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月娟
摘 要:游戲是幫助幼兒認識世界的一種主要途徑,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項基本活動。因此,教師要特別重視游戲條件的創設,如:戶外游戲場所的打造、區域游戲環境的創設、幼兒自主游戲氛圍的營造、主題活動游戲的設計等,教師要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讓幼兒快樂游戲,健康、愉快地成長。
關鍵詞:創設;游戲;環境;幼兒;成長
正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游戲是幫助幼兒認識世界的一種主要途徑,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項基本活動。因此,教師要特別重視游戲條件的創設,讓幼兒快樂游戲,健康、愉快地成長。
一、打造戶外場所,幼兒愉快游戲
(一)晨間游戲好快樂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發展水平、經驗和發展需要,合理安排的周日活動、作息時間。如:我園每天早晨有目的、有規律地組織所有幼兒戶外活動,音樂響起時,孩子們就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在操場集合,各年級老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科學地安排幼兒走步、做徒手操、器械操、游戲等,幼兒們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嘗試,興趣極高。在歡快的音樂旋律中,每個人都陶醉其中,用優美的肢體語言來展現自己的風采。每學年我園都會開展韻律操比賽,每位教師獨具匠心地將辦園理念融合到晨間韻律操活動中間,用獨特的創意、巧妙的編排,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把隊形變換、體能鍛煉、游戲、體操、舞蹈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項目融于一體,動靜搭配、銜接自然,充分展示了我園幼兒健康快樂的精神風貌。
(二)游戲時間還給孩子
有些幼兒從小班到大班,游戲的水平還很低,游戲時間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孤僻,不愿參加游戲活動,許多幼兒在游戲快結束時才來參加,在短時間的游戲中,幼兒更多地表現為旁觀行為、閑散行為,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很難發揮,這些都是游戲時間短而導致的游戲水平低。因此,我園每天為幼兒提供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游戲時間,讓幼兒做游戲的主人。早操時間為一小時;中午餐后,幼兒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戶外散步、游戲;下午還有一小時的戶外游戲。充足的游戲時間,照顧到每一位幼兒積極參與游戲。
(三)創設環境,幼兒真游戲
1.利用戶外場地,創設游戲場所
教師要充分利用園內的戶外場地為幼兒創設合理的游戲場所,使幼兒的生活更貼近大自然。如:沙池、水池、水泥地面上畫的“跳房子”、水果、玩具模型、琴鍵、跳棋等都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教師要有效利用這些活動場地,給幼兒提供機會,讓幼兒自由游戲,使幼兒自由地操作,無拘無束地參與,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另外,我們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廢舊的材料,使幼兒的游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如用廢舊報紙做成紙球,讓幼兒投擲;把舊輪胎涂成彩色,讓幼兒滾動、練習跳躍;用過的紙箱做成火車,讓幼兒開著跑步……這樣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又豐富了幼兒游戲的內容。
2.購買多種玩具,開展豐富游戲
為豐富幼兒游戲材料,我園購買了各種車、彈跳球、籃球、足球、跳繩、軟梯、平衡木、彩虹傘等40多種玩具,種類多樣、數量充足的活動材料,吸引不同特點的幼兒參與活動,滿足不同幼兒的活動需要。如小班——活動技能易掌握的、模仿性強、數量充足,能促進平衡、走、跑能力發展的活動材料。中班——能促進身體協調發展的、發展鉆爬動作能力的活動材料。大班——提供動作技能高、能滿足幼兒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發展追逐、躲閃技能、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材料。
二、創設區域游戲,發揮幼兒興趣
區域活動是讓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孩子在區域游戲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依據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游戲區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我園在室外設有益智園,用文化元素的視角來規劃園舍建設,設計有圍棋、跳棋、象棋、琴鍵路、游戲區等,力求使每一個建筑、每一處設施、每一塊場地都充滿文化元素、反映出辦園理念,突出育人功能。體育角中的運動器械大都是由老師、孩子和家長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我們擺放在區角中,當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可以隨時玩。公共區域設有小超市、美工活動室、幼兒圖書室、體能訓練室、科學探索室、電腦室、體能訓練室,幼兒愉快地游戲,自主地探究,興趣濃厚,參與率高。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園各班對活動室內部進行空間規劃,教師圍繞主題活動來設置區域活動的內容,每月根據主題內容、幼兒興趣、所居住的環境以及家鄉特色生成豐富的活動內容,形成了“小社會”體驗式的區域,小班設置有童心童趣、拼拼搭搭、溫馨小屋、巧手樂園等;中班設置有巧手變奏曲、書吧圓舞曲、多彩創意曲、魔法幻想曲、玩具進行曲等;大班設置有夢想劇場、科學探索、皮影劇場等。這些區域游戲的創設,有效地發展了幼兒語言、科學、藝術等領域的發展。
三、營造民主氛圍,幼兒自發游戲
幼兒園作為教育場所和集體活動場所,一日生活有著較為嚴格的秩序。各年齡段的幼兒都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規范來進行活動。我園努力探索幼兒自主、自發性游戲的開展研究,為幼兒自發游戲開辟時間和空間。在游戲中,幼兒自主、自由,活動類型老師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兒自己選擇,玩什么,怎樣玩均由幼兒自己做主。幼兒在游戲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盡情玩耍。老師只是作為游戲伙伴參加游戲,并以飽滿情緒感染影響幼兒,對幼兒的活動表示支持、贊許。為幼兒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游戲氛圍,讓游戲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流露出幼兒的真實感受。當然在游戲中,教師并非完全放任,而應做到心中有數。并依平時對幼兒活動特點的觀察和了解,進行相應的指導。例如:在游戲《好玩的輪胎》時,老師會征求幼兒的意見,由幼兒自己商量玩法、分組、擺放輪胎,老師只是在動作上,進行指導、做示范,再適時點撥。
四、教師情緒感染,參與幼兒游戲
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去,在游戲中扮演主要角色,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跟著他們一起游戲,用積極的情緒去帶動孩子主動參加到活動和游戲中,可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例如:在戶外游戲《兔子大闖關》中,老師扮演鱷魚,幼兒扮演小魚,鱷魚好餓呀,得趕快出去找食物,音樂響起,小魚們個個歡快地游起來,玩得過程因為有了老師的參與,孩子們更是樂在其中。因此,老師的積極愉快的情緒會感染幼兒,他們在游戲和運動中,盡情地玩、盡情地笑、盡情地跳,交往也漸頻繁了,游戲也主動了。
五、主題活動引領,幼兒有效游戲
在游戲活動中,不能只強調游戲規則和方法,還應引導幼兒去開發游戲、創造游戲。因為游戲活動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創造等思維階段,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及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加強有目的的引導和幫助。我園戶外活動內容要求老師根據《指南》、幼兒年齡特點及主題活動內容,自己設計、開發游戲。如:《車子叭叭叭》主題開展時,老師設計了“小小賽車手”;《快樂工作達人》主題,老師設計了游戲“搶救傷員”;《驚奇一線》老師設計了“穿越火線”等等。不同的玩法豐富了主題活動的內容,促進了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也使幼兒不斷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了自信,使幼兒思維活躍,真正成為晨間活動的主體。
創設游戲環境,把屬于孩子的時間還給孩子,每天保證孩子充足的游戲時間和效率,讓孩子做游戲的主人,享受童年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