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易 張勇
摘要:體育課程內容虛化,體育教學隨意化是導致體育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改變體育教學的隨意性就應當重視單元教學,開闊單元構建的思路。本文對三維度構建體育單元理念的提出背景以及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并對“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單元構建的內涵進行了解讀。認為該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傳統單元構建唯“技術線”設計的觀念,技術與體能互為支撐,運用是其最高的表現形式,在“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下,探尋體育課的正真價值。
關鍵詞:體育單元;技術;體能;運用;單元構建;內涵
一、研究的緣起
一直以來,體育課程內容虛化,體育教學隨意化是導致體育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浙江省自2008年開始,根據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精神,形成了比較成熟且具有浙江特色的教學內容體系。其中“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構建策略的提出,受到了許多一線教師的關注,但三維度單構建單元策略只是《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的一個成果,綱要的推廣及使用時間不長,只是在浙江省范圍內進行試驗。因此,本文通過對“技術、體能、運用”理念結合文獻資料以及作者的自我思考進行解讀,以期為一線教師在單元構建時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理論的提出
“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進行教學單元構建的倡導者曾多次強調單元教學計劃是中小學所有體育教學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1]。在體育教學實際中,很多一線教師對于“單元教學”的概念并不明確,構建思路單一,模式難以突破圍繞“技術線”的設計模式,往往通過行為動詞來區分單元內課時內容:如要求學生對某技術動作初步掌握,基本掌握,完全掌握等。此類構建單元的方法,看似每節課有一個邏輯的遞進,教學目標也比較清晰,但實際教學中,第一節課就涉及了后面幾節課的內容,教師在前幾節課時會感受到上課內容很多甚至上課時間不夠用,到后幾節課,反而沒什么好教的,方法也重復。那么如何能夠讓體育教師在保證運動技術的情況下,讓單元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呢?
以此為起點,浙江省教研室提出了新的單元構建的思維方式——“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進行教學單元構建。三維度進行教學單元構建思維的確立,是從研究教材、教材內容、教學內容等課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間關系中得到啟發的[2]。“教材”和“教學內容”概念上的等同理解,是導致傳統單元構建思路狹隘的原因之一。體育學科特殊性在于由大量不同性質的運動項目發展起來的體育文化沒有嚴密的內在邏輯,更沒有其他科目那樣從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順序與關系[3]。我們究竟學習的價值在哪里[4]?是學習這些技術動作還是通過這些技術動作的練習方法來發展我的體能,增強我們的體質,并將其運用到生活、比賽的其他方面。體育的本質究竟為何?
三、“技術”、“體能”、“運用”三維關系
《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所要求的地方課程實施方案,提出“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的方法[1]。三個維度構建單元是把原來教材內容在課程層面即單元教學計劃制訂時,有意地分出三個教學內容:技術方法、用該技術發展體能的方法和該技術的運用。引導教師在制訂單元教學計劃時能夠有清晰的制訂思路,即確定一項教材內容以后首先就按照技術、體能、運用三個內容維度分配課時,再按所分配課時分別制訂技術內容小單元教學計劃、體能內容小單元教學計劃和運用內容小單元教學計劃,最后把這三個小單元合成該項目的內容單元。
浙江省所提出的三維度進行單元的構建策略是具有一定的新意。通常來說,在教學設計中體育老師更為重視一節體育課的設計,以課的技術要點來進行設計。這樣思路設計出來的體育課,往往是片段式的教學,脫離了學生學習的連續性。“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策略的提出,體現了單元在體育教學中承上啟下的作用,更是對體育教學的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課放到單元里面去設計,針對同一個技術,在單元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從維度來看[5],“技術”在體育課程中稱為運動技術,作為體育課程中的一個知識點——操作性知識,是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它同時也為達成“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方面的學習提供了服務[6]。“體能”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和柔韌等基本的身體素質與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如走、跑、跳、投擲、攀登、爬越和支撐等)兩部分構成。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技能和體能在體育課中是相輔相成的。那么“運用”維度該如何理解呢?
本文認為“運用”維度的提出,是此單元構建策略中最有新意的一點。更是在實際操作中最難以實施的一點。有學者曾從體育教學視野下對“運用”進行解讀:布魯姆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劃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5],其中,“應用”指“對學習的法則、概念、原理的運用”,而且強調是“初步的直接應用,而不是全面的通過分析,綜合地運用知識”。由此便可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運用”不應僅限于水平四,而應在每個學習水平均有所體現與指向。“運用”的內涵也不僅僅只是“運動技術的運用”,而應包括“動作運用、技(戰)術運用、方法運用”三個方面。
因此在三維度構建的單元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來看:運動技術是基礎,體能是支撐,而運用是發展。“技術單元”相當于新授課;“體能單元”相當于復習課,是復習提高技術,只是采用方法的載體來實現;“運用單元”相當于更高層次的綜合復習課,是對所學技術更高層次的復習鞏固提高,在組合練習和模擬比賽等環境中實現[2]。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學生在體育課中能有一個先是學習技術,再到學會方法,最后形成技能的逐步提升。
四、三維觀的價值
三維度單元構建給予體育教師帶來了新的思考,它打破傳統理念下單元設計圍繞動作技術展開設計的思維慣式。以《綱要》為指導,通過水平內容標準和表現標準的雙重要求,將課時的設計不僅對應到技術的不同階段,結合水平要求,讓教師明確在不同水平要求下要將技術動作教到什么程度。教學內容和水平目標緊密結合。
三維度單元構建策略,旨在以技術教學為載體,并不是片面的強調技術的重要性或是體能的重要性,而是以技術為主線,通過教師開闊思路,設計出和技術相關的組合練習,通過將各種發展次技術的體能練習,來不斷強化技術。這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但能夠有更多的體驗,發展了練習的興趣,更是在多樣的練習中發展了身體的各種能力。技術和體能互為支撐,共同發展。最后通過“運用”維度的構建,打破傳統“技術線”思維,拓寬體育教師在單元設計的思路,同時也讓學生學習在學習技術動作的同時學會如何運用技術,明白究竟學什么?為何學?由此真正實現體育課的“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余立峰.改進單元構建策略切實實現“用教材教”[J].中國學校體育,2015,5:1-2.
[2]余立峰.“技術、體能、運用”視角下的單元構建研究[J].體育教學,2014,6:18-19.
[3]王水泉,賈齊.試論構成體育教學單元的幾個維度[J].體育與科學,2003 (5):74-75.
[4]祝芳,余立峰.體育教學視野下“運用”的內涵與實施[J].體育教學2014,8:35-37.
[5]邵志南.“技術”緯度構建單元計劃的內涵與策略[J].體育教學,2014,10:33-35.
[6]章鉅林,束紉秋.體育詞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