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普輝
摘要: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領域新興學科,關注人員心理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本文對行為金融學價值、含義和概念進行簡單總結,提出小微金融機構特點,針對特點給出行為金融學在小微金融機構中應用策略和風險管理策略。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小微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作為近年來金融領域新興學科,指的是將行為學、心理學深層次貫穿、融入于傳統金融學當中。行為金融學應用于金融學領域的過程中,具有學科交叉性特點,并大幅推動了傳統金融理論的創新性發展。
一、行為金融學概述
立足于狹義個體行為和發生相關行為的心理動機的角度審視行為金融學問題,能夠有效幫助相關問題的解決。該研究角度以對金融市場主體市場反常性行為的分析為基礎,不斷找尋差異性市場主體在不同條件下的決策行為特點和經營管理思路,其目的在于構建一種可以精準反饋市場主體現實決策與具體運轉情況的模型。
行為金融學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挖掘金融市場隱藏性的未知事務,但其所獲得的成果系統性和透徹程度均相對較低,所以當今具有一定規模的行為金融學模型較少。對行為金融學的開發和研究長期處于對市場異常性行為的歷史觀測與認識誤差層面。
二、小微金融機構的特征分析
近年來,國家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輻射,對小微金融機構放寬政策,促使小微金融機構發展迅速,數量突飛猛進式的增長,然而這并不能簡單意味著小微金融市場正在向良性的方向發展。大部分的小微金融機構存貨壽命均相對較短,可以在同行業競爭當中獲得勝利的小微金融機構極少,但對其特點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種既定的規律。
(一)服務對象拓展
傳統意義上小微金融機構服務的對象多為經濟能力較差的“窮人”,而服務方式大部分以津貼或者國家財政支出的手段為主。鑒于此,進行此類服務的機構極有可能和國家政府具有密切聯系,即使不具備這種緊密關聯,也普遍為政府支持或即將成為政府部門的機構。然而,現階段情況發生扭轉,目前的小微金融對象融括大量并不貧窮的主體,如小型企業或個人等等。上述變化無疑不詮釋了正規金通系統難以對此類服務對象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優質服務,意味著小微金融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擁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
(二)金融服務多樣化
傳統意義上的小微金融機構,普遍指的是小額貸款公司。然而,當今的概念已經不再使用,其概念范圍得到大幅度的延伸,業務規模不再局限于小額貸款,同時資本服務、存款服務、保險等一系列與增值服務有關的內容,均成為了現代小微金融機構的重要服務。
(三)經營主體多樣化
現階段,小微金融機構經營者不斷向著更加廣闊的范圍發展。具體而言,主要可以將經營機構分為幾種類型,包括信用合作社、商業銀行、非銀行機構等。從宏觀的角度來講,現代小微金融機構幾乎融括了我國現有的全部金融機構。依照資產數量規模與服務客戶總體數量的判斷標準來分析這些小微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當屬其中的最關鍵力量,但是因為商業銀行的準入門檻過高,大量中小型企業在面臨迫切資金需求是仍然難以得到商業銀行的幫助和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非銀行類的金融部門與部分資金水平較高的實業企業,發現如此緊迫的市場需求,利用具有針對性、精準性的產品服務創新理念,想盡一切辦法嘗試融入小微金融行業。
(四)創新金融技術
從宏觀的角度來講,金融行業屬于社會信息行業的一種,這種特點在小微金融行業中顯現的更為突出。小微金融部門在面對流動性極強、繁多復雜客戶群體的過程中,對各種各樣的信息收集、處理、分析能力提升標準,不斷創新金融技術。
三、基于行為金融學的小微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建議
(一)構建由多人單獨負責的相同業務評估體系
以小微金融機構典當業務為例,其驗收環節極有可能出現收假風險。與此同時,在評估折價的過程中,存在折價過高的風險。此類風險均會為小微金融機構帶來緊急損失,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建議采用多人獨立評估的方式,有效降低以上風險的發生幾率。不同的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對相同業務會產生差異性認知,在對相同典當物品的評價、價值估算以及折價比例上也會持有差異性的意見。更多人員的建議能夠使相關內容的評估結果更加準確,也更加接近于市場合理數值。
金融機構應設置由多名業務人員共同組成的評估組委會,其主要負責有關評估工作一切內容的探討與決策,對相同業務多份評估報告進行審審閱審批,依照最終討論研究結果,擇優選取最契合的方案。構建該組委會的優勢在于,以不同的評估報告為基礎,繼而整理出一個更加真實和客觀的決策結果。如果其中一名評估人員提交給組委會的報告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情況,另一名業務員出現相反情況,那么組委會完全可以在對報告進行評估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降低風險發生幾率。此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上述組委會對多份報告評估的過程中,組委會中的每一名成員必須堅持事物評價的客觀性和理性思維,防止集體認知偏差、認知誤區的出現。
(二)擬定更加詳細、具體的業務流程規范
根據上文內容我們不難發現,評估組委會的建立,能夠有效提升每一筆業務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使對典當物品的評估更加接近于市場合理值。然而,根據上文討論也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樣的評估才算客觀評估;在小微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對典當物品進行評估的過程中,其標準應該是怎樣的。具體而言,在業務人員進行典當估值的實際過程當中,以二手交易市場中的那一項價格為框架和基礎;在確定典當物品流通屬性期間,又要用什么樣的指標對其流通性進行合理判斷;其價值折舊比例又要以什么為參考等等。鑒于此,下文將對相關問題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議。
其一,將二手市場當中相同、類似物品價值的平均數作為評判標準。這個方法的優勢在于簡單快捷。當不同業務人員發生認知偏差期間,便可以將這個平均值的極限值當作基準。然而,極限值本身又具備有較強的非理性屬性。由此可見,雖然采用平均極限值的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發生幾率,但是仍然可能導致評估結果區域非理性化,又提升了這種風險規避方法的有效性。其二,我們可以建立既定的數學模型,對市場各種物品的價格進行估算分析。比如,應用回歸分析法,包括線性與非線性回歸分析。這一方法對價格的處理評估和分析均具有一定作用。小微金童機構能夠針對差異業務,對不同物品進行自標量設置,應用以往信息確定自變量系數,繼而得出較為客觀的估值。自變量能夠依照業務屬性以及典當物品的屬性進行有效確定,不管在典當業務或者是在小額貸款業務當中,均能夠以上述方法完成客觀評估。
(三)加強小微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培訓
除了企業內部的管控制度以外,為降低認知錯誤而導致的風險性問題,小微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培訓便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公司應立足于現有情況建立合理的業務人員培訓教育制度。對企業員工實施金融學和行為金融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幫助企業員工深刻意識到自身面對不確定信息,極有可能做出錯誤決定而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的問題。培訓當中需要融括行為金融學較為常見的認知誤區,以及使員工了解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容易出現什么樣的認知誤區,繼而使員工工作的過程中,面對相關問題時期能夠意識到認知偏差發生的可能性,降低風險發生幾率。另一方面,因為業務人員素質水平均有較大差異,所以企業還需要對此類人員進行相關方法的培訓,使其了解如何規避風險。包含理論基礎知識,具體方法的具體步驟和流程,使員工能夠有效的應用這些方法,將方法踐行與現實。在業務人員充分掌握并了解這些方法以后,不僅能夠大幅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同時也會幫助其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對行為金融學的應用研究為切入點,分析了行為金融學在小微金融機構中的應用方式。因為認知錯誤對小微金融企業帶來的風險問題,提出一系列建議。在未來有關小微金融機構或行為金融學的研究領域中,可以對本文中提出策略與建議進行整理,繼而提升相關研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平,任志安.傳統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風險管理理論比較分析及啟示[J]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4):34-37.
[2]廖銀屏傳統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風險管理理論比較分析與啟示[J].科技資訊,2018,16(24):191-192
[3]曹穎.風險管理與金融危機:基于行為金融學視角的思考[A]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10[C]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2010:9.
[4]郝會會基于行為金融學的居民金融資產選擇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Engineering(MSE 2010XVolume 5)[C]智能信息技術應用學會,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