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對電力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當前,部分縣級供電企業由于技術水平較為落后,用戶點多面廣,技術投資力度不夠,加之管理較為粗放,雖經過農網改造線損有明顯降低,但仍高于供電企業的預期目標值,降損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關鍵詞:供電所;線損管理
由于農村供電的復雜性、季節性和用戶居住分散性的特點,要想快速、有效降低線損還是任到重遠。在實際工作中,供電所要相互借鑒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注重技術創新,制定管理方案,同時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將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精密化、精細化[3],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線損管理的意義
眾所周知,線損率是供電公司評價電能損耗高低的指標,也是電網企業的一項技經指標。線損管理水平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供電企業的經營收入。同時,線損也是當前電網企業節能降耗的主要因素,是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進一步的發展空間。“線損跳高,效益跳水”,對供電企業來說,異常線損不僅給企業造成效益的損失,還導致了國有電力資源的流失。與安全生產一樣,線損質量管理是電網企業管理永恒的主題。
二、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松散,資料檔案不齊
一些人思想上對線損工作不夠重視,直接導致線損資料檔案收集不全,更新不及時。員工對線損情況了解不夠,使得供電所對線損資料管理混亂,工作的開展沒有方向性和針對性。僅僅依靠個別員工來完成低壓線損工作、落實相關的線損管理制度,是無法實現降損這一目標的。
(二)職業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不強
一些人對線損的根源,線損產生的現象以及解決方法都搞不清楚,更別提治理,線損分析制度也無法順利實施,這對降損工作的開展極為不利。
(三)線損指標考核方法較為單一
營銷部門對各供電所只下達考核指標,缺乏正向激勵指標,一線員工工作熱情不高,且供電所考核單元中的線損目標值設置不合理。
(四)樹障清理不到位
日常巡線過程中,未對靠近電力設施的樹枝進行及時清理,導致樹枝將電線完全遮蓋或包圍起來,在風雨雷電等惡劣天氣下極易造成線路損毀、供電中斷。
三、線損管理的實踐過程描述
(一)完善臺區線損指標管理體系
合理下達線損目標,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如電網結構、負荷狀況、管理的進展情況以及理論線損值等,制定月度線損目標。同時,給出合理的線損考核指標和激勵指標,確保各臺區的線損率符合實際。建立臺區線損指標責任制,按照線損四分管理原則劃分,供電所將管轄范圍內的線路和臺區劃分為若干責任區域,線損目標責任落實到各業務人員。
(二)強化數據源頭清理
凡是需要用電的用戶,必須向供電所申請裝表并計量付費,這是治理異常線損的底線。在農忙季節的這8個月時間里,供電所可趁此用電高峰期為農業種植、養殖大戶新增安裝“移動互聯網+電能表”費控箱,同時指導他們綁定微信、支付寶、電e寶、掌上電力等App,實現電費電子化結算,隨時掌握用電情況,用電更加便捷。這樣可使同期線損管理“全覆蓋”,用電“零異損”。供電所應始終堅持四實(實時、實際、實用、實效)治理線損的原則,加強自身在數據挖掘、分析、應用的作用,實行信息化運營與監測。如供電所可充分利用數字化供電所實時監測,深入開展臺區線損管理[l],整治異損臺區,成立異損臺區整治數據監控和現場檢查班組。供電所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由所長組織,其他人員積極參加整治異損臺區,監控人員每天在微信工作群里將異損臺區、漏采情況進行上報,監控人員可在系統里進行單獨補招數據,若還是采集失敗,運維人員應立即趕往現場查探情況,確保各智能電表采集成功,從而提高臺區線損達標率。
(三)鼓勵全員主動作為
治理異常線損常常面臨各種棘手的難題,如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農村臺區覆蓋地域較廣,異常線損治理難等問題。而電量、線損數據又是實時更新、不停變換的,這就要求供電所在治理線損工作的時候,既需要加強監督、檢查,更需要激發各業務人員對治理線損的熱情,鼓勵全員主動作為。供電所可根據自己所轄臺區的實際情況,制度相關線損考核辦法,明確了臺區同期線損管理及考核辦法,明確崗位責任,強化異常線損考核獎懲力度[2]。
(四)微量用電也要精確計量
當前,新型鄉鎮及中心村建設過程中,一些村鎮安裝了治安天眼、移動或電信通信放大器等微量電氣設施,以及農網工程安裝新型節能配電變壓器,其中裝配的氣溫調節裝置,這些貌不起眼的設備對線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供電所可以依照產權歸責,業主付費的民法原則,與相關產權單位簽訂供用電合同。
(五)建立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獎勵機制
改變舊的線損管理體系能夠激發企業內部活力與創新力,同時激發企業內部活力的另一個方法是建立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獎勵機制,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及時把握線損管理的動態,抓住管理人員的心理需求,公平合理多層次地進行激勵,能夠有效地提高效率,減少在工作時形成消極懈怠的情況。總之改變管理方法的手段有很多,但都需要從實際出發,了解管理的現狀才能夠更好地做出應對措施[3]。
四、結論
簡而言之,加強線損管理是電網企業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對供電企業的經營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圍繞農網中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線損管理的實踐過程展開討論,從農村供電所管理的角度出發,探索降低線損的措施,旨在為農網的線損管理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靳棟博,伍昱行,于蘇杰.科技型企業供應鏈融資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經貿導刊,2018(3):70-72
[2]馬曉琴.加強線損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5):29-30
[3]曾鎮雄.農村供電所管理中如何有效降低線損[J]科技與創新,2018(20):43-43.
作者簡介:舒淞(1987-),男,重慶墊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