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勝群
摘要:為認真落實《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要求,對《綱要》所提出的教材三個一,其中,組合練習起著“承上啟下”作用,要求廣大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不斷去嘗試和運用,從中提煉出科學性、合理性、目的性強的組合形式。本文著重闡述筆者在觀摩課、教學實踐等途徑中發現組合練習形式的一些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同時,結合筆者的學習、研究和實踐,驗證了組合練習對學生學習興趣、運動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基于此效應,筆者認真梳理組合練習形式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捋清組合練習形式在體育教學中“牽線搭橋”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學實踐中不知教什么、不知怎么教的問題。
關鍵詞:組合練習;組合形式;體育教學;運動能力;教學策略
《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所提出的常態體育課的七個基本要求,即開始有隊列、準備兼體能、教材三個一、復習呈環形、少講需多練、安全組織佳、放松內容化;其中,教材三個一中的“組合練習”設計和搭配需要其他因素的有機結合的一個練習整體,側重點在于對技術動作的鞏固和復習,更重要的還是對學生的技術動作的延伸和創新。
一、目前,體育教學中組合練習形式出現的主要問題
(一)不注重學生的生長規律特點
課堂教學中,單一練習(單個技術)的教學形式,我們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生長發育特點,比較準確的把握教學方向,然而,組合練習形式具有一定的難度,不是盲目搭配和關聯,它需要充分考慮到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認知發展特征科學搭配。
(二)不重視體育的運動規律特點
組合練習的目的是什么?是為鞏固和復習技術動作,一定是為技術動作這條主線服務,同時,兼顧運動能力的提升,不能為了組合而組合,毫無根據的打破或干擾組合練習的整體性。
(三)不考慮項目的運動規則特點
將兩個及以上單一技術動作組合在一起,應該關注練習方向、前后呼應、關聯、運動規則等不同因素加以區別對待,實現合理組合,如果失去教材內容原有的規則,那這個組合練習形成是有問題的。
二、組合練習形式在體育教學中使用的作用和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綱要》成果提出“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教學計劃,分解教材內容有利于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通過“三個維度”構建小單元,每個教學內容的技術方法、練習方法、運用方法當中的教材三個一“組合練習形式”的不同,形成了方法的多樣、不重復,解決了學生在練習中的枯燥感,再加上組合練習形式的所具備的趣味元素,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技術動作的興趣,使得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的學習狀態。
(二)培養學生運動能力
《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運動能力是體能、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是人類身體活動的基礎。一堂體育課,練習次數和練習時間直接影響受教者的練習密度和強度,不同的組合練習形式既是對技術動作的鞏固也是對受教者的體能進行有效增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進而保證學生的練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
三、組合練習形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一)技術+素質練習組合
身體素質是指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出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及柔韌等方面的機能能力。要展示技戰術能力的完美性,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來支撐,組合練習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重要策略之一,組合練習也需要遵循目的性和創新性。比如:“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練習方法2”組合練習“拋+墊練習”延伸到“向后觸地+墊球練習”組合。
(二)技術+關聯技術組合
每個技術動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和相關聯的技術動作相組合運用,才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體育教學中,組合練習恰當的、合理的遷移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組合練習也需要遵循遷移性和有效性。比如:“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練習方法3”單一練習“并步、滑步、跨步”步法復習至“隔網移動+墊球練習”幾種步法練習過渡到結合特定環境下的組合練習。
(三)技術+本身技術連續性組合
教學中,單個技術動作的連續練習,其本質在于鞏固單個技術動作重難點的突破,在動作姿態、動作幅度上要求更高些,要注重共性內容和個性內容的整合,這個組合形式適合用于技巧類項目,它也需要遵循科學性和連續性。比如:“技巧:魚躍前滾翻的練習方法2”,組合練習:“不同高度的連續魚躍前滾翻練習”,把握好組合練習之間的層次性,層層遞進、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原則,讓學生的學、練在一定的時間和階段內保持學習的興趣。
四、結論
組合練習形式的實踐,能夠拓寬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如果真正要把組合練習在體育教學中產生效應,關鍵是如何合理組合、合理運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學實踐是檢驗組合練習是否合理的途徑。筆者在平常的教學和教學研討活動中,歸納了一些常見的組合形式,還有一些組合形式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研究、探討、大量嘗試,才能提煉出最有效、合理的組合練習。
參考文獻:
[1]莫豪慶,劉鴻昌.組合練習形式選擇與設計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
[2]余立峰.組合練習在體育教學中的價值的研究[J].體育教學,2015.
[3]余立峰.優先優化體能教學視域下的運動能力培養[J].體育教學,2019.
[4]許強.把握組合設計原則 提升組合練習實效[J].體育教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