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玲玲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現狀中存在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管理體系不完善、組織架構與人員支撐不足、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性不強等不足之處,提出構建重視內審工作的組織文化、完善內審監督的體制機制、加強內審工作隊伍建設、深入實施應用信息管理系統等加強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的措施建議,促進醫院全員對內審工作的參與,推動內審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公立醫院 內部審計 現狀
內部審計,是指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實施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和建議,以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目標的活動。內部審計不僅是部門、單位內部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評價和改善組織業務開展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控制組織內部運轉流程的有效性,評估和預防潛在風險點的發生,發揮著守底線、定邊界的重要職能。而且內部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的基礎,被納入了審計監督體系的三大類審計之一。
公立醫院作為集專業性、非營利性于一身的特殊的事業單位,其發展關系國計民生,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期的關鍵階段,一方面國家加大了對公立醫院改革的投資,另一方面,對公立醫院大量醫療衛生資源進行優化調配。在這個過程中,做好醫院內部審計工作更加成為了保障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依法合規、平穩推進的關鍵點。
一、我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現狀
我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近年來取得很大進步,但是依然存在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管理體系不完善、組織架構與人員支撐不足、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性不強等不足之處,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一)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內部審計作為自我監督、自我診斷的底線節點,在公立醫院中存在不受重視的情況。從客觀上看,醫院中的財務會計決策流程大多圍繞領導人員進行制定,致使醫院財務工作效率下降,呈現消極的發展趨勢,領導人員在財務決策中的獨立性要求高,不愿受內部審計制約;同時內審人員普遍存在業務能力不足的情況,在內審工作中風險防范意識強,而推進工作的建設性意見少,不利于工作推進,導致業務部門對內審工作不理解。從主觀上看,領導人員在業務推進過程中往往將效率和成果擺在第一位,對于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延緩了流程推進的內審工作支持力度不夠。
(二)管理體系不完善
我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從國家層面雖然有內部控制的法規,但目前沒有法律規章對醫院內部審計做出專門規定,無法強制要求公立醫院必須實施內審管理。沒有完善的制度,容易造成權責不清,內審工作無法真正落實到位,因此公立醫院內部審計還需要向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向進一步完善。
(三)機構和人員支撐不足
我國醫院內審組織形式通常有四種:一是醫院暫不設置內部審計部門,全部審計工作由財務部門完成;二是暫不設置獨立的內審部門,審計的工作隸屬于監察部門;三是紀檢監察部門與內審部門合并成立;四是設置單獨的內審機構,但是內審機構依然有醫院的分管領導直接管理,對分管領導直接負責。
目前我國醫院內部審計模式多采取第二種和第三種形式,內審工作的獨立性與權威性不能完全體現出來。同時,內審人員隊伍配置不足,專業性不強也制約了審計工作的成效和質量。
(四)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性不強
由于醫院組織文化普遍對內審工作認同度不高,而且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講究 “以和為貴”傳統文化的因素,使得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時,不可避免地受到內部人際關系的壓力,難以做到“鐵面無私”,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和發現問題的處理。
二、加強公立醫院內審工作的建議
(一)提高認識,優化環境
要做好醫院內審工作,首先要提高站位,統一認識。自上而下地提高醫院所有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加強對內審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首先,醫院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領導要樹立內部審計第一責任主體意識;其次,業務部門員工也要增強風險意識,認識到內審工作對于醫院業務開展的保障和托底作用,從而引導內部審計工作有效展開;第三,作為審計工作人員,要和各部門同事保持一個良好的關系,便于以后工作的開展,又要劃定一個界限,以免私下的交好影響工作原則。這就要求審計人員秉持良好的職業素養,公私分明。
(二)完善制度,理順流程
醫院中的內部審計機制和流程應進行系統化完善,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結合醫院業務發展的新形勢新業態,不斷更新內審工作制度,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成效。重點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不相容崗位分離,健全醫院預算體系,著力在分析預算的基礎上加強內部預算管理,全面有效推進內部審計工作。
同時,在內審工作流程中,理順業務條線,查找關鍵風險點,梳理管控流程,做到“查找風險點-完善管控-形成制度流程-評估效果-進一步反饋業務流程”的全過程管理,以問題導向為工作指引,把審計放在事前,放在平時,預防內控風險的發生。
(三)配備隊伍,提升能力
公立醫院組建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關鍵。應當對內部審計部門職能權限予以明確,配置專業審計人員,確保工作人員的穩定和獨立性,充分發揮內部審計部門在業務流程中的托底作用。同時,應充分發揮監督部門應有的作用,配合審計部門一起實現內部控制的不斷強化。
同時,加強審計人才隊伍的整體能力。通過培訓、合理分工等形式,一方面提升內審工作人員在審計和風險控制方面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內審工作人員應當全面了解醫院各業務條線,融入到業務工作中去,提供建設性意見,對工作真正起到保障和推動作用。
(四)梳理風險,重點管控
內部審計工作作為業務的保障和支撐,應當結合各醫院內部的工作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梳理關鍵風險節點,對重要領域、重點環節、重要工作開展運行質量、環節質量的監督與評價。在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重大資金支出等“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程序上進行重點關注和監督。
(五)創新方法,提升效能
內審工作事無巨細,涉及各業務線條的方方面面,需要大量數據支撐。因此,在醫院內審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才能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實現科學預測,實現事前控制。首先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如HIS系統、HRP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等,加強對內部審計數據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其次建設醫院內部審計與財務數據監控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平臺,讓數據跑路,實現對數據的全面監控和匯總,同時也有利于梳理工作流程中的不順暢環節,及時反饋相關部門進行整改,有效推進工作。
三、結語
習總書記在2018年5月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調動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力量,增強審計監督合力。公立醫院加強內部審計管理工作,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要求,在我國醫療衛生機制改革過程中推動醫院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和基礎保障。應當通過構建重視內審工作的組織文化,完善內審監督的體制機制,加強內審工作隊伍建設,深入實施應用信息管理系統等措施,全面強化醫院全員對內審工作的參與,推動內審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何炎玨.加強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9 (15):248-250.
[2]范妍妍.淺談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情況[J].財會學習,2019 (17):236-237.
[3]李二虎.淺析醫院單位內部審計與財務風險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9 (16):141-142.
[4]王憲法.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內部審計策略探究[J].經濟縱橫,2019 (1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