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
【摘 ? ?要】初中作為學生學習的中級教育階段,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過渡時期,只有打好這一時期的基礎才能為以后的中等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打下堅實基礎,語文在整個的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學好語文無論是對于中考還是高考都具有非凡的意義,語文學習中很大一部分內容為閱讀學習,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真正體會到文學的感染力與感召力,才能明確語文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40
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小說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教師要重視小說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然而,就目前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其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而情境教學的引入恰好解決了這些問題。那么,怎樣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呢?這是本文重點研究的內容。
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一)利用多媒體再現情景教學
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方法上就應該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創設情景的方法它具有獨特的優勢,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多媒體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運用多媒體方式的閱讀教學可以彌補學生在閱讀方面的不足,實現閱讀情景在現。
(二)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會經常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語句或是文字,此時教師就應該運用情景教學方法去讓學生理解到、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或是這個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例如:在講授胡適的《我的母親》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方法去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情景,讓學生明白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在通過這樣的學習情景是可以直接體會到作者表達的思想。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等進行探討。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經過表演之后是可以和這篇文章里的主人公進行換位,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去理解這篇文章,讓學生在娛樂、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完成了語文閱讀任務。
二、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設計
一成不變的教育和不思改變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師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教師要科學地改進教學模式,不同課型選取不同授課模式,教讀課重引導,自讀課重自主,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鼓勵學生對課文開展自主性閱讀,個性化解讀,批判性閱讀,充分調動閱讀積極性,讓他們體驗閱讀的樂趣。教學設計要關注個性化知識掌握,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而不是教師牽著學生走。教師要呈現精細化的課堂教學設計,輔助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通過靈活多變的課堂導入方式(如:歌曲、電影電視、評書、宣傳片、相聲、提問等),豐富多樣的教師學生活動,及時生動的課堂反饋評價,全面精準的課外拓展訓練,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學會思考,掌握方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師、學生和課文的良好契合
課堂閱讀是一種媒介,通過文本,在師生之間進行雙向活動的過程。只有充分促進教學民主,教師可以增強學生教室里的“主體權”,鍛煉學生的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氣去質疑,讓學生體驗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不僅樂意積極參與學習,也參與教學。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民主地參與教學:老師給學生布置一份作業,題目是“閱讀好點子”,問:“你對這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什么建議?”通過閱讀和仔細分析學生的建議,選擇切實可行的建議,用文字的形式記錄在黑板報上,逐步應用于閱讀教學。在學生的大力支持下,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會到自學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樂趣。通過學生的閱讀意見,針對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和最能被學生接受的方法進行改良。可以達到通過課本提高學生與教師就閱讀教學的良好溝通和成長。
四、科學定位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對教學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確立教學目標就是要明確教什么樣的問題,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是拓寬學生思維,注重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組織與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由于教學要求及教學目標眾多,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有所側重,盡可能使語文教學目標系統化、清晰化,不可過于寬泛且模糊。在很多教學實踐與教學經驗的總結中,我們發現,教學目標的設定一定要注重個體差異,不可籠統且武斷,不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師要盡可能劃分層次,劃分標準,不可一刀切,注重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育,能有效提升所有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較傳統的統一設立目標的教學方式而言,收益明顯。教師教學目標的設計要不斷思考,及時更新,結合學生的學習程度與掌握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使教學目標更加貼近教學實際,符合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
五、角色體驗
小說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交流,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1]因此,既然小說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由作者“化身”而來的,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以話劇的形式將故事呈現出來,將生澀的文字轉變為生動的畫面,促使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教師為學生安排角色:皇帝、騙子、大臣、孩子等,然后學生通過生動的表演還原故事情節,最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文章進行總結,歸納出故事的實質內涵:做人要誠實,否則遲早會被揭穿,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發揮我們的力量去將閱讀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這就要求教師將語文閱讀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劉云芝.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