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趙凡
摘要:所謂污染土壤修復就是利用生物、化學和物理等技術將土壤中的污染物進行吸收、轉移、降解、轉化,降低污染物的濃度,或者將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的過程。文章將從實際情況出發,首先介紹了目前主流的三種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然后論述了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選擇,最后針對土壤污染修復治理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議,旨在為將來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土壤污染;修復技術;選擇;策略
一、土壤污染修復技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屬等無機物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所占比重高達82.8%,所以以下將主要針對重金屬污染介紹了三種修復技術。(1)物理修復技術。物理修復技術的主要技術原理就是運用物理技術將污染物從土壤介質中分離出來。一般情況下,物理修復技術包括玻璃化修復技術、冰凍修復技術、物理分析技術、熱解吸修復技術、真空/蒸氣抽提修復技術以及熱力學修復技術等,其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熱力學修復技術。物理修復技術最大的優點在于實施周期時間短,各種污染物都可以進行處理,但是缺點是處理工程非常大,隨之所帶來的問題就是處理成本也就非常高。(2)化學修復技術。化學修復技術的主要技術原理就是運用化學手段來破壞污染物的化學成分,例如改變污染物的化學性質,從而達到降低污染物濃度的目的。化學修復技術一般包括化學氧化技術、化學淋洗技術、化學改良技術、還原脫氯技術以及電動修復技術。與物理修復技術相比,土壤污染的化學修復技術發展比較早,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化學改良技術中的固化———穩定化技術,這種技術被美國環保署稱為處理有毒有害廢物的最佳技術。(3)生物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的主要原理就是運用有機物與有機污染物進行共代謝,從而來降解有污染物。生物修復技術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復技術與植物修復技術兩種。
二、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的選擇
眾所周知的是,土壤修復技術是一門綜合性土質處理技術,有時候土壤修復項目必須采取多種修復技術才能滿足實際情況的需要。因此,必須結合具體土質的不同,選擇適合的土壤修復技術,不能太過于教條,導致土壤修復項目不能成功修復。對于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選擇原則歸納為以下幾類:(1)因地制宜原則。在污染土壤修復項目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首當其沖的就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實施污染土壤修復項目時,必須充分考慮現場項目的土質狀況以及污染土壤的來源,針對具體的項目制定具體的土壤修復方案,在制定污染土壤修復項目方案時,要密切結合污染因素成因和污染物組成制定符合項目實際的修復方案,要符合因地制宜的修復原則。(2)可行性原則。根據不同的污染土壤修復項目,必須選擇可以滿足條件的土壤修復技術。在制定污染土壤修復項目方案時,必須考慮項目的經濟效應和技術可行性。有的污染土壤修復項目則不能選擇費用較高的修復技術手段,在實際污染土壤修復過程中還要結合土壤的治理工藝和經濟承擔能力,修復費用不能超過預算。此外,技術可行性是土壤修復項目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必須結合污染土壤的成本和預判治理效果,制定符合實際需要土壤修復方案。(3)保護耕地原則。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然而,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土壤重金屬污染成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之一,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實施土壤修復項目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對耕地進行保護,避免修復處理后造成二次污染,導致土壤內肥料全部流失,造成土壤喪失生產供應能力。
三、土壤污染修復治理的相關策略分析
(一)土壤污染修復中廢水治理策略分析
在當前污染土壤修復過程中,對于修復藥劑的使用要有科學合理的選擇依據。在進行土壤修復時,固化穩定劑的選擇要有針對性,根據不同重金屬的特性,選擇能夠降低重金屬遷移性質和降低毒性的藥劑。當前控制水污染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1)在同等修復水平下,對固化劑的選擇應選擇能夠持久的固化劑;(2)固化藥劑的選擇和使用要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因素,不能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3)在土壤重金屬離子處理過程中,要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尤其要將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在雨季進行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時,要做好地表防滲措施,將取樣的土壤、篩分過程的半成品以及加入試劑后的混合成分等工作區域要做好防滲措施。在土壤修復周邊做好排水措施,將污水排泄到專門的管道,對于地表水引入專門的雨水排出管,將雨水排到市政管網。在藥劑的使用中,避免試劑殘渣和雨水混合,造成市政官網的污染。
(二)土壤污染修復中廢氣治理策略分析
根據實地對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項目的調查分析,可以將大氣污染的技術防治手段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在重金屬污染土壤作業區,要加強挖掘過程中的管理,在運輸過程中要采取灑水降塵等措施,將渣土車和車內的渣土及時進行覆蓋。在裝卸后要在專業的洗車區域將作業車進行清洗,此外,還要及時對灑落的污染土壤進行清掃,防止散發到大氣中;(2)在挖掘揮發性較強的污染性土壤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挖掘方式和方法。盡量選用合適的裝載機械,采用小方量的挖掘手段,盡量控制挖掘層次和挖掘深度,減少重金屬污染土壤暴露在空氣中的試劑;(3)在重金屬污染土壤處理作業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VOC檢測器以及車輛尾氣檢測設備,在重金屬土壤處理過程中要在合適的時間對周邊車輛尾氣進行監測。發現VOC超標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在后續重金屬土壤處理過程中及時處理。車輛尾氣檢測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監測超標濃度,當檢測濃度超標時,要及時上報處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在研究污染土壤修復項目處理技術的基礎上,對該過程中修復技術適應條件及選擇原則做了進一步深入分析,并認為污染土壤的清理、挖掘過程可能會導致重金屬土壤的二次污染,這對我們當前污染土壤處理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我們應該嚴格控制污染土壤的處理過程,選擇最合理最科學的修復方案。在處理污染土壤時,選擇合理的修復方案和修復藥劑,并做好污染后的防治工作,修復現場規范施工,加強監管,避免二次污染。
參考文獻:
[1]王連超.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研究現狀與趨勢[J].環境與發展,2017(05).
[2]黃文勝.我國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產業現狀研究[J].低碳世界,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