參與作用不言而喻[1]。而體育中考在這些方面無疑起到了方向引導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對于農村初中來說,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體育教學是相當薄弱的。如何適應中考體育改革的進程,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突破口優化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提高初中生體育中考成績,凸顯體育中考的價值,顯得尤為重要。
一、中考視野下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挑戰
(一)課堂不脫離于考試項目訓練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能夠了解到:體育中考對于學生體育基礎知識的把握、體育基本能力的訓練是有一定幫助的,而這種幫助的局限性在于:課堂不脫離于考試項目訓練,當學生完成全部體育課程以后,身體素質依然得不到全面與個性的發展。例如排球教學,絕大多數學生僅能了解墊排球的基本方法,卻不能熟悉與鞏固傳球技巧、有關競賽規則等。我們認為:將體育教學圍繞在中考項目周圍,這一理論及其實踐本身并沒有問題,但教師并不能將體育中考目標等同于體育教學目標。
(二)體育訓練與體育教學相始終
有調查結果證明:當體育中考完成以后,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學生認為三年來的體育課程使自己得到了終身體育觀的培養,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自由活動與其他學科擠占了體育課的時間[2]。體育中考的引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卻只能達到體育訓練與體育教學相始終的效果,無法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價值
初中體育尤其是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所普遍存在的模式化與程序化問題,無法對學生體能與技能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按照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要求,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給予重點關注,包括體育基礎知識、體育參與意識、身體素質水平、體育技術能力、體育參與個性等[3]。這些方面綜合的培養,需要更為合理的教學策略支持,信息技術的融入恰可以彌補傳統方法之不足,對體育中考提供有效輔助作用。
(一)興趣提升價值
農村初中體育課堂上,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更具參與意識,即信息技術所能提供的大量體育圖片、影響,與體育相關的激昂音樂還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讓學生產生主動投入的切入點與持久動力。
(二)能力發展價值
在遇到一些難度較大又不是中考所必需的技術型動作時,學生可以基于教師的講解,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完成體育技巧的學習,常規的做法是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如何操作的標準視頻,讓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三)技術突破價值
借助信息技術能夠使農村初中生更為方便和直觀地了解中考所需要的體育動作技巧,并且將這些技巧靈活應用于平時訓練過程之中,教師以信息技術為輔助形式,分別解析動作要點,將難點動作技巧及時回放,將因而極大地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水平。
三、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教學水平與教學效率的雙重保障
首先,農村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樹立形成科學的體育教育理念,使信息技術手段能夠被熟練應用于初中體育課堂之上,有效改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與個性發展,得到教學水平與教學效率的雙重保障。舉例來講,若某初中體育教師善于籃球與田徑類知識技能的教學,卻弱于體操方面,在肩負體操教學任務時,便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學生的優質高效發展,使學生有機會結合自身基礎與優勢,開展更具針對性的練習。總的說來,使教師教學水平與教學效率得到雙重發展,讓其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帶動初中體育課堂既能在中考引導之下,又不失靈活性,使學生終身體育發展成為可能。
(二)充實學生體育理論知識
若想讓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得到真正提升,專業理論知識的引導必不可少,雖然絕大多數同學乃至個別教師均認為體育課堂教學需要以進行實踐操作為主,然而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專業體育理論知識,那么體育學習的效果將如同沒有基礎的空中樓閣而無法穩固,對于學生中考與未來發展都是不利的。據此,農村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有意識地融合信息技術和體育教材,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感召學生接受教材內容,以體育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另外,教師還可以基于教學內容,與學生一道收集整合更豐富的網絡體育知識,用以拓展傳統體育教材中沒能全面展現的內容,保證體育課堂的生動有趣。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能夠使體育教師將有價值的體育理論信息,以最為快捷和方便的形式傳遞到學生那里,而學生也可以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各類專業知識,主動選擇適于自己的、有價值的內容去深入學習。舉例來講,當涉及到中考中會涉及的球類項目,如籃球運球繞桿、足球運球繞桿和排球連續墊球等內容時,農村初中體育教師即需要基于體育教材為基本,加強體育理論知識方面的指導,提升學生在體育理論方面的學習意識,整個指導過程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使學生得以了解這些運動項目對于自我身心發展的作用,以及具體的操作技巧,讓學生在后續實際訓練中能夠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以穩定的心態、欣賞的眼光去面對每一項動作要求。
(三)消除體育教學重點難點
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之下,其他輔助手段匱乏,學生在教師的直接引領之下,并不容易習得各種技能[4]。反復訓練只會讓學生產生對于體育教學內容的厭倦感,且這種厭倦感還會因中考的壓力而增強,最為突出的表現是無法對其中的難點與重點動作形成深入領會,從而嚴重影響到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此時,如果考慮把信息技術和體育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便可以讓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得到突顯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對此提升參與興趣,營造氛圍感更強的情境,切實變革傳統教學模式之不足,給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發展提供寶貴機會。舉例而言,當接觸到體操教學內容時,有些體育教師因為時間和精力的不足,缺少對體操技巧與技能展示的過程,此時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增加教學演示環節,尤其是補充重點與難點的細節講解,使學生得以在此過程中充分感受體操技能和技巧,為了讓重難點講解更加形象化,教師還可以給大家播放世界優秀體操選手的視頻集錦,充分激發學生對于重難點內容的學習激情。
(四)達到體育資源共享效果
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還應當包括達到體育資源共享效果的部分[5]。在現代教學思維之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相對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同樣可在體育教學中發揮出巨大價值,成為學生接觸體育技能與體育知識的重要載體,尤其對于農村初中體育課程來講更是如此,通過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完善,可以使教師有更多機會從資源共享的方式中,得到更為先進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信息技術與體育訓練有機結合的情境下,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加深對于體育技能與體育知識的領會程度。另外,基于達到體育資源共享效果的理想,教師還可以逐步參考中考要求,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作形成差異化的教學課件,讓學生借助聽覺與視覺的結合,發展對于體育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若是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激勵學生以中考內容為目標,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形成自主體育項目課件,以供彼此交流學習,提高信息技術在資源共享方面的應用可能性。
四、總結與建議
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離不開初中體育學科的支持,體育中考任務的存在,一方面使初中體育學科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另一方面卻也難免使之產生急功近利的問題,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教育方法,可以有效起到緩解該問題的作用,從教師教學理念優化、學生體育基礎鞏固及體育資源共享等多個方面改善課堂教學,更好地為初中體育尤其是農村初中體育師生服務。
參考文獻:
[1]吳鴻瑜.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5):26-27.
[2]丁馳中.論“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9(5):14-15.
[3]張林,李裕升.關于中考學生體育考試應試策略的探討[J].田徑,2019(3):51-52.
[4]蔣雄飛,王德剛.初中體育升學備考的提升策略[J].體育師友,2019(2):27-28.
[5]陸婕.提高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方法[J].現代農村科技,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