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雪
【摘? ? 要】高中生物生活化促進學生生物學習,鍛煉學生生物學習能力。教師將教學與生活形成聯(lián)系,關注學生學習,關注學生生活。結合學生生活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建的生活化的生物情境,方便生物知識被學生理解吸收,方便學生發(fā)揮在生物學習上的主動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教學策略? 改變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86
高中生物課程教學要改革傳統(tǒng)生物教學方法。生物概念與人類息息相關,生物性的一些活動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現(xiàn)象作為教學課例,讓學生感受生活化教學,將學習與生活進行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有益參考,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果。
一、增加生物教學素材
生物是一個既廣泛但又有限的內容,教學要做到既照顧廣泛教學內容,同時顧到學生對知識細節(jié)的掌控。教師根據這個特點,依據高中生物教材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在合適的地方增加與之相符的教學素材。高中生物生活化使得生物在生活中得到運用,拉近生物教學與學生的距離。除了一般的生物教學方法之外,教師利用教學生活化的方式,增加生物教學素材,提高生物教學趣味。生活化生物教學,是傳統(tǒng)生物教學新改革的一個途徑。生物教學素材作為生物教學效果的保證,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新穎、易懂的素材內容。生活化的生物知識點,為學生打開了一種新的知識理解思路,與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區(qū)別就像是打印和手寫的區(qū)別,后者比前者更有思想、情感內涵,更容易調動學生課堂上的思緒和情感。生物熱點與生活熱點結合,是極有用的生物教學素材,生物素材可以引起學生對生物教學的興趣,增加學生向生物學習中的自主投入,增強了高中生對生物運用途徑的了解。將生物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學生可以了解生物在生活中的運用,認識到生物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那么在學習的時候,對生物學習又增加一分注意力,又多了一分努力,最終多收獲一分學習成果。
傳統(tǒng)生物教學中,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學習內容總是離不開教材,學習理念離不開試卷。學生的學習重心放在生物考試上,感受不到生物真正的內涵,也因為只為考試的學習,感受不到學習的魅力。生物素材將學生的學習眼界打開,使得學生為生物著迷,不斷在學習中探究生物真理,尋找生物的奧秘,提高學習質量。
二、安排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
生物課外實踐活動生活化之后,課外活動與學生生活形成密切關系。課外實踐活動與學生生活結合,為學生提供研究生物知識的動力。學生生活中有可提供生物實踐活動的資源,可以展開多種課外實踐活動,對學生形成長期的生物意識有積極影響。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動物,都能進行生物實踐活動。比如像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探尋生活周邊存在的“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探究樹林中的生物生命活動痕跡等實踐活動。這些生物的課外實踐活動,既能在生活中輕易找到合適開展活動的環(huán)境,還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活用生活資源,富化生物教學資源,帶領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生物,感受樂趣。許多高中生在高考的重壓下,為了學習,忽視生活,心理發(fā)展不健康。教師安排生活化的課外生物實踐活動,不僅是因為它能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更是為了教師在教導高中生學習的時候,不忘發(fā)展高中生的生活,使學生關注生活,認識生活與學習,改善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得到健康成長。
如果學生的時間全被學習占滿,學生會逐漸感到沉重的學習壓力。在長期的高中學習中,如果學生一直被壓力所影響,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會變差,變不穩(wěn)固。時間長了之后,一些隱形的學習問題,會冒出來影響學生學習,降低學習效果。課堂外的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了生物教學方式,讓學生除了關注學習之外,也關注生活。學生除了找到一種新的生物學習方式之外,還認識到了正確的學習方式。當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成功運用于教學,那么當學生高中時的生物學習結束之后,還可以在生活中將生物學習習慣保持下去,對生物學習一直持有充足動力。
三、創(chuàng)建教學的生活化情境
情境是教師創(chuàng)建在教學中,用來渲染生物學習氛圍的方式。在生物情境下,學生吸收生物知識的效率更快,學習與情境仿佛渾然天成,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運用和理解,也比單純的教學講解效果來得更好。教師摸索出的生物生活化情境,符合生物教學要求,與生物課外實踐活動結合,營造課堂內外生物生活化的學習方式,課堂內外,都實行教學生活化,加快學生生活與學習的結合速率。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與生活化之后的課外實踐活動,前者屬于生活化教學案例的理論創(chuàng)建,后者屬于生物生活化案例的實際運用。兩者全面將生物知識運用落實到實際中,教師為教學創(chuàng)建的生物學習情境,在合適的教學條件下,也可在實踐活動中,將情境變成現(xiàn)實,增加實踐與教學聯(lián)系。
理論與實踐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思想。有的生物知識,因為教學條件限制,無法幫助學生體會實踐,只能以理論的形式教給學生。但是當學生以后遇見成熟的生物學習條件時,便可通過自己學習后得到的能力,驗證高中生物知識。比如在細胞分裂的內容教學上,教師要創(chuàng)建一個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帶有細胞意識深入研究細胞分裂有關知識。細胞分裂時,各種細胞內的細胞器運行及染色體、染色單體、四分體、著絲粒等與細胞分裂相關物質在細胞分裂時的特殊表現(xiàn),一系列知識細節(jié)很多,需要注意的時機和條件也很多。學生要在良好的細胞分裂情境之下,全精力投入知識學習,才能將這些知識點牢固掌握。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分二、二分四……的例子,用作細胞分裂示例說明,加深學生對細胞分裂每個過程的理解。細胞作為生物的基本組成單位,生活中有很多與細胞有關的現(xiàn)象。比如拿人自身來說,身上表皮脫落、傷口愈合等,都有細胞分裂的身影。教師在教學中加上這些例子,增加學生對生物、對細胞的思考,滿足情境在生物教學中的時效性,有效培養(yǎng)學生生物探究精神,科學建立學生優(yōu)質的生物素養(yǎng)。
高中生物對學生來說不止是一門必須要學習的學科那么簡單,它是學生探究生命、生物活動的途徑,能夠加深學生對生命、對環(huán)境的認識。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為生物教學生活化做出努力,將學生的生物學習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學習的生物情境。改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方法,在教學生活上強調學生個人能力、個人知識培養(yǎng),做到學生在離開有濃郁教學意味的生物課堂之后,在生活中也能堅持發(fā)揚生物精神,保持探究生物奧秘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