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媛
【摘? ? 要】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下面幾個方面探討一下:1.精心設置問題情境2.大膽猜想3.通過一題多解多變4.通過直覺和靈感等等。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思維能力? 探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205
初中數學教學正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絕佳途徑。而思維能力的培養,往往被大多數教師、學生所忽視。創新是人類不斷進步與發展的動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勢在必行。同時,新課標不僅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而且也要求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把創新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一、通過精心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發明千百萬,起點是一問”。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數學思維的動力和方向,數學思維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數學問題情境。精心設置恰當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精心設置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利用類比或對比創設問題情境
在數學上,很多新知識與已學知識有著相似之處,或與已學知識在研究方法上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這種情況下,類比或對比已學知識的研究方法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展開思路。
(二)利用聯想創設問題情境
在數學中,很多題目的解法都有相同或相似之處,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產生聯想,將有利于學生打開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設螺旋遞進式的問題情境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教學主要以數學問題為中心,而數學問題的呈現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及難的原則,即新課標所說的螺旋遞進式的發展態勢。螺旋遞進式的問題情境就是根據解決問題活動的發展情況,由問題引入知識,再由知識產生新的問題,通過進一步解決新問題又產生新的發現,或者引起對前面問題的質疑,倒回來重新思考,所以把它看成是一個螺旋式的逐漸遞進的過程。這種問題模式主要用問題驅動教學,不但要在新課導入時創設問題情境,而且要把數學問題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通過不斷產生新的數學問題,使解決問題與提出問題循環而共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層層深入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通過大膽猜想,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加強數學猜想的訓練,培養學生提出數學猜想的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一般而言,知識經驗越多、想象力越豐富、提出數學猜想的方法掌握得越熟練,猜想的正確率就越高。就如何通過數學猜想,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我總結了以下兩點。
(一)通過類比思想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
類比是將一類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進行比較,通過觀察和比較兩個相類似的數學研究對象的異同,從一個已經學過的、熟知的研究對象所具有的性質去猜想另一個研究對象所具有的類似的性質。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如果題目結構相同或類似,那么解題方法就很可能相同或類似。
(二)在歸納推理的過程中訓練學生數學猜想能力
當一個問題涉及到很多乃至無窮多的情形時,可從有限的問題情形或特殊情形的歸納推理,發現一般規律,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三、通過一題多解,多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不但使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拓寬解題思路,而且使不同的知識之間發生聯系,增強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還能對比多種解法,選出最佳解法,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使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增強。
通過一題多變,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應變性,實現提高思維的變通性和創新性。把例題通過變換條件,變換結論,或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使之變為更有新意,更有價值的問題,從而需要應用更多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獲得“一題多練”“一題多得”的效果。一題多變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隨著問題的不斷改變,不斷解決而得到不斷的提高,有效地增強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應變性,使創新思維得到訓練和發展。一題多變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極大的幫助,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通過直覺和靈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通過自己的科學研究總結出:“我相信直覺和靈感。”他強調,在科學創新思維過程中,從已有認知經驗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之間,沒有“邏輯的橋梁”,必須依靠靈感和直覺。當代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說:“推動科學前進的是個人的靈感”。可見直覺和靈感在科學創新中的重要性,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直覺和靈感的培養必不可少。靈感是人腦理性思維活動和直覺思維活動共同的結果,只有通過深思熟慮,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自我才能對有價值的靈感的到來有所感悟,并且借助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在靈感來臨時牢牢地抓住它,將它變為現實。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誘發和捕捉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不同尋常的思路,別出心裁的想法,標新立異的解答,只要有新意,就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還應當運用適當的方法來誘發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比如數形結合、換位思考、作類比等方式,促使學生不經過邏輯推理,直接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總之,創新思維能力不僅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需要,更是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創新思維能力不僅是某一階段的任務,而是貫穿初中教學學習的始終。但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沒有現成的教材,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既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又要求教師敢于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突破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岳書紅.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3.8.
[2]張文兆.解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創新思維[J].才智,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