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愛海
【摘? ? 要】學習生物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地球以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特性和活動規律等。而如何將這些知識簡潔高效的傳遞給學生,如何扮演好當今師者的“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是新手教師首先要定義與思索的問題。本文就將討論新手教師如何進行初中生物有效備課。
【關鍵詞】新手教師? 初中生物? 有效備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65
生物學科作為初中課程的一門必修學科,在應試教育和中考壓力下卻有些被忽視。這種現狀對新任初中生物教師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教好書”,如何“備好課”是大多數新任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而實際上,這兩者是有著密切關系的:要想“教好書”必須“備好課”。新任教師作為初入教育行業的工作者,有著迫切想拿出教學成果證明自己的渴望和踏實肯干的勁頭,這是好的表現,但要切忌不可盲目追求教學成績,而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邁進,只有邁好了第一步“有效備課”,才可能有后面顯著的教學成效。本文就將從精心備教材、認真備學生、創新備教法三個方面對本文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精心備教材
盡管我們一直大力提倡的是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提倡的是學生主體發展與能動性的發揮,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狀就是:初中生物本該作為一門必修課存在,但在求學壓力的膨脹和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生物已被認為是一門所謂的“副科”。不僅許多家長與學生有這種心態,連在校的任教老師都或多或少的存有這種想法,這顯然是致命的錯誤。尤其是新任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擺正教材應有的位置。要記住教師充分的“備教材”可以幫助教師提前預習和鞏固書本知識,作為師者,要想將知識高效傳遞給孩子們,必須做到“心中有墨”,將教材牢記于心。
在這里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教師在備教材時不僅要做到對課內教材熟記于心,還要同時兼顧課外延伸教材的備案工作。比如初中生物教師,在講授生物與生物圈這一章節時,教師不僅要備好學科教材,還要結合教師參考書、查閱生物與生物圈的課外閱讀書物等精心設計好授課教案。要讓生物課堂變得有趣而充滿知識性,要讓具有能動性的孩子們“主動”的喜歡上生物這門學科。當然,要做到精心備好教材還需要新任教師要緊跟新課標的制定變化趨勢,結合新課程標準研讀初中生物教材,思索新的教育方向。在改革背景下,教師還必須注意新舊課程的銜接問題,只有讀懂了舊教材與新課本二者的變化,才能明白現代課程改革的意義和目標所在,新任教師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出發與奮斗。
二、認真備學生
教師要想上好一堂生物教學課,必須清楚自己的教學對象、了解自己教學對象的心理發展規律與特點。這一點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都是受用的,而生物學科憑借它本身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得“備學生”的重要性尤為凸顯。部分初中生物教師在“備學生”中認為自己已熟知初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無非是好學好動,有點逆反心理之類的。這樣的“備學生”顯然是粗制濫造的。
“備學生”對任教老師來說,是一項精致細心的工作。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備學生”工作時,要清楚地認識到:光做好基本的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每個班級都是不同的集體,班級里的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的“備學生”,不僅要做到掌握全班學生的大體情況,對生物學科的愛好和響應程度。還可以私下詢問學生與其交談,了解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和對生物學科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們自由討論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喜歡什么方式組成的生物教學課堂,以及對任教老師的期望等。教師這時要緊抓學生心理規律,提前了解班級里哪些學生喜歡植物,班級里有哪些隱藏的“植物科學家”,比如教師發現某學生對“被子植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可以在講授新課時讓他先列舉出有哪些被子植物,我們身邊的被子植物有哪些等,引發學生的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記憶被子植物分為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兩種,記住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相比在于它有真正的花等知識。
此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和愛好興趣做出積極調整,制定符合他們學習與發展的智慧課堂。而這些設想的實現都必須依賴于一個前提,那就是教師在授課前要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有絕對的了解與認知。只有把握住了教材的精髓和學生的認知發展方向,教師教授知識的課堂才會變得更加人性化與智能化。在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合作下,新任教師的課堂才會變的輕松與愉快。教師才能完整的上好一堂生物教學課,也才能在面對學生突然提問質疑或課堂突發情況中表現出一名優秀教師所應具備的“教育機智”,在學生面前做一名學識與能力并存的理想型教師。這樣的備學生工作才是認真踏實、值得學習的。
三、創新備教法
我們的時代在發展,教育改革在不斷推進。作為新任教師的教育理念與學習觀更要緊跟時代和教育前進的步伐。新任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延續老一套的教學方法,以圖應付了事。這樣是不利于新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的。當今教育下的新任教師要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將自己武裝起來,將對自我的學習與對學生的創新教育化作一股新鮮的血液融入到教育事業中。尤其是面對生物這樣貼近學生現實與人類生活的學科,教師更不能一味地進行單向知識傳遞。這不僅不符合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也不利于教師在課堂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新手教師在教授人類發展與胎兒這一章節時,可以讓學生學習制作簡單的臍帶、胎盤及物質交換裝置,配合教師上課講授新知識時使用。在教授“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這一章節時,可以讓學生下去搜集自己與父母的血型愛好、遺傳的長相性格等的資料。還可以在授完課有多余時間的情況下特邀學生父母一起進行交流學習,這樣不僅使教師進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學生,也讓孩子與父母在一起學習中增進他們的感情。新任教師也在這樣的課堂中獲得了學生的肯定與家長的認可。當然我們還要強調的一點是創新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標新立異,新任教師在備課時可以追求新意,但決不能脫離教學實際,一定要做到根據實際制定可行的創意教學方法。
總而言之,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新手教師在任教時有很多的準備工作需要完善。對于如何備好自己的一堂生物課,遠不如想象中那么簡單。新教師只有以積極踏實的備課姿態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才能為教育行業增添更多的活力與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