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清華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大學體育教學問題與改革策略,首先,分析大學體育教學重要性。其次,分析大學體育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問題。最后,提出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策略,即轉變教學理念與教學觀念,注重設置多維教學目標,甄選合適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評價制度與教學評價方法。
關鍵詞:改革;體育;策略;大學
一、大學體育教學重要性
大學體育教學逐漸的成為大學的必修課程,其課程的設置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大學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育水平。第二,大學體育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意志力,促進學生堅韌不撥精神的養成。第三,大學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不良情緒的宣泄,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第四,大學體育教學增強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間與師生間形成和諧的關系,促進師生的身心和諧。
二、大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學體育教學存在巨大問題:第一,在教學理念方面。學校、教師、學生三方主體對于體育課程軍表現出忽視或者輕視的思想與行為,在教學開展與教學改革方面軍事一些“大、空”目標作為教學目標與理論指導,缺乏一定的具體的導向和具體指導。第二,在教學目標方面。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置與具體教學實踐中,忽略了學生鍛煉興趣的培養與學生鍛煉能力的提升,忽略了促進學生鍛煉習慣與鍛煉常識的形成,忽略了學生健身意識、健身能力、健身習慣的培養。第三,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脫離了體育教學的內涵,更多的是關注體育形式與體育外部行為,片面的強調體育對人體的改造,過分的強調學生身體的不斷挑戰與自我毅力的提升,可以說體育教學內容甚至違背學生的自然生長、學生的發展與發育、學生的發展規律。第四,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體育課的學習仍然像原來那樣如“鍛煉機器”一樣,而在教學手段上教師也主要使用單純“灌輸”為主的方法,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與個體化發展。第六,在教學評價方面。在教學中教師使用籠統的教學評價標準,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且不利于激勵學生的自我了解與自我提升進步。
三、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與教學觀念
教學理念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標、教育要求、教育原則等內容。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需要轉變教學理念與教學觀念。第一,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增強體質”和“技能教育”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而非主要目標。第二,真正的落實新的教學理念,真正的將“素質教育”、“健康第一”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第三,真正的將新理念引入到教學之中,例如,“學生為本、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素質教育理念,創造性理念,開放性理念,個性化理念,多樣化理念,生態和諧理念,系統性理念等等第四,在教學中注意學生主體性地位體現,改變以往教師為主的狀態,注重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注重教師在教學中得到的教學效益,注重教學效果的可測性和量化,注重教師的自我認知與自我反思。
(二)注重設置多維教學目標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還需要注重設置多維教學目標。第一,知識技能目標方面。這是訓練的基礎目標,也是訓練過程中達到學生方法過程目標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重要媒介,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專門的教學內容、專門的教學方法和專門的訓練方法實現。第二,方法過程目標。這是訓練的重要目標,需要教師多樣化的訓練手段引導學生展開具體的訓練。第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這個目標最起碼的包括學生對體育有基本認識和積極態度,學生能夠真正的懂得健身的意義,學生能夠真正的樹立終身健身的觀念,學生具有能夠以使用多種基本運動技能和健身方法進行經常鍛煉的意識。
(三)甄選合適教學內容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還需要甄選合適教學內容。通過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的研究,以及學生當前身體素質、教材等的具體分析,教師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一方面,根據教材內容簡化教材中的技術結構,改進一些運動項目,簡化運動中的一些規則與動作。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簡化運動中的一些主題要素規則。通過這兩方面的改進突破傳統的教學內容帶來的局限與約束,進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運動需求與學習動力。
(四)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還需要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一方面,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將原有的教師“講、灌”,學生單純“跟著練”的方法加以改進,注意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與啟發,注重學生“自主練”,做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使得學生做到“我要學,我要練”。另一方面,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要更加多樣化,注重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行的調動,注重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與成功,促進學生的全面化發展,增強學生的綜合性素養。
(五)改革教學評價制度與教學評價方法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還需要做到改革教學評價制度與教學評價方法。一方面,注重課堂上學生體育鍛煉成績評價,需要引導學生做到學生整體的身體訓練水平均達到一定的成績,還需要引導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有一定的進步與相當程度的努力進取精神。另一方面,注重課堂上學生訓練練習的評價,促使學生的訓練練習評價的良性反饋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教學評價需注重整體性評的同時還注重學生個體性評價,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這樣真正的使教學評價發揮教學作用、激勵作用、調節作用。當然,評價方法也要做到多種多樣。例如,學生自評、形成性評價、相對評價法等等。
參考文獻:
[1]寶斯琴畢力格.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路徑研究[J].科技風,2019,01.
[2]吳限紅.從終身體育思想審視大學體育的改革與發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1.
[3]王鏡然.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才智,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