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像是學生日常學習成長中的一座燈塔,只有在良好道德品質的指引下,學生才不會偏離正確的成長道路。可以說,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扎實保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意義;現狀;策略
一、小學德育工作的意義
曾經,衡量教育質量的最主要依據是提高學生的分數作,有的教師甚至形成了“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夠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觀念。韓愈曾經鮮明地指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韓愈的觀點可以看出,其認為教師“傳道”比“授業”更為重要。所以,教師的本質工作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與育人同樣重要。這里所謂的“育人”,即是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班主任是和學生之間聯系交流最為頻繁的教師,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首先,是在生活中融入德育是對課堂教育的重要補充。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來說,課堂教育主要是傳授給學生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其涉及到德育的方面很少。在生活中融入德育無疑是對課堂教育的重要補充,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在生活中融入德育是學生今后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暫且體會不到道德品質對自身今后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影響,這無可厚非;教師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在生活中融入德育是學生今后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像是學生日常學習成長中的一座燈塔,只有在良好道德品質的指引下,學生才不會偏離正確的成長道路。可以說,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扎實保障。
二、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
首先,教育變得功利化。 在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影響下,教育的功利化也逐漸凸顯。在過去的應試教育體制下,一些班主任為了提升升學率而用文化課教學時間占據了德育時間,教育功利化色彩凸顯。新時期,一些小學的教育模式中依然將學習成績提升視作工作的全部,忽視了對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智育和德育工作沒有處于平等地位,德育工作破綻百出。 其次,忽視了小學生主體性。尊重小學生的主體性是有序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現實的工作中,大部分老師將自己視為工作的核心,獨立制定班級管理制度,要求學生僵化地聽從和服從,在老師的“小學生要愛國”“小學生要善良”“小學生要拾金不昧”等枯燥的德育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和心理特征難以表現出來,整個德育工作缺乏趣味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低。 最后,德育目標過于空洞 。現階段影響小學德育工作質量的一大問題是德育目標的空洞性。一些班主任的德育目標設計不能符合班級實際情況,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難以從其中提升,在過于虛幻的德育教學中,德育工作并不能很好地落實,甚至會失去小學生的德育參與動力。
三、小學德育工作策略
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在培養他們良好習慣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如老師要求學生上課不能遲到,那么老師在早讀時就應該比學生早到,指導他們讀書;老師要求學生不能亂扔垃圾,那么自己就不能亂扔紙張,看到有紙團在地板上,還要主動撿到垃圾桶,起到愛護環境的表率作用;要求學生要講文明,那么老師在上課時就要言語得體,平時學生向老師問好,老師也要向學生問好,這是相互的。 班主任高尚的品質會引導學生積極向上,老師要想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和指導者,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班主任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言行,利用榜樣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結合實際,選用最合適的德育方法
作為教育工作重心的德育工作并非是紙上談兵便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結合實際,采用最合適的方法進行。畢竟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不能只用簡單的口語或書面語表達,而是一個人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領悟。所以,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結合實際來進行。要走近每一位學生,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他們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知識沒學會,從而能夠為學生查缺補漏。班主任還需要知道每一位學生在生活上有什么需求,有哪些困難需要得到老師的幫助,使每位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理論結合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實踐也是尋找真理的途徑。只有符合實際情況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因此,班主任必須得考慮實際的情況,并且結合實際的情況去運用最合適的方法,才能讓德育工作達到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以及期望。沒有與事實實際相聯系的方法在實際實施上也是會有難度的,甚至說班主任不僅不會得到自己預期所能得到結果,甚至可能會讓學生起“逆反”心理。這樣德育也就更難開展下去了,因此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便是要結合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
3、建立制度,規范行為
良好的制度是進行德育教學的重要保障,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有著重要的規范作用。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完善的德育評價機制和規章制度,使德育教學的工作實現量化管理,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首先,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德育教學的工作要求,制定出班級德育教學活動計劃,并嚴格執行,從而促進良好班風的建設。其次,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制定好班級管理中各項的規章制度,其中有獎勵的機制,也要有懲罰機制。例如,針對學生遲到的行為,班主任應該及時對他們進行教育;對于學生遲交作業甚至抄襲作業的行為,班主任要進行嚴肅的批評,也可以讓他們在班級中做檢討,從而有效地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再次,在制度的建設中,班主任無論對優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應該一視同仁,從而使學生養成遵守班級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最后,班主任還可以加強班干部的培養,通過民主管理的方式,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調動他們關心班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設良好的班級風貌。只有這樣,我們的班級才能成為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而學生也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4、精心策劃主題班會
學生是不斷成長的,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班主任可以通過創建特色的班級文化,組建班級課外興趣小組,召開主題班會等活動,寓教于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例如,開展“我愛我家”“學校真美麗”“垃圾不落地”“安全伴我行”“做個有愛心的小學生”“珍惜糧食,吃好盤中餐”“規范記心中,習慣見行動”等班會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學有所獲。
四、總結
有效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首先就必須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明白德育工作對于學生未來成長的重要意義,才能加強學生與德育工作的聯系,并最終推動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佚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2]陳昌松.淺談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之策略.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8
[3]周麗娟.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分析.都市家教月刊.2017
[4]佚名.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