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當人們感覺到自己關節疼痛,或者有其它不適感,警惕關節炎找上門。很多人出現關節炎后不及時檢查,胡亂用藥,反而使病情越來越重,最終影響到自己的正常行走,骨性、類風濕是常見的兩種關節炎,那么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呢?骨關節炎是人們無法避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呈現出衰老趨勢,進而導致各類關節炎癥。類風濕是真正的病理性變化,關節內的組織出現病變,導致各種炎癥。
1.兩類關節炎有何區別?
1.1患病集中年齡段不同
隨著人體機能的逐漸衰退,骨關節炎隨之出現,我們經常把此癥狀叫做關節衰老,在年輕人群中一般不會出現,因此骨關節炎患者常集中在老年人中。類風濕是任何年齡段人都容易出現的疾病,集中發病人群為30~40歲的中年人,患上類風濕,多半與平時的錯誤護理有關,很多人有類風濕關節炎,卻不怎么重視,導致病情越拖越嚴重。
1.2關節癥狀不同
骨刺是骨關節常見癥狀,炎癥發作時,關節部位紅腫,按壓發現腫脹部位非常硬。類風濕出現時,發炎部位也會腫脹,但按壓發現腫脹部位是軟的,當人們靜坐較長時間,再起身會發現腫脹的越發厲害,為緩解肢體的僵硬感,人們選擇活動一會兒,但這治標不治本,活動太久反而會加重疼痛感。
1.3關節變形快慢
類風濕來勢兇猛,人體被炎癥困擾,發炎關節基本完全變形,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正常活動。骨關節炎是長期積累形成的,關節在長期活動中被磨損,使關節逐漸衰老,這是人體關節不可逆轉的一種退行性病變,關節雖然不會嚴重變形,但稍微動一動就會很疼。
1.4發病部位不同
膝蓋、髖關節等大關節,是骨關節炎常發生的部位,這類關節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只要人們做好關節保暖,大多時候還是能避免骨關節炎的。與之相比,類風濕無孔不入,經常造訪人體的小關節,如手指關節,發病時關節腫脹的發亮,想握手卻握不攏,手指腫脹影響人正常工作,手指靈活度受到限制。
2.股性關節炎的治療和防護
2.1物理治療
以刺激局部內循環為主,可以用毛巾熱敷,可采用水療、超聲波等多種治療方式,有條件的可請中醫為自己針灸,緩解關節腫脹感,加快腫脹位置的血液循環,避免血液瘀滯在關節處,達到治療目的。若已經發展到難以正常行走的地步,可借助拐杖、矯形鞋等工具行走。
2.2藥物治療
首選貼敷藥物,其次是口服、關節處直接用藥等方式,貼敷藥物以消炎鎮痛膏藥為主,在減輕人體痛苦的基礎上,疏散關節處瘀滯。口服藥物注意要選擇對胃傷害不大的藥物,如曲馬多、阿片類藥物,不建議使用這些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痛感,藥效一過患者照樣感覺疼痛。還可以直接給關節腔打針,將關節液用針管吸取一部分,然后注射透明質酸鈉,直接作用于關節,達到治愈效果。用藥時一定注意觀察自身反應,出現腹瀉、出血等癥狀及時停藥。
2.3日常防護
平時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糾正不良姿勢,避免關節受到大力壓迫而變形。肥胖者盡量抽時間運動,關節疼痛者,不要長跑,盡量不要爬樓梯,不要背過重的東西。若發現自身關節有異常癥狀,及時到醫院檢查,早早治療。關節突然出現疼痛的患者,立即休息,做好關節的日常防護。
3.類風濕關節炎的日常防護
3.1飲食合理
患者飲食上沒有過多要求,只要保證清淡與肥膩食物搭配平衡即可,太酸、太咸的食物盡量少吃,平時多喝水、喝牛奶。在天氣轉冷后,少吃寒涼食物。若患者用藥期間出現不良反應,及時調整藥物。
3.2忌煙酒
抽煙的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的幾率較大,因此人們最好不要抽煙。若關節疼痛難忍,可以喝點白酒或者直接在關節處擦白酒,以此緩解疼痛。
3.3鍛煉、勞作有規律
不要將日常勞作和鍛煉混為一談,勞動強度必須適中,每天晨起或者晚上,人們可運動一會兒,如打太極、跳舞等。此外,還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加強關節保暖,遠離類風濕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