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華
【摘? ? 要】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小學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閱讀氛圍和課堂情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閱讀,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和訓練,讓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72
閱讀可以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閱讀,讓博學和睿智走近我們;閱讀,讓我們記住歷史和時間……讓小學生愛上閱讀并成為伴隨終生的好習慣至關(guān)重要。那么應如何引導小學生愛上閱讀并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我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淺談一下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具體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教書育人的主導者,我們就應該從骨子里認識到閱讀對于小學生們學習的重要性,要多方研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注重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如老師們在領(lǐng)著學生們閱讀《觸摸春天》中的“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這幾句時,指導學生閱讀時要讀出感情,讀出節(jié)奏,讀出重點,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后,會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抓住蝴蝶的那一刻,更能從閱讀中感悟作者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與要點。注重了朗讀訓練,學生們才會感受到閱讀的興趣,才會更能領(lǐng)會到文章的精彩之處,也就必然會提高閱讀能力和效率。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多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興趣,這樣才會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閱讀。在教學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有效引導學生閱讀。閱讀的資料大部分是文字類,讀多了難免會感到枯燥,試想如果我們做了課前情景導入,學生們結(jié)合自己生活中的實際體驗去閱讀課本中的內(nèi)容,勢必會引起他們的興趣,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效率,例如在講《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節(jié)課時,老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哪位同學起來說一下自己覺得很難忘的一件事”,在學生們回答完之后,老師可以以“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本節(jié)課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令誰難忘的,為什么會覺得難忘”這個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學生們也會帶著好奇心想知道潑水節(jié)為什么會是難忘的,到底難忘在哪,會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合理恰當?shù)那榫霸O(shè)置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會讓閱讀變得有趣,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3.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情境中主動閱讀。學生之所以不愛閱讀,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不感興趣,小學的學生充滿童趣、充滿想象力,愛玩愛表現(xiàn),教師就應該“投其所好”,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快樂閱讀。比如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簡單的閱讀,告訴學生閱讀過后要進行“場景重現(xiàn)”,組織小組表演,學生都會很感興趣,認真閱讀揣摩課文中人物的情緒和感知課文中的場景,當學生完成表演后再引導重讀課文,相信學生更能深刻感受到課文中的悲壯場面,和主人公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前適當?shù)脑O(shè)置懸念,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比如在學習《釣魚的啟示》前,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先給學生講一遍課文的上半部分,然后制造懸念:文中的主人公最終有沒有聽從父親的要求把魚放生呢?為什么?讓學生對接下來的閱讀學習產(chǎn)生興趣,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理解課文。
二、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
1.打破傳統(tǒng),引進信息技術(shù)教學。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很多信息傳遞不用僅僅局限在書本上,更多的應通過新科技的有效應用。準確地運用現(xiàn)代科技也反映了你是否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主流。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信息技術(shù)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引用計算機作為教學媒體,采用網(wǎng)絡(luò)上的相關(guān)教材資料,將書本上有限的教材加以擴大,擴展學生的見識面,把充滿新奇心理的學習思維帶入更加寬廣無邊的計算機知識空間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2.計算機對閱讀教學的影響。閱讀是通過文字來傳達思想,為了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加大了教材中的閱讀量,學生的學習任務加大了,吸收能力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必須借助外界多媒體的輔助,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例如,在對古詩句或者文言文的理解上,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幫助化抽象為形象,通過學生自主意識的發(fā)揮,更好地理解深奧的文字蘊意,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在適當?shù)臅r候也能引用圖片、錄像資料幫助學生透徹地理解。
三、閱讀教學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學習環(huán)境
1.要以情導讀,培養(yǎng)閱讀興趣。我們應該讓學生走進課文呈現(xiàn)的情感世界,引導他們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課文,感受文中美麗的情境,進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讀課文。因此,朗讀教學不要在朗讀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點放在情感體驗和情感投入上,要讓學生融入課文的情境之中,老師要相信任何一位孩子都會把課文讀好,哪怕他的字音不很標準,哪怕他的嗓音不很甜潤,只要用心朗讀,用情朗讀,全身心地投入時,孩子那一張張小嘴巴讀出的不是課文的語句,而是濃濃的情,學習效果是傳統(tǒng)的閱讀課所望塵莫及的。
2.閱讀要有目的和層次。以讀為本的“讀”不是一遍遍地傻讀、呆讀,也不是“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地讀。讀,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讀的訓練要有層次,即體現(xiàn)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除了指導有感情朗讀外,還要善于用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自主的、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能力和邊讀邊想的讀書習慣。真正地讓學生在讀中積累了語言,積淀了文化,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3.要重視略讀、瀏覽。高年級學生要重視略讀、瀏覽,略讀、瀏覽是兩種重要的閱讀方法,也是兩項重要的閱讀能力。在倡導閱讀能力主動發(fā)展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教給略讀、瀏覽的方法,培養(yǎng)這兩種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略讀,指用較快速度閱讀,初知大意,瀏覽,用更快的速度閱讀(包括掃視、跳讀),以獲取需要的信息,要用略讀、瀏覽的方法,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閱讀教學要以簡化的目標、粗化的結(jié)構(gòu)、活化的教法、寬化的拓展給予學習主體更為廣闊、自主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逐步向個體閱讀和自由閱讀過渡,為語文學習開辟另一片自由多彩的天地,讓語文教學回歸本源。
參考文獻
[1]岳金蕾.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42).
[2]蒙福英.試論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語文知識,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