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峰
【摘? ? 要】文言文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教育教學環節。有效的教學策略包括興趣激發、積累背誦、閱讀提高、拓展視野四個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推進初中語文文言文學習進程。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16
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回歸,新一批課程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文化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初中階段是學生文化意識萌芽且快速發展時期,初中語文教師應借助于文言文教學,有效增強學生的文言學習能力,培養其文言文閱讀素養,促進初中生整體文化涵養的提高,為后續的高中及大學教育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但是,很多位于教育一線的教師都發現當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處于較大的困境,舉步維艱。一則,學生文言文基礎知識薄弱,讀不懂,讀不會是難題;二則,由于文言文與現實生活有較大距離,內容又相對晦澀,學生毫無興趣可言;三則,學習完全處于應試教育模式下,難以掙脫長久以來的桎梏,缺乏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四則,枯燥式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扼殺學生對字詞的探究掌握能力,忽略以讀為核心的文言文教學重點,問題只會愈演愈烈。以下,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聯系當下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談四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懇切希望能提供一點實質性幫助。
首先,興趣激發的教學策略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策略。由于文言文存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特殊文言文句式等多種文言文特殊性,與當下社會現實和語言習慣有較大時空距離,確實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也并非無法建立。興趣激發從本質上就是說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即主動性、自主性,對文言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第一,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文言文的魅力,即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口味,興趣隨之而來。例如,“覆”這個字,在現代漢語中意思比較常見,組詞有顛覆、覆滅、覆蓋等含義。而這些詞的含義究竟從何而來,教師可以從字的本源(即本義)進行解釋,追本溯源,它的引申含義逐個以線穿珠順利顯現,以多變的、悠久的、神秘的詞性和詞義變化,帶領學生揭開文言文詞匯的魅力面紗,激發學生對文言文本身的學習興趣。第二,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融合外在競爭因素,調動學生之間的競賽積極性,從而達到興趣的持久性效果。例如,以小組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古文背誦比賽、文言文知識競賽等,以積分形式對優秀小組進行獎勵,以此類推,學期末進行匯總,對所有小組按分數采取不同形式的激勵措施。興趣教學策略,既需要培養對文言文學習內容內在的學習沖動,也需要以多樣化的外在刺激,經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保持恒久的學習興趣。
其次,積累背誦是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策略,重點在于學生的理解、記憶、強化。眾所周知,學生是文言文學習的主體,也是積累背誦的主要實施者,而文言文學習作為較難的知識性學習模塊,再多的技能方法如果沒有實際的背誦積累,再多的教學策略技巧也無濟于事,學生都難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需要注意三點。第一,積累不是簡單的做筆記、摘抄整理,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句子進行思考,不僅有助于培養語感,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詞匯量;第二,背誦記憶是中間環節,也是關鍵的一步。不少教師在教學中發現,一個重點實詞,不論遇到多少遍,講解強調多少遍,再次講到的時候,學生總是一臉茫然,不知所以。這是因為課堂上缺少了背誦記憶的環節。課上教師帶著學生背誦,深化記憶程度,才能有效避免遺忘;第三,強化是背誦的終極目標,而這是需要以實踐為依托的,在實際的文言文閱讀練習中,鼓勵督促學生把背誦的知識進行內處理,建立完整有序的知識體系,才能在今后閱讀中信手拈來。例如,每周進行一次實際測驗,結合課本教學重點,有針對性進行強化訓練,增強背誦效果。
再次,閱讀提高的教學策略是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核心策略。文言文作為文本閱讀的一種,其課程考核本質自然還是對閱讀素養的考查,閱讀素養包含閱讀語感、經驗、理解力等,具體表現為對文言文的句讀、句式、含義的把握。閱讀提高的教學策略應該貫穿文言文教學的始末,與其他策略齊頭并進,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第一,新課文要先讀,建立整體感知。雖然學生初讀課文難以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但是初讀有助于學生發現自己在斷句和句子理解方面的弱區。第二,教師要示范朗讀,優秀的朗誦可以帶動學生整體朗讀熱情,尤其教師的良好示范是非常有效的引導方式。第三,根據課文篇幅和內容,靈活設計閱讀方式,小組共同、同桌相互朗讀、分區域齊讀、小組競賽朗讀[1]等等,形成多樣化豐富的朗讀學習模式,既避免學生產生學習疲勞,又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第四,充分利用早讀時間,在全校形成濃厚的文言文閱讀氛圍,培養學生每日晨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例如,先為學生播放示范朗讀音頻,或者固定文言文閱讀課代表每日帶讀,早讀既是學生記憶力理解力最佳時段,又是文言文閱讀的最好時機,語文教師要在策略上給予足夠重視。
最后,拓展學生視野是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必要提升性策略。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層次,層次體現一個學生的文言文水平與發展潛力。想要讓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世界中涵泳優游[2],必須提供廣闊的平臺、開闊的視野,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借助于開闊的閱讀格局,全方位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接觸更廣的文言文知識面。第一,組織學生定期參加文言文閱讀國學知識講座、訂閱相關文言文閱讀專刊、做課外文言文閱讀題等。第二,教師亦可在課堂教學中,多融合古代文化常識,例如官職變動、節氣禮儀、婚嫁喪娶祭祀等專用名詞動詞,讓學生對古代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夯實文言文閱讀功底。第三,組織文言文閱讀經驗交流活動,以自由溝通的方式,拓展學生的閱讀積淀,從而隨機性對學生閱讀意識進行提升。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策略主要從興趣、積累、閱讀、拓展四方面展開,以閱讀為核心,專注于提升學生整體綜合文言文學習素質,四種策略相互交叉,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完善文言文閱讀策略。而四種策略的落實,切忌激進冒失、一刀切,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有針對性聯系學生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采取合理的交叉策略,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方法措施,力求因材施教,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解決當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疑難雜癥。
參考文獻
[1]張定遠,程漢杰.文言文教學管見[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6(03).
[2]巨杰.淺論中學生文言文閱讀障礙及對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