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
【摘 ? ?要】高中物理作為高中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以其強大的復雜性、抽象性、困難性讓許多學生都為之頭疼。高中物理的學習內容眾多,章節與章節之間的聯系性較少,因此對于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會感到很吃力。高中的物理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以及擁有對于物理這門學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學會預習和自學。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60
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除了對物理知識概念的講解,教師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合理運用教學方法,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化為具體,讓學生學習起來更輕松,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下面介紹了幾種具體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利用生活中的物理例子進行教學
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包涵著物理知識,牛頓當初被一顆蘋果砸到頭就能發現萬有引力,這足以見得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性。因此,在平時的課堂中,經常利用生活中的物理例子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不僅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關聯,更能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物理,從生活中具體的例子來理解物理知識。通過把物理的那些抽象難懂的知識概念,轉化為具體的生活場景,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相對順利與輕松。
譬如我們在進行摩擦力與向心力的講解時,經常用到的生活例子就是火車過彎。通過與學生一起研究火車過彎時火車的速度,彎道的直徑,火車與軌道之間的摩擦力等,來進行向心力公式的推導,并分析火車與軌道之間的摩擦力與火車過彎時的向心力之間的關系,來進行問題的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在過彎時火車的總共受力情況,火車的過彎速度大小對火車的向心力有什么影響等。通過這些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一步步地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與理解能力。這就是利用生活例子進行教學的好處,教師在進行舉例時,除了要注意所舉例子與教材內容的聯系性,更要注意該例子的正確性,物理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在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的嚴密,出不得差錯。
二、合理利用教學設備,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
在以往的物理教學課堂上,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沒有能夠利用的教學設備來進行物理概念的演示,只能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來讓學生學習理解,但是這種抽象的物理知識僅靠語言文字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理解的。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現在大多數學校已經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合理利用這些教學設備,來幫助學生理解。對于某一具體的物理現象或者是物理概念,在不能利用教學資源演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有關這些物理現象,物理概念的演示視頻或者是教學視頻,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再加以口頭上的講解與指導,幫助學生更加具體的理解這一物理現象。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代替傳統的黑板式教學,由于物理的學習需要學會畫圖,因此可以在多媒體的屏幕上進行教學,通過它的畫圖功能,在屏幕上畫出正確的示圖,利用各種不同的顏色進行繪畫,標出圖中的重點內容,引起學生注意,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在以后復習到這個知識點時,就能很快回想起當時的學習過程,以及自己是如何去理解與記憶這個知識點的。
三、注重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一大重點,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不注重實驗教學,忽略實驗教學,當進行有實驗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往往只是一兩句話就帶過這部分的內容,將實驗課的教學時間用來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當然,這種教學方式是十分錯誤的,新課改之后,高中的物理教材增加了很多實驗內容,這充分說明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當遇到實驗教學時,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幫助學生設計實驗,以此來達到教學目的。設計實驗時,應注意實驗與教材的關聯性,實驗的正確性,實驗的嚴密性,確保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能夠準確地為學生解答,同時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弄清實驗與教材內容的關聯。
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應幫助學生理清實驗的思路,實驗的設計原理,實驗的具體步驟等。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當有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疑惑或是不清楚下一步該做什么時,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做出解答與指導,幫助每一位學生順利地完成實驗。在實驗完成后,教師應對今天所做的實驗做一個總結,指出學生們的問題所在,告訴他們如何改正,并向學生們進行提問,如某一個實驗步驟依據的具體實驗原理是什么,為什么能夠這樣做,通過提問來讓學生們對今天的實驗內容大致進行回憶,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四、定期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
知識是不斷學習與積累的過程,物理的學習也是如此。在進行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我們要回過頭來,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理清知識點,幫助學生復習,加深印象。我們可以設計一套關于某一章節的試卷并發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做試卷總結出自己在這一章節有哪些知識點的遺漏,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問題所在。教師通過批改這些試卷,總結出學生的問題所在,用一兩節課的時間來對試卷進行講解,根據學生的提問,進行知識點的復習,以此來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物理知識概念。另外,課后的習題練習也是復習的一種好方法,教師通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習題作為課后作業,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能進行知識點的復習與鞏固,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通過自己翻書尋找知識點以此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是極其有利的。
物理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總的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對于物理問題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并最終順利解決。這是學習物理必須具備的能力。高中物理的教學不同于初中,相對而言難度更大,內容也更加豐富,加重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學生保持耐心,不要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進行教學。對于理解能力稍微差一點學生,要耐心指導,不要急功近利,并應處處為學生著想,這才是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正確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莉.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5(46):128-128.
[2]車利峰.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探討[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3):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