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
【摘? ? 要】語文是一門非常博大精深的課程,也是學生們學習其他所有學科的前提。語文不僅記錄著中國的歷史文化變遷,也是學生們了解這個變遷的唯一途徑。而小學語文的學習雖然不要求學生們能夠非常深入透徹地了解中國文學的魅力,但是也需要學生們能夠勇敢地跨出第一步,而兒童文學正好可以成為小學生們步入“中國文學天堂”的第一個臺階。
【關鍵詞】小學語文? 兒童文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21
兒童文學是由許多學者、作家、教育者等共同為學生們所打造的專屬于未成年人的文學。兒童文學相較于文學而言更加的簡單、易懂、健康,也是學生們這個青澀的年齡階段所應該閱讀的內容。大多數兒童文學的編輯與排版都是具有“童趣性質的”,例如:彩色的頁面,豐富的圖案,甚至還貼心的帶有拼音,這些做法讓年齡較小且語文知識較少的學生們也能夠較為順暢地進行閱讀。再加上兒童文學本身的趣味性,從而讓兒童文學在學生群體間也受到了一定的歡迎。除此之外,兒童文學中所涉及到的知識與內容很多都是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沒有包括的,由此可以啟發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將兒童文學作為教學的一部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在兒童文學的閱讀過程中激發出更多學習與探索語文的欲望,還能夠讓拓展學生們的知識層面,開闊學生們的眼界,從而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的熱愛小學語文的學習。
一、巧妙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培養小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
小學生們的語文學習往往是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因為學生們的年齡較小,沒有掌握太多的學習方法,再加上自律性、學習自主性都比較差,所以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往往都是由老師占主導地位的。比如,每一天老師們都會給學生布置一些語文家庭作業,而大多數學生們都只是乖巧且認真地完成了老師所布置的任務,而完成任務后很難會有意識性地再去做一些與學習有關的作業,大部分小學生們都會遵從自己內心本能的呼喚,選擇盡情地玩耍。再加上如今大多數的教育方案都在呼吁給小學生們減輕學習負擔,還學生們一個快樂輕松的童年。除此之外,小學生們自身能夠承擔的學習壓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老師們如果給學生們布置太多的作業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效果。而兒童文學的閱讀就可以很好地解決老師們在這一方面的困擾。一方面是因為兒童文學本身所具有的輕松性與趣味性,讓學生們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感受到教材學習的那種“死板”,讓學生們能夠主動且樂意完成這項令人愉悅的任務。另一方面是因為兒童文學是語文課本內容的一種拓展與延伸,對于很多教材上所沒有呈現的內容與知識,學生們可以在閱讀兒童文學的過程中進行深入地了解,從而讓學生們的閱讀面得到提升。
二、借助兒童文學,促進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提升
眾所周知,閱讀對于語文的學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們學習語文知識就是為了進行閱讀,反過來學生們進行閱讀也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綜合能力,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再加上,閱讀這個過程是一個內隱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們能夠在一種比較輕松,不需要學生們死記硬背的情形下就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能力。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可以減輕學生們學習負擔與壓力,還可以讓學生們的語文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到提升;對于小學語文老師而言不需要花費過多的心思進行干預與引導,只需要老師們通過一些積累、摘抄的形式來檢查學生們的閱讀情況即可,可以減輕老師們的教學負擔。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借助兒童文學的幫助是“大勢所趨。”所以,小學語文老師無論是在授課過程中還是在平時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與鍛煉,從而為學生們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且扎實的基礎。
比如,小學語文老師在講授完某一名作者的優秀文章后,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這個作者其他的一些優秀文章與內容,也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同題材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們進行賞析與閱讀。最初,老師們可以強制要求與引導學生們進行閱讀,在培養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后,學生們甚至會主動去進行探索與延伸。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所售賣的書籍參差不齊,如果學生們在沒有人引導或監督的情況下錯誤地閱讀了一些不符合自身年齡段閱讀的書籍,可能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們的年齡較小,在書中所表達的三觀很容易就對小學生們產生一些錯誤的影響,另一方面一些書中所描繪的暴力場景也很可能會讓小學生們進行錯誤的模仿,從而不利于小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符合小學生特性,有利于小學生們健康成長的兒童文學。
三、充分發揮出兒童文學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致
小學語文老師們之所以要選擇兒童文學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不僅是因為兒童文學更符合小學生們發展的需求,也是因為兒童文學自身的趣味性。小學語文教材上的內容往往都是具有“專題性質”的,但是一般一本書所能包含最多也只有幾個專題,內容是比較少的。畢竟,小學語文老師通過教材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少量的精選文章即可滿足老師們的教學要求。由此可見,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對于小學生們而言往往是比較枯燥乏味的,而學生們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如果只是停留在課本上不能夠在其他方面進行變換與應用是不足夠的。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引導學生們進行兒童文學閱讀時,還要教導學生們能夠將課本上所學習到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兒童文學閱讀中,比如,讓學生們去注意新學習到的字有沒有新的組詞方法,有沒有其他課本上沒有學習到的含義,又或者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去認識一些新字詞。
除此之外,兒童文學本身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也是其受到學生們喜愛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兒童文學本身的內容涵蓋面廣,讓學生們的探索與好奇心更容易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是因為兒童文學沒有教材本身的那種“嚴肅性”,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那么大的目的性與壓力,從而可能更有利于學生們閱讀效率的提高。
總而言之,兒童文學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兒童文學不僅可以作為小學語文教材的補充資料,豐富學生們的知識層面,讓學生們能夠進一步地領悟語文學習的奧妙;還可以讓學生們在兒童文學的閱讀與學習過程中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蘊,從而有利于學生們日后的語文學習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