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倫
【摘? ? 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探究式教學模式日益廣泛應用。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及數學綜合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探究式教學? 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71
探究式教學方法是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學模式的改進,是對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理念的踐行和探索。探究式教學通過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使學生不僅掌握所學知識,自學能力,創新思維也得到提高,最終提高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一、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沒有貫徹新課程理念和精神,過分注重學生的數學成績,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師只注重知識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進行題海戰術訓練,抑制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抹殺了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熱情。很多教師也對探究式教學進行了嘗試,短期沒有看到效果便放棄了。探究式教學要取得成效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充分互動,共同努力才能看到成效。教師追求短期的教學成績,忽視了學生的思維訓練,省卻學生探究的過程,學生缺乏探究學習體驗,數學綜合素養得不到提升,最終數學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二、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驗措施
(一)課堂探究式教學的實驗設計
探究式課堂注重的是學生的思考探索過程,因此教師要將教學內容進行改造,升級為探究式的題目。例如設計教學探究時將題目改造成給出多個條件,整理篩選后才能找到答案,或者將條件結論完備的題目改造為給出條件,探究結論,最后進行證明的模式。教師也可以安排一題多解的題目,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對教法也要進行設計,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設計成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邊操作邊觀察,對難點問題進行深度分析。例如講解兩圓的位置關系,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模擬日食的活動過程,讓學生觀察圓移動的過程,探究兩圓不同位置的交點個數,從而理解兩圓的位置關系。教師在教學內容進行實驗設計時,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設計一些操作性強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獲得實踐探索的機會。另外探究式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比如引導學生記錄解題新方法及疑問,定期交流解答,梳理學習中存在的疑惑,形成數學學習思維體系。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探究式教學的重點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興趣,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與教師一起進行知識探究。所以初中數學課堂上要開展探究式教學,教師首先要采取措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和活躍度,讓學生與教師形成充分互動的良好學習局面。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可以創建教學情境,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生能夠增進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探究的效率。比如在幾何教學時,教師將生活中的幾何內容與教學內容有機聯系起來,拉近幾何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距離,學生在熟悉的教學情境中跟隨教師的教學步驟一起探究,幾何教學內容就會大大降低難度,而且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也逐漸得到培養,數學能力得到提升。
(三)給學生自主探究的自由
探究式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師要進行探究式教學,就要轉變教學觀念,以往單一傳授知識的角色要進行轉換,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是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注重對學生的有效引導,給學生自主探索的自由度,學生在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氣氛中,有助于學生主體意識、創新思維的發揮,這樣才能打造開放、靈活、高效的數學課堂。例如在講授“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節課,教師不是一上課就直接給學生教二次函數圖像的畫法,而是讓學生結合已掌握的知識分析二次函數圖像及性質,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啟發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質疑提問,教師針對學生的提問展開教學,這樣教學效率就會大幅度提升。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疑問,帶著問題與教師進行互動探討,經過自主思考與教師解答,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就得到延伸,記憶理解也更加牢固。
(四)重視探究過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探究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探究式教學過程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因此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引導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心理特點,安排探究內容引導學生動手、動腦進行探究,增加探究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例如在講授全等三角形的相關內容時,教師準備一些全等三角形圖形,讓學生利用學習工具對其進行測量,總結規律,思考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條件是什么,如何判斷兩個三角形是否為全等三角形。學生動手動腦實踐探索后,對全等三角形的知識便有了充分的理解,通過思考探究得到的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課堂教學也變得輕松有趣、富有效率。
(五)反思評價,形成認知
反思評價是探究式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重視評價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學生通過評價能明確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反思和總結,思維水平逐漸得到提高。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思維活動存在的錯誤和偏差會讓學生走一些彎路,因此教師在探究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鼓勵學生走出認知誤區,激活思維換個思路探索答案。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突破思維局限,最終克服思維障礙得到正確結論,體驗了探究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師要及時對學生所取得的探究結論和成果進行肯定和鼓勵,學生提出新奇的見解和看法后教師要給予鼓勵,這樣通過一點一滴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推動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探究式教學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要求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運用一些教學策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淵方,廖伯琴,王姍.探究式教學的模型建構探討[J].學科教育,2011(5):1-4,18.
[2]陳成.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驗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