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欣
【摘? ? 要】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一場關乎人生命運發展的重大考試,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比較大,再加上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心思敏感,情緒豐富,自尊心又極強。有部分自我調節能力有限的學生在面對一些青春期的挫折的時候,可能會有無法自我調節心情、出現一些不良情緒的情況。高中班主任長時間陪伴高中學生,容易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適合對學生進行輔導。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83
高中班主任和學生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對于學生的了解比較多,是非常適合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高中班主任也有責任適時的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高中階段,班主任應該如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提升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的效率,讓學生在積極快樂的心情中度過緊張又重要的高中生活呢?本文針對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初步探索。
一、注意觀察學生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目前,不少高中都為學生專門設置了心理輔導的部門,并且在各種公開的場合鼓勵學生主動尋求幫助,告訴學生不要害怕出現問題,大膽地去接受心理健康老師的教育。但是,不少高中生的自尊心特別強,不愿意主動尋求幫助,不想被別人發現自己存在一些心理健康的問題,只是想著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但總是因為方法不當或者環境不適合而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不少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表面上表現的甚至還比較樂觀,比如說抑郁癥中有不少“微笑抑郁癥”的患者,他們看似積極向上,實際上對于生活有不一樣的理解和不那么積極的感受。為了幫助學生,班主任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情況,及時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班主任不可以忽略那些看似非常樂觀的學生,不要以學生的性格樂觀與否來單方面地確認自己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
的確,不少學生將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隱藏得非常好,實際上,學生不管心思怎樣縝密,在心理健康出現一定的問題之后,一定會體現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會有蛛絲馬跡,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反復觀察。比如說,班主任定期給學生發放一些心理健康測試的試題,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要不要告訴學生這些試題的實際作用。教師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一些現象和問題,考慮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否需要班主任的格外關照。班主任還需要定期和一些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感受學生的情緒,進一步確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總之,觀察的方式并不單一,班主任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按照適合自己的模式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分析學生心理問題,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對癥下藥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密切觀察,深入了解之后,如果發現了學生身上的確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可能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影響之后,班主任要及時分析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原因來對癥下藥,采取適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比如說,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緊張,學生需要接受的信息量比較大,很多學生都會有學習焦慮的情緒,不少學生會因為高中緊張的、集中式的學習模式產生一些有關學習的心理問題。學生容易出現的有關學習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非常多種多樣的,程度比較輕的可能會有因為學習緊張產生的學習疲勞的情緒,渴望娛樂和休息,程度比較重的甚至會讓學生自暴自棄,產生厭學心理。有關學習心理健康問題的形式比較多,相應的產生原因也各有特色,并且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那些不是特別嚴重的學習疲勞的心理問題,班主任指導學生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放松即可。
但是,如果學生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厭學心理,高中班主任要格外重視,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計劃,先尋找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再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為什么厭學,是因為長時間跟不上大家統一的學習進度,還是學生對自己的要求太高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目標,還是學生所處的環境不適合學生學習和成長?班主任要積極地和學生溝通,必要的時候帶學生去找專業的心理健康的輔導老師,為學生量身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持和學生家長的密切溝通
班主任要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要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并幫助學生解決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良好融洽的交流氛圍中處理學生的實際問題。當然,班主任也需要保持和學生家長的密切溝通,因為不少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是由于家庭的壓力,原生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會伴隨學生的一生。班主任要在保持和學生家長密切聯系的基礎上,分析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否源于家庭,或者家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什么影響。學生的不良情緒是否源于家庭的不和諧,是不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是不是家庭的氛圍不適合孩子學習和休息?家庭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溫暖的港灣,如果家長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也許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能事半功倍。
其實,許多高中生的家長不是不關心孩子,只是因為孩子在青春期和家長溝通得比較少,家長對于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學生和身邊的學生關系如何,學生是否經常獨來獨往等問題,以及學生和自己的朋友之間相處的融洽與否,學生在青春期感情困惑等問題了解的都不夠,所以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家長無法及時解決甚至發現。班主任有責任將學生的實際情況通報給學生家長,如果學生的問題源于家庭,班主任要指導家長盡量給學生提供適合他們成長的條件,如果家長對于學生的情況不了解,班主任要讓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并攜手班主任共同面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四、結束語
高中階段的學生的確有一定的學習壓力,還會因為青春期的人際交往問題、對于世界的認識問題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一旦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學生就會有更沉重的心理負擔,學生就好像是背著枷鎖在行走,即便著急難過卻總是走不快,別人都在跑,只有他們在負重前行。高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特殊學習階段的導師,需要關愛自己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關鍵的時候扶一把,帶學生走出黑暗,迎接他們本該美好又光明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高學峰.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指導[A].教師教育論壇(第二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
[2]任虹宇.試析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2019(0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