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起光
摘 要: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一般是由管理層,例如校長等做出決策,而后教師執行決策,學生則是決策的主要受眾。如今,傳統的教育體系正往素質教育體系轉變,如今的學校管理模式也相應地應該往“人文化”和“科學化”發生轉變,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如今的素質教育體系。
關鍵詞:學校管理 科學化 人文化
前言:課程改革進展到如今,素質教育觀念已經被大眾所熟知和認可,也是由此,學校的管理工作不能再僅僅和以前一樣只有剛性的規章制度,而更應該在“剛性”的規章中融入“柔性”的人文管理,以此實現學校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人文化。
一、全力服務教師,善于發現問題
(一)校長要全心全意地熱愛自己的學校。
一座學校要在社會上立足,首先這個學校的校長要能夠沉下心來為學校服務,不可被名與利所腐蝕。其次,校長的權威來自于學生們和老師們的擁戴,而不是職位所帶來的權力。由此,在學校日常的運行中,校長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學校的日常工作中,把教師不僅僅當成自己的下屬,更當成自己的伙伴并且對每一個學生都關愛有加。與學校做到榮辱與共,共同成長。
(二)校長要有問題意識,反思意識,要善于發現問題。
校長應親自深入學校教學活動的第一線,例如課堂、各種教研活動等,通過在教學活動第一線的了解以及和相應教師地深入探討,才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符合教師心愿、學生心意和對學校發展有利的決策。除此之外,要使用如今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從多種途徑獲取先進學校的經驗,并將其與目前本校存在著的問題對比,以找到符合本校校情的解決方法。最后還要從各種多媒體所傳播的信息中發現問題,并從這些問題中獲取經驗教訓,以防止本校出現類似的問題。舉個例子,像是對于其他校園安全事故的報導,校長便應高度重視,對學校可能存在著的類似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應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校長一定要尊重教師,要有親和力。
學校校長和學校教師雖然有著上下級的關系,但也有著朋友的關系。校長在校不能“一家獨大”,要認可教師們在學校的重要地位,鼓勵教師們不斷完善自我人格以及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尊重教師們對于學校決策的意見。由此,校長應把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方的共同發展作為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標,在進行相應的決策時要主動地為這三方考慮和著想。除此之外,校長還要對教師施以人文關懷,對于教師的合理請求要盡量滿足,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建立一個可供教師和校長溝通交流的平臺,在合適地場合,合適地時間根據不同教師的不同性格,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溝通來了解教師近期的工作情況和興趣愛好,如若教師在某段時期遇到了生活上或者其他方面的困難,校長應對其進行主動合適地關心,并且積極給予幫助和鼓勵。除此之外,在類似于教師節或者教師個人生日及女教師分娩、教師子女高考等時候,校長還應通過微信或者其他的方式來對教師表示祝福。
(四)校長要知人善任,善于運用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
對于教師而言,精神激勵比起物質激勵來得更加珍貴,而精神激勵則以彼此之間的尊敬、重視和信任為主,對教師采取的教學方針選擇信任的態度,并且對教師的教學成果表達重視和贊揚。與此同時在,在進行精神激勵時,也應該伴隨著一定的物質激勵,這樣能使得教師的積極性更高。舉個例子,在學校評選年度最優教師時,不能僅僅只授予教師這個榮譽,也應該在授予這個榮譽的同時,給予一定的例如獎金等的物質激勵。
二、樹立群體觀念,構建學習型團隊
(一)校長應該不斷學習
校長作為學校的領頭羊,更應該及時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對新興的教學理念、教育法規或者現代化技術等等都要進行學習,如此一來,校長才能具備夠用的知識體系,具備較廣的知識面,才有了和教師們聊天的資本,也才能夠做出一些具備實際意義的決策。由此,校長需要加強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并給行政班子的其他人做出榜樣,促使他們花時間去進行學習,以此提高行政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效率,做出有益于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決策。
(二)大力倡導敬業精神,努力樹立團隊意識,營造團隊精神。
校長應帶頭和把學校的榮譽與個人的命運結合起來,帶動起教師們也對集體榮譽更加看重。與此同時,校長要注重教師團隊的作風打造,對教師一些不合適的行為進行規范和勸導,并且以身作則,引導教師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不斷的挑戰和更新,從而將教師團隊打造成一支積極、不斷自我更新的團隊,進而實現教師的自我完善。一個團結積極向上的教師團隊一旦建立,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在潛移默化中便會影響學生,使得同個班級的學生們會更加的團結,學校的氛圍也會多上積極進取這濃墨重彩的一筆,也這無論是對于學校、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有著不俗的好處。
三、樹立博愛思想,營造人文校園
學校們培養出的人才各有千秋,但其理念只有一條——一切為了學生,把培養學生作為學校所有教學活動乃至行政活動的出發點,讓學生們在學校的關愛中不斷學習和成長,使得學生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少走歪路或者不走歪路。除此之外,校長對于學生等要一視同仁,對每一個學生都要懷著真誠去對待,不可對于成績好的學生就偏心,多關心墻角處的孩子。
而作為活躍在育人第一線的教師,要注重將博愛思想變為具體的育人行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不管是成績好一些的學生還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不管是學校評選的三好學生還是學校出現的問題學生,都要對他們懷著真誠,用真誠去使得好學生更進一步,使得問題學生得到正確的引導,所謂問題學生也僅僅是一些沒有受到正確引導的走了歪路的孩子,作為學校的一個老師,便有義務幫助他們重回正軌。
在這樣具備著人文關懷和博愛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教育,這種教育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從而使得學生主動地去關心身邊的人,并將學校遞送給學生的善意分散到各個學生的生活環境之中去。
四、營造民主氛圍,注重科學方法
(一)民主管理、民主決策。
學校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貫徹國家所提出的教育方針,也是為了維護全校師生的利益。因此,在決策時,不僅僅只是從管理層的角度進行考慮,而還要聽從教師乃至學生的意見,以做出合適的決策。舉個例子,像是學校的教師評優評職稱等項目,則要綜合管理層以及教師層的意見,保證決策的失誤能盡可能地被減少。
(二)工作有條理,辦事講效率,言行要一致。
校長樣能夠在日常的學校管理工作中樹立自己的威嚴和誠信,為教師有條理地工作提供合適的條件。通過學校定下來的日常規章制度要保持穩定,并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下去,在執行條例時不可差異化地處理。除此之外,日常管理的規章制度要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對每一位老師的生活習慣給予最大的尊重,同時也要尊重教師們擁有假期和休息日的權力,這樣能夠使得教師們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態來進行工作,對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所幫助。
除此之外,要把一個學校治理得好,校長不僅僅要親人,更要處事果斷,把原則堅持到底,做到柔中有剛。對于一些長期消極怠工的教師,不能姑息養奸,應該采取一些硬手段來懲治他們,并且在一些影響全局的問題上,校長必須堅持原則。
結束語
在如今課改的新時代,實現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人文化是時代對學校管理提出的要求,是眾望所歸。只有實現了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人文化,才能更好地做好學校教育,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達標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志雄.小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15.
[2]郝俊英,趙清明.淺談學校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性化[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36(05):152-153.
[3]王海.試論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J].教育現代化,2017,4(15):58-59.