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陸生
【摘? ? 要】地理學科的開啟是為了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自然和人文知識,也能夠有更寬闊的眼界和認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理是一個比較靈活的學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所涉及到的內容也是多元的,有變化的。很多學生在最初接觸地理時,是有一定的興趣所在的。但是由于最初我們學習的一些山體線路,讓他們感到了地理的難處,使得他們的熱情在不斷的下降。我們需要讓他們感受到地理學科對于我們的重要性,讓他們能夠從地理學習中找到更多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就像我們常見的自然災害,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等,來激發他們的防護意識。
【關鍵詞】高中地理? 防震減災?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49
地理涉及國內外的所有地形、自然、人文知識,給我們帶來很多可以去鉆研和學習的空間。防震減災教育也是一直以來我們比較重視的安全教育之一,畢竟我們沒辦法阻止地震的到來,那就必須想辦法,將災難的影響降到最低。學校是一個既危險又安全的地方。安全的地方就是它的防護措施相對于其他地方要好一些。但是它危險的地方就是人太多,我們的學生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意識,很難在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保證所有人的安全。因此,我們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通過地理知識讓他們提高自身的防震減災意識。并且,我們還要通過地理讓他們知道地震的來源,能夠更了解災害發生的原因和過程,也能很好的促進他們的防震減災意識。
一、學習自然地理基礎知識,樹立防震減災意識
學生對地震的認識都是從電視或者一些新聞上了解到,他們能看到地震的威力以及它給人類所帶來的后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為什么地震如此悄無聲息的毀掉了我們的家園。我們要從地理教學中讓他們學習更多的自然地理的基礎知識,讓他們對基本的地震有一個認識。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從根本上察覺到地震對我們的影響。也能夠積極學習防震減災知識,從而加強我們的防震減災教育。
例如,我們從最基礎的“地震的含義”開始講述,“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边@是我們對地震最初的了解,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地震是什么,這樣他們才會有一個往下研究的欲望?!暗厍蛏习鍓K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板塊運動是我們開始就會學習的地理基礎知識,當所有的基礎知識聯系起來,他們對于地震的了解也就更深,對防震減災教育的接受度也更好。
二、講授自然災害產生機理,掌握防震減災科學方法
自然災害是我們人類的一大敵人,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阻止它的到來,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好我們的自身的防護措施,減少我們的損失。自然災害的到來也都不是沒有任何原因的,它的產生跟我們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著不可割斷的聯系。我們從地理教學中只能讓他們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災害的產生機理,先做一個了解。在這個基礎上,再給他們進行一些防護教學,增強防震減災教育。
例如,“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分為火山地震和構造地震兩種?!蔽覀兂R姷牡卣鸫蠖嗍菢嬙斓卣?,火山地震發生在火山地區?!皹嬙斓卣鹗怯傻厍驑嬙毂旧戆l生的地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殼運動,使得多重地方構造變化、擠壓最后在某個地方形成了地震或者地震帶。這是地震的產生機理,學生在了解之后,對地震的認識會更深。我們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展開防震減災教育。
三、了解自然災害的形成規律,提升防震減災避險能力
我們的生活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此來說,自然災害的形成也不是沒有規律的。學生在接觸地理的同時,就應該知道一些關于自然災害的說法。我們從地理教學中能夠給他們的就是更加詳細和能夠說明的自然災害的形成規律,讓他們有進一步的認識。給予他們一定的重視,讓他們愿意接受防震減災教育,從而提升防震減災的能力。
例如,我們從所有的自然災害入手,先讓他們知道地震是來源于地殼深處的某一處,也就是“震源”。而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就是“震中”,也就是我們能夠用肉眼看到的沖擊最強烈的地方。像汶川地震,從地震的規律上來看,汶川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震中,也是破壞最高的地方。用汶川地震作為舉例,學生會更愿意接受,也更愿意去傾聽和了解。我們就能夠借這樣機會給他們展開防震減災教育,促進他們的防震減災意識。
綜上所述,防震減災教育是我們每個教育機構都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比較重視的安全教育。自汶川地震以來,我們對地震災害的防護更加重視,很多學校都有類似的防護演習,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有自我防護的能力。地理是關于地震災害的一個重要因素,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地震的來源,知道地震給我們帶來的不便。學生能夠理解地理知識,因為他們的思維已經有一定的開闊性,愿意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但是,我們要利用地理教學,讓學生知道像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的來源、產生方式以及它的形成規律,讓他們能夠更加了解地震,了解自然災害,這樣當他們真正面對的時候也能夠保持一個好的狀態,也能夠保證他們用良好的態度面對我們的防震減災教育。
參考文獻
[1]包仰源.中學地理教學中防災減災教育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10):50-53.
[2]趙晶剛.地理教學中滲透防災減災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