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趙平
【摘? ? 要】初中語文是學生文學素養形成的過渡期,在整個語文學習的生涯中是至關重要的,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要從學生入手,教師方面也要提高,初中語文的學習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任務? 文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47
多年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被動的地位,意思就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這種方式僅僅注重于學生是否學到知識,并沒有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因此現在大力推進新課改,鼓勵教師走出學校去接受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學模式,讓課堂活動真正地活起來,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才能化主動為被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有希望。
一、避免死板的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才能讓他們更愿意主動的面對語文的學習。要想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要堅決避免死板的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師本身要先做好功課,對自己的教育理念要有新的看法,備課的時候對整篇文章要有自己的理解,切勿上課的時候按照教案一字一句的念,這樣會讓學生產生反感的心理。從我自身談起,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這種很老舊的教育模式,教師在上課之前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教師按照教案上面的內容,對課文的重點有一個劃分,讓學生在書旁邊批注,教師念什么學生就寫什么,最后這一堂課下來,根本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就作為一個寫字的機器,沒有摻自己思考的內容,這樣的課堂就是一個“死”課堂。
怎樣讓課堂“活”起來呢?我認為,在學生通讀前,首先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讀這篇文章,那么學生讀課文的過程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這樣有目的地去閱讀,比盲目的“認字”效果好得多。當然教師也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對課文情景的再現,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會故事角色當時的感受,達到一種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讓課堂“活”起來。固定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無條件地接收教師所傳達的知識,而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到了學生自己運用的時候,他們往往就不知所措了,這就是應試教育的弊端。現代化教育要求學生要“舉一反三”要想達到這種能力,光靠教師也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合作小組的設立
古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們從很早的時候就有了這種觀念。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個人考慮事情也不可能全面。自己有自己優秀的地方,別人也有別人的亮點。就好像一群人里面,也肯定會有值得自己學習的人。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也需要互相學習,想辦法彌補自己的短板。因此設立一個語文合作小組是至關重要的。語文小組就是小組中的學生互相彌補彼此的短板,相互學習,這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剛才所提到的,學生在通讀課文前,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去閱讀,這樣通過閱讀所得出來的答案也具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也是片面性的,距離正確的答案往往也還是有差距的。所以這時候需要一群“亦師亦友”的小伙伴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經過討論所得出來的結論會凝聚大多數人的想法,這樣的結果往往與正確答案相近。小組合作學習既調動了大多數人地學習積極性,又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可以說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效仿的。同時,合作小組的設立也給那些學習積極性差的學生以鞭策。根據心理學研究數據顯示,這種教學模式會潛在形成一種團隊的概念。學生們為了不拖團隊的后腿,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差生努力往上趕,力爭上游。優生也更愿意去幫助組內學生解決問題,這種良性的學習關系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例如,教師在每次課前安排一個有責任心的組長,組長監督組員保證教學任務的正常驗收。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制定具體的課后任務,例如圈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查閱字典,組內共學生習、畫出文章中的修辭手法,組內一起討論、提煉出整篇文章的主旨句等等。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活到老學到老”這就要求我們有學無止境的精神。離開學校生活的學生大多都不能有這種學習的習慣。教師在校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這種自學的能力。學生不能一直依靠教師,教師只是知識道路上的引路者。“師傅引進門,修行靠自己”學會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好處。為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更應該讓學生掌握這種學習方法。畢竟在短短的課堂內,教師需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所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初中語文考試大綱里面,對學生的課外知識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比如對四大名著的通讀和一些經典的書籍,初中語文的試卷上也會有特定的題目對考生進行考察。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也只有督促學生自己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除了考試大綱里面的要求,教師也應該對文學素養不同的學生做出不同的建議,每周開設好書推薦的課程,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廣闊。通過這些書籍,學生們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隨作者的思路遨游,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方式。
四、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想讓學生自愿的學習,達到學習的標準是持久戰,不要想一步登天的完成,所以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提升初中語文教育的方法。只有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做真正的朋友,學生才會愿意跟隨教師的步伐,跟著教師的思維模式學習。如果一個學生討厭一個教師,那他也會反感教師的行為,教師越是讓他學習,反倒弄巧成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生更愿意和朋友分享自己的事情。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和學生的關系親密了,他們才會無話不談,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也會和教師分享。這樣不僅讓教師管理起來更輕松,也讓學生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如果教師一味地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誰又會來請教問題呢?學生把問題全部堆積在一起,學習上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教師們善意的提醒和批評才能被他們所理解。
教學是一門藝術,在不同時期也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好的教學模式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良好的學習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味地遵循死板的教學方式只會落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要讓學生在枯燥的初中語文學習中找到趣味,是每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這樣才能化“讓他學”為“他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