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垚
【摘? ? 要】教育圣人“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好習慣受益終身,培養孩子誠實守信,不撒謊,負責任,學會感恩,有自信心,學會學習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培養習慣? 學生? 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51
教育圣人“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孩子習慣的培養:
一、良好習慣培養的意義
1.好習慣受益終身。好習慣能改變我們的人生。好習慣一旦養成,便可終身受益。青少年階段正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關,其中習慣占有重要的位置。
2.壞習慣貽害無窮。一個人如果養成了不良習慣,便會終身受害,習慣的力量往往是驚人的。壞習慣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與損失。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不好,還會直接影響自己的成長。現實生活中,個人習慣不良往往會直接影響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這也會影響人際關系,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尷尬和麻煩。
3.良好習慣能造就健康人格。要培養健康人格也要從習慣入手。如:有人在公共場所隨意亂扔廢紙、隨地吐痰等,這些應該說都是人格不健全導致的。出現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從小沒有培養起好習慣。年齡越小,習慣對人格的影響越大。所以,從小培養良好習慣意義重大。
二、怎樣培養良好習慣
(一)培養孩子誠實守信、不撒謊的良好習慣
誠實守信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他人所不堪為伍的,一個言而無信的民族,是自甘墮落的。一個人要養成好的人格,沒有什么比誠實守信更好了。如果你的生活中缺少了誠實守信,就會失去大家對你的信任。周圍的人不知道你說的哪一句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漸漸地,你說的話沒有人相信,你就失去了做一個正直人最起碼的資格!
(二)培養孩子負責的良好習慣
負責,是擔負責任的意思。這個責任,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言行所帶來的后果,所以必須負的責任。也有可能是以班集體的事為己任的責任心。一個人,只有意識到主動承擔責任的時候,他的美好人格才開始形成。他也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責任是一個人必須為之付出努力的任務,無論大小事都應該重視,學會擔當。真正偉大的人連任何小責任都不會忽視。我一直都很重視培養孩子從小學會負責,學會擔當。
(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種自己相信自己的感覺。心存疑惑就失敗,相信勝利必成功。愚公之所以能移山,在于他堅強的自信:子子孫孫無窮盡,而移山終有盡。
(四)培養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是絕對無法順利與人交往的。試想: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感恩,別人又如何能長久地無償地單方付出呢?對于孩子來說,學會傾聽,意味著學會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溝通。這是因為“傾聽”雖然只是一種談話的方式,但它卻蘊含著巨大的信任。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學會傾聽,首先就要培養孩子學會在課堂上傾聽老師講課,學會傾聽同學的發言,學會集會、時傾聽領導老師在臺上講話,學會在平時傾聽朋友、家人、同學發表他們的觀點,學會別人發言時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話語。其實,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五)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孩子良好的姿勢。姿勢,就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坐、立或是走、跑時,身體各部分的位置關系。很多人的姿勢都存在著問題。很多孩子走路的姿勢也不正確,有的愛埋著頭走路,有的愛奔跑,下課奔跑、做操、集合的路上奔跑、放學時奔跑……這樣既不文明,又不安全。
2.培養孩子認真聽講和認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學習習慣有兩個:即上課認真聽講和獨立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要培養孩子專心聽講,首先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一節課最關鍵的內容放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形象化的直觀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抓住學生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深入淺出;注意調動和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從學生方面:要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邊聽邊想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舉手,向老師提出來,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學習;要培養學生上課多動手操作和練習的習慣。總之,對學生專心聽講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是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認真完成作業是學生分內之事。培養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的作業要獨立、認真完成,還要學會自我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要求當天完成,并讓家長配合檢查督促。
3.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人們常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一個思維的過程,數學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維。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我認為就是培養孩子愛思維和會思維的習慣。愛思維是指學生主動積極、獨立地思維;會思維是指學生能憑借掌握的思維方法,正確、靈活地思維。要培養孩子愛思維、會思維的習慣,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嚴格要求、決不遷就。要嚴格要求孩子克服不動腦筋的懶漢思想和抄襲別人作業的不良習慣。增強自信、鼓勵成功。增強孩子自信心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教師親切的鼓勵和成功的強化。小學生具有向師性,他們信賴甚至崇拜自己的老師,如果老師夸他聰明,他往往信以為真,從而會以一種愉快的心態進行思維活動,這會使思維的活力大大增強。
當然,以上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幾句話的教育就能養成的,也不是幾次訓練就能養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我們教師對他們經過反復的,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養成。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如果不堅持,今天練,明天停;這周訓練,下周放松,行為就難以變成自動化的習慣。培養良好習慣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就會出現反復,所以在訓練時,一定要反復抓,不能放松,即使在某種行為上已經表現很好的,也要反復抓。同時,對于出現的反復現象,也不要氣餒,這是正常的,也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解決的。
參考文獻
[1]陳黎明.《葉圣陶先生的語文習慣教育說系統》[A],《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N]1997年4期.
[2]王先木.《培養習慣.開拓知識.培育思維》[A],2004年3期.
[3]向玉瓊.《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個體素質》[R],《四川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N]199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