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開展落實,科學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為一門小學科學教師,我們首先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在素質教育觀念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確定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科學;素質教育;創設情境;積極表達
一、創設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兒童的探究欲望是需要我們去保護和持續激發的。“科學”學科本身具備引人探索的氣息,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激勵和引導學生將好奇心轉化成學習科學的內在動力。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電路出故障了》的學習中,我選擇用設疑的情境導入新課的學習。由于上一節課已經學習了《簡單電路》,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簡單電路的連接方法,那么在本課學習時,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不同“故障”電路元件,以小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先進行點亮小燈泡的電路連接,有些小組很快連接好,但是發現小燈泡不亮,于是產生了疑問,以此展開新課的學習。帶著疑問的學生對本課內容興致極高,探究欲望被激發,學習效果較好,通過自己動手探究原因,將知識內化,牢牢掌握。
其次,教師課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教學目標,聯系實際生活場景,促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并產生探究欲望。如在二年級上冊《各種各樣的天氣》學習中,我先播放本學期初發生的臺風“山竹”視頻,引起學生的震驚,讓學生感知到天氣對我們生活產生的影響極大,以此提問:除了臺風,大家還認識和了解哪些天氣呢?這些天氣有時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這一系列問題引起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更加直觀感受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或是視頻,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直觀的印象。
例如,教師在教學《地球的衛星——月球》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月球的圖片,然后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月球的圖片,在觀看之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生認真觀看圖片內容,在觀看之后,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在觀看之后有什么感想嗎?”有的學生說:“我了解到了月球是地球上唯一的天然衛星。”還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月球本身是不發光的,它只能反射太陽光。”這樣學生在觀看圖片之后提高了對月球的認識程度,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能夠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讓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具體的畫面。
三、鼓勵學生積極表達想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對于現階段我國的小學生來說,其整體科學素養還相對較差,這與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科學教師的教學方式有直接關系,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往往缺乏師生交流,很多教師會認為學生生活經驗較為有限,并且知識面狹窄,與學生進行生活化的交流教學反而可會影響教學效果,但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此,在展開科學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看法,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這樣會促使學生更加深入的對問題進行探討。
例如,教師在講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上準備一些音叉以及鼓等等,利用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讓學生對聲音的產生有一定的認知。當教師為學生演示音叉如何發聲的時候,觀察較為細致的學生會發現音叉在發出將聲音的時候其形體是有振動的,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傳達一個重要的科學原理,聲音是由振動而發生的,人之所以會說話是由于聲帶在震動;鼓之所以會發出聲音是由于鼓面在振動;而音叉之所以會發出聲音同樣也是因為音叉在振動。
四、合理布置課后作業,適當改變作業形式
作業是否新穎有趣也關系到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教師也要適當改變作業形式,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也讓作業更有意義和價值,以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科學,感受到科學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以前的作業形式大多是書面形式,教師可以改變作業形式,使學生既動腦,又動手,能更好的通過課后作業應用課上所學到的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探究式的作業,讓學生更好的去提升對于科學的認識,如在學習“植物”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植物,并記錄下植物的特點,指導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觀察不同的植物,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植物。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種植一粒種子,觀察種子的生長過程,從而更好的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在《玩具》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去創造一個玩具,用什么材料都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完成玩具制作,提升其創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布置不同類型的作業,以使學生更好的去完成作業。教師在課上也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點評,并以積極的鼓勵,對于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也要指出,讓學生更好的改進,發揮作業應有的價值。
教好科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養他們的觀察、實驗、理解、探究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這一任重道遠的艱巨之路,教師應站在世紀的高度,深入鉆研課標和教材,敢于創新,大膽探索,就能走出一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張超.小學科學課程新標準視域下的科學教學實踐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8):30-31.
【2】胡維君.注重科學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新課程視野下小學科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J].新教育,2015(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