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
【摘? ? 要】英語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英語至關重要,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此文從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融洽師生關系和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等方面闡述了七種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從而解決了學英語興趣不高的難題。
【關鍵詞】中學生? 英語學習? 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27
英語學習興趣是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情緒表現和重要的內在動力,是學習主體指向一定事物(客體)的心理活動。它不僅能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投入英語學習,而且具有一定的智能價值。它作為英語學習諸要素中主要的情感變量之一,愈來愈為外語教學理論所重視。英語是第二語言,學生缺乏學習的環境,因此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水平較低,有的甚至害怕英語,對其有抵觸情緒。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畏難情緒,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是英語教師應解決的難題,筆者通過多年實踐認為,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英語學習主人翁地位。學習是一種獨立的主動的認識和發展的活動,任何人不能替代。學生主要通過學習系統的概括化了的知識體系(主要以書本形式出現)去認識客觀世界。要把人類積累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要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智力,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等,都要依賴學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教師“教”(外因)要通過學生“學”(內因)來起作用。英語學習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認識能力和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就是在與英語交際情景客體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積極作用于學生本身而獲得發展的。這是通過學生不斷掌握英語知識和運用英語能力去適應、感知新學的英語知識和運用新的英語知識的能力以及新知識新能力逐步納入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之中,并逐步完善實現的。學生只有充分理解自己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把消極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積極主動地接受和運用知識。因此,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僅僅只聽老師講解、灌輸,不僅僅只模仿和重復,最重要的是學生自己要以主人翁的態度充滿自信地投入到英語操練與交流活動中。
第二,融洽師生關系,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別林斯基說:“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對學生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師對學生應該傾注愛心,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教師應注意全面關心和愛護學生,多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大膽開口,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師生在教與學中產生和諧的共鳴,能增進相互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由喜歡“英語老師”進而喜歡學習英語,從而對英語產生興趣。
第三,加強學生英語學習目的教育。遠大的目標能促進有趣向樂趣和志趣轉化。學生喜愛英語是因為他們認識到英語是一種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認識到學好英語有利于實現我國的現代化,領悟到英語有一種漢語有時難以表達的幽默感,還有部分學生想學好英語是因為想借助英語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高中生也有其特點即生理和心理變化較大,情緒不穩定,易波動,且精力與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我們應針對這些特點,引導學生逐漸認識到學習英語是艱苦的,但掌握這一工具后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對祖國的建設都有重要作用,從而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較濃厚的興趣。
第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開展愉快教學。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安全和諧的英語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易于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接受新的英語知識,并在新知識的基礎上聯想、綜合分析、推理,進行創造性學習。因此,我們要善于利用實物、圖表、圖片、簡筆畫、身體語言、CAI及多媒體創設生動形象化的情景;善于恰當安排教學內容;善于變換多種教學方法;善于用英語組織教學;善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善于運用教育機制,寓教于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五,用音樂美喚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一曲感人的音樂,它那優美柔和、扣人心弦的旋律能觸發強烈的情感,在人們心靈深處掀起共鳴的波瀾。英語語調的曲折升降猶如音樂曲調的委婉起伏;英語語音中的重讀與輕讀,很像樂曲中的強拍與弱拍。因此,英語與音樂之間保持著某種朦朧而又微妙內在的聯系。我們知道一般人對音樂非常敏感,凡是英語歌曲唱得好的,絕大部分英語也學得好。而唱歌對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是人人喜愛的美事。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可以把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興趣遷移到某一學科上來,這樣便能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根據這一理論,通過音樂欣賞,學唱外語歌來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是很有效的。如歡快活潑的《Jingle Bells》,節奏明快、熱情奔放的《Pretty Boy》,旋律典雅、優美的《Yesterday once more》……把學生帶進了一個語言美與音樂美相輝映的美妙境界。在那里,他們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語言氛圍的熏陶,還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課余生活。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了,長此以往形成了穩定而持久的學習興趣,這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第六,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學生的成就感又稱“成就動機”,是推動學生努力取得成就的原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滿足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皣鴥韧獾牟簧傺芯勘砻?,學生的成就動機與學習成績有很大關系。因此,我們很有必要花大力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到學有所成,避免惡性循環。
第七,重視情感因素,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師培養出來的。由于不同學生學習的習慣、基礎和生理、心理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學習效果有一定差異。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根據學生的社會家庭環境、生理、心理、年齡和特點,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個人興趣愛好注意發展他們的個性,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減少顧慮,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躍躍欲試愿意接受任務時,要及時予以鍛煉的機會;學生的學習情緒不高時,要予以鼓勵,肯定成績;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績時,要及時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要努力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能真正學好英語,擅長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